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聚焦整體,抬高底部,架設教師立體發展的“立交橋”
校長網 校長論文 丹陽市后巷實驗學校 嚴東彪 學校發展 觀念

聚焦整體,抬高底部,架設教師立體發展的“立交橋”

作者:嚴東彪 丹陽市后巷實驗學校1558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5/11/16
分享到:
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起著支撐性作用。一所學校,教師發展的水平決定著學校內涵建設的水平。尤其在當前均衡發展的背景下,優質發展被放在了較高的位置,作為一所農村學校,尤其是一所外來務工子女占較大比例的學校,要真正在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下,立足農村,呈現發展,亮出特色,豐富底色,建設一支具有豐富個性、體現階梯化發展、聚焦學生身心成長的教師隊伍,是我們一直追求,也一直在努力的目標。當前,后巷實驗學校在教師隊伍上面臨新老交替、代課教師較多、階梯發展斷層的難題,據統計,我們學校目前直接參與教育教學管理的教師約222人,上課教師(含中層以上干部)180人,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有128人,占上課教師總數的71%。近5年來新分配的師范生有62人,占上課教師總數的34%。為此,從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出發,結合實際,我們積極圍繞教師發展的觀念性問題、教師成長的主動性問題、教師提升的平臺性問題、教師優化的建設性問題深入研究,思考路徑,探索模式,就是想走出一條符合自我的教師發展之路。
    一、用觀念支撐成長的“路線圖”
    1.現代化背景下的教師發展觀念。教育現代化是我市當前教育發展的重點目標,教育現代化除了硬件的標準配置以外,最重要的教育人力資源的現代化,表現在學校當中,就是要具有現代理念、現代思維、現代教學方式的教師。當前在教師專業發展問題上出現了兩種值得注意的傾向:一是將學習經歷等同于教師專業化水平;二是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研究。為此,我們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堅持“四個研究”(研究課件、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學法),“三個重組”(重組課程、重組知識、重組教材),“三個拓展”(拓展教學空間、拓展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手段),“二個及時”(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控指導);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積極構建有效、多元、開放、民主的生態化課堂,用現代化的知識、信息、技能向學生闡述教材中的定義、公式、定律等問題,在對學生施教過程中要擯棄“注入式”、“一刀切”、“一言堂”的傳統現象,努力實現課堂教學范式從“單一”接受到“創新”發展的轉型,始終以課堂生活為背景,引領學生從傳統的“小課堂”走向創新發展的“大課堂”,充分認識到“因材施教”是一把萬能的鑰匙,能使不同資質的人得到相應的發展。
    2.優質均衡要求下的教師成長觀念。當前,優質均衡成為義務教育的主旋律,均衡是基礎,優質是關鍵。優質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抬高底部,優化整體。在這種背景之下,教師的發展,是縮小教育差距,呈現教育差異的重要載體。面對有差異的教師,實施有差異的培養,促進有差異的發展,獲得有差異的成功。教師的成長不可能千人一面,不同的教師在教育管理、教學風格上各有千秋,富有特點。揚長避短,讓擅長于班務管理的教師成為教育管理的專家;讓在教學研究上有造詣的教師成為教學工作的行家里手;取長補短,學習、借鑒教育、教學的不同經驗,激勵創新,專業發展,讓他們成為模范教師、學科名師。不求全面,但求成功之道。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不會有任何特色。” 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著力在合格型教師——特長型教師——骨干型教師的路徑上下功夫。
    3.農村現實狀態下的教師提升觀念。今天教育的高低優劣靠什么來衡量?在農村學校除了分數排名似乎別無標準。在這種評價標準的促使下,學生成績往往成了衡量學校辦學實力、老師工作質量的最主要指標。那么,這種評價對于學校的主觀能動性有什么影響呢?在這樣的評價標準下,教師對學生負有“無限責任”,這種無限要求的工作壓力,讓教師的身心健康被嚴重透支。他們承擔著比城區教師更繁重的工作量,他們承受著與城區教師天壤之別的教學期待,留守兒童多、外來兒童多,人多教學成效甚微,看不到希望,職業的地域性倦殆由此開始,工作的積極性消失殆盡。于是,教師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現象便自然而然了。有這種職業倦殆的教師,表面上不會觸范學校的任何一項規章制度,每節課也都按時走進教室,但只會出工不出力,出人不出心。教學成績不理想,工作熱情幾乎沒有,群體性的活動都會以各種理由設法推脫。因此,要擺脫這種職業倦怠,就要從根本上消除“分數第一”論英雄的教學價值觀,從發展學生、成就學生的角度多維評價農村教師的工作成效。
    二、用培訓架設成長的“立交橋”
    1.構建組織夯橋墩。為了達到對青年教師既定的培養目標,學校成立了“后巷實驗學校青年教師成長營”,將5年以內的青年教師分為兩個階段,即工作1-2年的教師和工作3-5年的教師。根據不同階段教師的特點,精心制定了青年教師培養具體操作計劃,把青年教師的培養當成一個系統工程來完成,不斷創新培訓模式,促進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們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出發,借助“青年教師成長營”這一平臺,利用周四下午放學后的時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題培訓。一是內部挖掘,榜樣引領。開學初,學校教科室就制訂了培訓計劃,重點安排本校教育教學方面的優秀教師現身說法,“優秀青年教師課堂展示、課堂教學常規管理、班級管理、粉筆字專題培訓、教學質量經驗交流……”(課件展示)一系列課程的開設,濃厚了教育教學的氛圍,也逐漸使年輕教師手中有了方法,腳下有了路子。二是專家引領,快樂成長。學校每月都邀請外來專家為我校青年教師作專題講座,面對面的交流切磋。鳳凰語文網沈高明站長、干訓處鄒國和主任、人事科嚴文華科長以及教研室的專家,(課件展示)一個個精彩紛呈的講座,為我們的青年教師的成長助一臂之力。三是外出培訓,增長見識。學校舍得投入,為每一位青年教師搭建外出培訓的平臺,開闊青年教師的視野。據統計,近一年我校青年教師外出培訓次數48人次,占青年教師總數的92.3%。為了使每位青年教師外出培訓“效益最大化”,“外出交流會”應運而生,每位外出教師都要在青年教師成長營活動中進行交流匯報,實現資源共享。四是課堂展示,錘煉自我。我們都知道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為了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我校每年都會開展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活動。(1)校內比武。每學期學校都會開展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每次活動都會邀請外校專家來校評點。每次比賽,對青年教師來說都是一次錘煉自我,提升課堂教學能力的機會。(2)校際聯誼。我們還充分利用好學校內部資源,每月一次與飛達光彩學校舉行課堂教學聯誼活動,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在活動中得到了展示,提升了信心。(3)市級展示。每學期,我們都向上級積極爭取在我校舉辦各種市級活動,讓我們的青年教師有更大的舞臺能展示自我。近一年來,我校先后承辦了鎮江市兒童閱讀研討活動、丹陽市小語研訓班課堂展示活動、丹陽市課題聯誼活動、丹陽市心理健康教育現場會、丹陽市初中政治優質展示課活動、丹陽市初二語文大集備活動……通過活動的承辦,既增長了教師見識,又錘煉了教師的自我。
    2.以老帶新塑橋形。我們每年都建立新老教師的“一幫一”師徒結對關系,盡量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每一位新教師到我校后,學校都會指派一位有經驗的老教師來帶,目的是通過一對一的言傳身教,使青年教師迅速地掌握實際教學能力。在結對子工作中,我們形式多樣,力求實效。有一幫一的“一一對應”,也有集體備課的“互相切磋”;有緊密層的跟蹤幫教,也有間接式的分類指導;有老教師的典型示范,也有新教師間的交流研討。總之,我們力求通過結對子形式,增強新老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促進新老教師的共同成長。
    3.崗位壓擔筑橋面。在青年教師培養過程中,我們根據培養目標,把苗子推上第一線“壓擔子”,不斷為他們創設登臺亮相、脫穎而出的舞臺,幫助他們迅速成長。我們一方面通過基本功競賽、組織開設各種類型的公開課,為他們架設不斷向上攀登的臺階。在丹陽市近三年基本功比賽活動中,戴繼業、朱亞芬、蔣旭浩、陳小麗、王煒、任佳、徐宇共7位老師榮獲一等獎,并代表丹陽參加了鎮江市基本功比賽。張茹艷、朱益、朱清潔、朱晨楓、包魏良5位老師榮獲二等獎。小學部毛銀輝老師獲丹陽市數學新秀杯賽課一等獎,汪靜老師獲丹陽市英語新秀杯賽課一等獎。初中部陳麗霞老師鎮江市初中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王琪老師鎮江市青年教師解題比賽二等獎 、陳麗霞老師鎮江市初中學科思想品德模擬課堂比賽一等獎……在在引導青年教師參加基本功競賽、評優課活動和科研課題的研究,實際上就是給他們壓擔子,激發他們前進的動力,促使他們苦練內功;另一方面,在班主任隊伍建設、畢業班教學中大膽啟用青年教師,通過骨干帶動作用,許多青年教師工作2-3年后就擔任了畢業班的教學工作,而且教學業績非常出色。
    在壓擔子的工作中,我們始終既努力做到知人善任,促其成材,又注重掌握“壓力”的強度,做到張馳有度。比如,在聽課方面,對新教師我們就實行了開學之初的聽匯報課,中途的隨堂推門聽課,學情調研后的行政聽課。通過聽課形式,一方面對對新入校教師進行調查摸底,了解其實際教學水平,再據此制定相應的幫教措施;另一方面也是本著督促、幫助、提高的原則,適當對部分青年教師進行加壓,促使其迅速成長,形成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為了更加促進他們向拔尖人才的目標邁進,學校又根據實際情況,為他們進一步展示其才華提供位子。比如,讓青年教師擔任同年級同學科的備課組長,讓青年教師參加科研課題的研究,讓青年教師擔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現在我校有一半以上的組長都由青年教師擔任),選拔一些青年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組織等等。在評優評先方面也給青年教師更多的機會,鼓勵他們嶄露頭角、顯示才華。每學年,我們還會對青年教師成長營的所有學員進行考核,評選出優秀學員,在全體教師大會上進行表彰。
    三、用習慣鋪就成長的“柏油路”
    好的習慣能伴隨人的一生,青年教師從自己作為學生的校門走出,走進教育學生的另一個校門,對他們自己來說,養成好的教育教學習慣,無論是對學生的影響作用還是對自身的發展作用都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
   1.養成發現問題和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
    在工作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群體和個體的種種表現,要把學生作為教師工作的直接對象和歸宿。學生問題的出現才使教師的工作有了內容和意義。我們要求青年教師要善于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論是班主任還是學科教師,都要做到,不僅能發現問題,更要能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工作的一開始就要使自己養成發現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的習慣。在發現問題中,尤其要關注學生課堂表現,課堂是教師工作的主要陣地,對于課堂發生的一切優劣現象與教師的課堂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對于課堂的種種現象,我們要求教師要時時予以監控,不能忽視課堂紀律和學習氛圍,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調整教學的節奏,做到不影響整體的教學過程。
    2.養成關注學生全面成長的習慣
    我們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表現并能及時地引導他們勇于克服困難、樂于奮進,憑著年輕人的激情活力在與他們相處中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青年教師與學生的年齡差距小,更有便利交流溝通的優勢,同時青年教師的時間也相對富足一些,因此,他們與學生的交流可能會取得較好的育人效果,同時,在與學生的交流的過程中更容易捕獲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但教師必須注意交流場所、時間以及注意自身教師的身份和保持恰當的師生距離。對于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要求他們養成記錄工作日志的習慣,能夠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條理。養成記工作日記的習慣不僅可以記錄工作中好的方法,還能是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予以升華,是自己從一個層面達到多個層面,這也為提高教育管理成績而積累經驗的重要措施。
    3.養成善于與同事溝通交流與合作的習慣
    良好的同事交際關系既有利于改善生活情緒和促進校園和諧,也有利于同事間實現友好合作和提高工作效率。青年教師剛剛步入工作崗位,需要重視自身交際能力的提高,也要注重交際話題的選擇,我們給青年教師強化的不但自己要能以積極地生活態度去感染和鼓舞人,更要使自己不陷入消極的泥潭,因此建立良好的非正式群體對集體的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總之,學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高了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了我校素質教育全面的發展。青年教師的有效培養,為我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提供了根本支撐,也為我們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回顧我們學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可以說,已經步入了穩步發展的軌道,呈現出越來越好的良好局面。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對照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對師資建設的新要求,我們的差距不小,主要是教師群體的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學風格有待進一步突現,教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需進一步擴大。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培養青年教師的力度,促進我校青年教師整體素質的優化,為創造丹陽教育更美好的未來貢獻我們的力量。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亚洲精品字幕乱码 |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区中文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