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是校長最重要的工作,是學校管理的核心。一位校長如果不能決策就不能成為校長;同樣,一位校長如果不能科學決策也就不可能成為優秀校長。由于受德、才、學、識、定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少校長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一些不當決策,必須加以克服。
倚老賣老的“經驗決策”
有的校長熱衷于躺在“功勞簿”上擺架子,倚老賣老,更有甚者還發出“我走過的路比你們走過的橋還要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們吃過的米還要多”的豪言來虛張聲勢。在實際決策中僅以老眼光看問題,憑老經驗辦事情,而不考慮實際情況,不根據時事變化相應地制定出科學決策,將會導致有的決策不合時宜。
誠然,有的校長在管理舞臺上“摸爬滾打”了多年,也曾有過不少成功的案例,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但新情況、新問題隨時會出現。校長必須與時俱進,不能倚仗自己有多年校長的經歷,把自己看成“標準答案”,我行我素,甚至孤芳自賞。
因循守舊的“保守決策”
有的校長有“戀舊”情結,思想僵化,觀念保守,習慣于“重復昨天的故事”,管理模式上一直“濤聲依舊”。他們在制定決策時“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因循守舊,缺乏創新。
誠然,校長制定決策不能盲目編造、急功近利,但校長也不能故步自封,蹈常襲故,使學校管理缺乏生機和活力。校長要勇立潮頭,開拓創新,敢于“吃螃蟹”,要審時度勢,銳意進取,以自己前衛的思想、前瞻的眼光,敏銳地捕捉學校發展的良機,創造性地為學校發展做出科學決策,引領教師和學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沒有主見的“木偶決策”
有的校長由于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在制定決策時缺乏自己的主見。今天有人給他提出建議,覺得有道理;明天又有人給他提出主張,感到也不錯。由于自己缺乏主見,習慣于跟著他人的思維走,所以今天一個主意,明天又是另外一套方案,政策“日新月異”,缺乏延續性。
校長制定決策固然應該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博采眾長,但不能奢望別人給你提供“包治百病”的“萬金油”。他人的成功管理經驗未必適用于自己,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更何況學校與學校之間不僅有地域、硬件設施的差異,更有師資、生源、習慣等軟件,特別是學校文化的不同。校長在制定決策時不能亦步亦趨地學習他人的現成做法,而應以自己的頭腦去加以裁剪,合理舍取,大膽超越。學校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校長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自主管理的思路,有了這種自主意識,才能根據學校具體的情況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創新,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辦學特色。
一言堂式的“獨裁決策”
有的校長倚仗自己的資歷或“一把手”的特殊地位,高高在上,聽不進他人的不同意見,制定決策時主觀武斷、獨斷專行,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于整個領導班子,使集體研究和決定重大問題流于形式。
校長雖然是一校之長,但不能凡學校問題不分巨細都要由校長“拍板”,一個人說了算。校長在決策時應廣泛征求下屬意見,集思廣益,以便能有更多的方案可以選擇;也只有充分發揚民主,才能集中集體智慧,使學校決策的失誤率減少到最低限度,各項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只顧眼前的“近視決策”
有的校長缺乏遠見卓識,沒有前瞻的辦學理念,在制定決策時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校長不能抱著急功近利的短視思想,在決策時不僅應十分慎重地考慮眼前的決策效果,更要著眼于決策的長遠效益;要立足于當今,著眼于未來,體現出決策者的遠見卓識。使校長的決策成為教育教學和管理的成功范例,而不能成為日后工作的沉重包袱和絆腳石。
主觀臆斷的“隨意決策”
有的校長在制定決策時不作深入調查和研究,缺乏周密的考慮和分析,感情用事,武斷決定,使決策失誤重重,漏洞百出。即使在自己的意見被實踐否定之后,仍一味強調客觀,固執己見。
制定決策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需要校長謹慎處事,統籌兼顧,全盤考慮;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經過實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做出科學決策。校長不能主觀臆斷,草率行事,“拍腦袋”決策。
優柔寡斷的“猶豫決策”
有的校長受自身知識、能力和性格等因素的影響,決策時瞻前顧后,優柔寡斷。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時,顯得束手無策,使決策的最佳時機付諸東流。
事實上,決策是否有效與時機的選擇密切相關,也反映出一位校長的管理機智和能力。有些決策基于稍縱即逝的機遇和刻不容緩的威脅,此時校長必須沉著冷靜,要利用所掌握的信息當機立斷,做出快速反應,采取科學決斷。特別是在遇到偶發事件或者棘手問題時,校長不能瞻前顧后,從而錯失良機,造成被動。
說做脫離的“空頭決策”
有的校長心血來潮,為了鼓勵教師完成某項任務、達到某個目的,動輒輕易制定決策,并向教師夸下海口“只要你把這項工作完成了,就獎給你什么”,甚至不惜以提拔重用為“誘餌”,信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最終卻總是不了了之,將自己當初所有的承諾一概拋至腦后,終沒兌現。也有的校長在發現教師的不良行為時,規定如果再犯就要采取什么措施,但結果卻“雷聲大,雨點小”,說歸說,做歸做。從長遠看,這種信口開河、輕易表態的行為,最終失去的是校長在教師中的威信,喪失決策的嚴肅性,終會演繹“狼來了”的悲劇。
校長的話不能當“兒戲”,更不能出爾反爾,朝令夕改。校長在制定決策時要謹慎考慮,既然決策已定就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如果校長只會開空頭支票,或者只打雷而不下雨,就會讓教師覺得不真實,有被愚弄和受欺騙的感覺。久而久之,校長的決策就不再靈驗,結果反而是作繭自縛。
上一篇:試論校長與學校管理
下一篇:校長專業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