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網 校長論文 丹陽九中 謝春華 學校文化
建設上善文化 發展內涵特色
文化是學校的根基,是學校的靈魂,是一種歷史積淀,是一所學校精神和智慧的長期積累和凝聚,同時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力量和源泉。2012年,“最美”中國人(最美鄉村教師、最美鄉村醫生、最美司機、最美新娘、最美媽媽等)頻頻出現,中國領導人也多次提及“正能量”。“最美”的靈魂,是“善”,有善,就有正能量。2013年1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提出:“2013年,要讓善文化更加火起來”。結合丹陽社會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恢復練湖、建設練湖水城,考慮到我校獨特的地理位置,從練湖文化的特質,到古訓“上善若水”的文化秉性,我們從中得到建設“上善文化”的啟示。獨立建制兩年多來,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善為本,厚德載物;以德為先,文化立校;上善文化,幸福九中”的文化興校、內涵發展思路。我們以“上善若水”為核心辦學思想,積極打造“善德、善政、善教、善學、善行、善美”的學校文化理念、文化行為和文化環境,弘揚“上善文化”,打造“至善教師”,構建“崇善課堂”,培養“美善學生”,建設“揚善校園”。
第一、弘揚“上善文化”,提升管理質量。
首先,我們把“善文化”看作九中的一種教育價值來理解,其次,我們把“善文化”看作學校發展的一種精神動力來把握,再次,我們把“善文化”看作九中建設的一種精神境界來追求。鑒于此,我們努力探索“善文化”管理模式,以“善文化”建設來增強全體教職工的崗位責任意識和凝聚力,依據“善文化”建設的目標和內容,修改完善學校章程和“三風”建設內容,不斷加強各項制度建設,優化學校管理機制,力求在常規管理的精細化、民主管理的科學性和文化管理的引領性上尋求突破,行政干部、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要多動腦筋、多擔責任、多受委屈,切實加大民主治校力度,尊重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定期聽取教職工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學校管理流程的暢通,管理機制的高效。努力通過對“善文化”的經營、整合,建立一個師生互相支撐、互相賞識、互相感應、互相感動的“文化場”。
第二、打造“至善教師”,提升隊伍質量。
“善文化”建設的主體是教師,經過多年歷練,九中教師已形成了一種很好的風尚,這正是打造“至善教師”的基礎。為此,我校著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一是打造一支具有“善政之德、善政之才”的“善政干部”隊伍,以“能干事、會干事、干實事、干成事”為目標,完善每周行政會理論學習制度,強化“善行政,行善政”意識,要求干部做到“善思敏行,善納群言,善于創新,善抓落實,善始慎終”,努力提高管理素質,要求干部具有“大胸懷、大氣度、大視野”,能坦誠待人,處理事情不急躁,用大氣度體會別人約束自己,視野上要超前考慮問題,工作要有前瞻性,要求干部積極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在工作中重示范,比能力,帶動教師共同提高,不斷增強工作的執行力;二是打造一支“以善立身,以善立事,以善育人”的“至善教師”隊伍,要求教師學會珍視崗位、感恩社會、獻身教育、服務學生,要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先進的教育思想、強烈的發展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獨特的個人魅力,健全“一月一比賽一講座”校本培訓機制,開設九中“善文化”大講壇,繼續推出名教師講座,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課件制作、優秀教育隨想評比等系列教學業務比賽,不斷提高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要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應對新形勢的變化,使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不斷更新,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第三、構建“崇善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我校“善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傳承“生本課堂”要義的“崇善課堂”的建設,它既是活力課堂的展現、生本課堂的延續,同時又是具有九中特色的課堂建設標志。我們以“教師善教、學生善學”為目標,以《丹陽九中打造校園“善文化”的行動研究》課題申報為主線,指導教師積極開展構建“崇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崇善課堂”即“善待學生,平等對話,循循善誘,重在合作,師生共進”,強調“三互動、四強化、五環節”,三互動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互動”,四強化即“強化激情,強化啟發,強化條理,強化訓練”,五環節即“前置作業、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反饋、感悟提升”,我們每周推出“崇善課堂”研討展示課,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努力構建“崇善課堂”的基本框架。
第四、培養“美善學生”,提升德育質量。
“善文化”建設的實質就是“美善學生”的培養,根據“美善學生”的培養要求,我校積極推行“善德”教育,狠抓學生“日行一善、善行一生”養成教育,讓學生在“善文化”熏陶下,培養學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心理品質和積極的進取精神,我們將精心組織“善文化”教育主題活動,如推行“行善”日記、舉辦善文化藝術節,積極開展“九中行善自愿者”等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學校網站,打造“善文化樓道”、“善文化長廊”,創新餐廳文化、宿舍文化、班級文化,建設具有“善文化”內涵、人文精神、園林特色的校園環境,通過耳濡目染,熏陶學生的“美善之德”,養成學生的“美善之行”,健全學生的“美善人格”。
從善,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理想信念,是一種價值取向,是一個目標,更是九中教師、學生、學校共同的發展愿景。建設九中“品牌”需要“善文化”,提高人民群眾對九中的滿意度需要“善文化”,九中內涵提升創新更需要“善文化”。我們非常珍惜丹陽九中已經取得的良好社會信譽,我們更加感到發展學校、成就教師、成長學生的重大責任!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工作創建、內涵創新、作風創優”三大工作重心,遵循教育規律,把握教育本質,發揮發展優勢,緊扣“善文化”這一種教育內涵發展的創新項目,以新視角、新思路、新目標、新要求推動學校發展,把我校辦成“學生歡心、教師舒心、家長放心的美好精神家園”,為實現全市初中教育的更加規范、更高質量、更具特色作出我們九中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