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點,重視和加強德育工作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德育教育貫穿于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之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如何加強德育工作,培養學生合格的人格、體格和品格,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一項全新課題。在這方面我校的做法是:以班集體為載體,以班主任為主導,全面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管理??梢哉f重視班主任工作指導,充分調動班主任的積極性,是我校長期來一以貫之的做法。本文就此談談我們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班主任工作在學校德育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班集體是學校工作的“基層”,班主任是這個基層的領導者和實施者,其工作成效直接影響學校德育工作的質量。因此要做好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就必須要充分認識班主任在學校德育中的重大作用。具體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班主任在班集體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班集體是他們學習生活的場所,這個場所環境的好壞,對學生的思想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建立一個奮發向上、團結友愛、互助互學、紀律嚴明的班集體非常重要,有了這樣的班集體就能激勵全班同學前進。而在良好班集體建設中,班主任的導向作用就非常重要。
2、班主任是學校聯系學生、家長、社會、任課教師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學校德育工作的任務和要求,要由班主任去組織落實,另一方面學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 存在的一些問題,大量地需要由班主任去疏導教育。同時,在塑造學生靈魂、培養他們全面發展等方面,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需要家庭、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在之之間,班主任就是它們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良好、和諧、理解、信任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催化劑,但在實際工作中,這種關系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去協調。同時毫無疑問,每個任課教師也都承擔著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并把這種任務的完成融合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但任課的教師因工作側重面的不同,不能用較多的時間和大量的精力去做學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工作。這樣,任課老師在平時發現的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得通過班主任去解決了。
3、班主任是學校德育職能部門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學校德育職能部門是完成學校德育工作任務的組織者,而班主任則是直接實施者。只有兩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班主任把職能部門的要求落實下去,職能部門通過班主任把學生存在的問題收集上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德育屬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疇,加強針對性是思考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狀況。這方面班主任了解得多一點,這就有利于有的放矢地開展德育工作,增強其效果。
二、班主任工作中常出現的一些偏差及原因
依靠班主任加強德育工作的管理,就必須要重視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努力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他們具有很強的道德感染力,具有全新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法。因為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學生思想瞬息萬變,具有很大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班主任的工作往往不如人所愿,作為學校管理者必須時時分析其原因并加以指導,以達到學校德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那么,班主任工作中常出現的偏差及原因何在呢?根據我校平時管理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我們主要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1、對教育對象缺乏了解
現代中學生的思想面貌、心理狀況具有現代特點。它與九十年代不同,對于他們平時考慮問題的熱點,關注的興奮點,有些班主任根本不去認真地研究,把握其規律,因此造成了有些班主任對學生的“獨立性”是怎么引起的?如何去引導學生的“獨特性”等問題一無所知。甚至把學生的獨特性視為“洪水猛獸”進行壓制,完全不把學生當作具有自己頭腦的人來看待,或者憑老經驗辦事“以自己的不變去應學生的萬變”,這當然要在教育教學中碰壁。
2、管理方法不得當
許多班主任都為了使自己所教的學生“聽話”習慣嚴格控制學生的一言一行,要求學生絕對服從班主任的意志和愿望,不能越雷池一步,學生每天生活在班主任規定的條條框框之中,沒有半點生動自主發展的活力。受這種權威心理的影響,班主任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學生的頭上,忽略學生的自身情感,發展的特點和品格的發展,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的教育,容易使學生形成膽怯、懦弱、內向、孤僻的個性,缺少開拓意識、缺乏創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還有一些班主任總與學生在心理上和行動上保持一定距離,怕與學生的心理太近,學生在自己面前失去畏懼感,影響師道尊嚴,削弱自己對學生的控制力。這些班主任既不想走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去,因此常常被學生斥為“冷血教師”。
教育工作必須以愛為基礎,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師生關系的影響。如果你喜歡這個學生,處處關心他,尊重他,經常給他予成功的啟示,他就會為你的愛所感染,自然會喜歡你,接受你的教育。如采取諷刺、嘲笑、體罰學生的錯誤做法,就會起相反的效果。
3、教育場合選擇不當
如果教育場合選擇不當,被教育者就會“緊閉心”對教育予以抵制。如:在公開場合教育個別早戀學生就會容易失敗。做為班主任應要懂得一些學生心理特點,學會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脆弱的心理,以和風細雨般的言談教育他們,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4、教育的內容機械重復和時間過長
俗話說得好:好戲連演三遍令人煩。同樣教育內容的機械重復會導致相反的效果。如一位班主任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常常重復這樣一句話:“如果不好好學習,中考就會落榜?!鳖^一兩遍還能增強學生的緊迫感和危機感,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但次數多了學生就不以為然了。同樣,教育的時間過長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如一位班主任在班會課上鼓勵學生和動員學生,起初學生對他講的內容抱有積極肯定的態度,但下課后其仍講個不停,結果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反感。
5、以學習成績高下評論學生
時下,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學率,社會上對人才的片面認識,家長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情,扭曲了“考試”作為教育評價手段之一的作用,也影響了班主任的學生觀。許多班主任至今仍沿用著這種簡單地以分數論學生的評價方法。這種以單一的成績來衡量學生是十分片面有害的。
6、不重視班會的作用
班會是溝通師生之間的思想感情,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上好班會課對于培養良好的班風,建設一個奮發向上具有集體榮譽感,團結友愛精神的班集體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有的班主任不夠重視發揮班會的作用,使班會課流于形。有的班主任在班會上簡單地采取批評方式,指責一些學生的缺點和錯誤,甚至把學生一周來的缺點記在“帳本”里,班會上一個一個清算,不是批評這個就是指責那個,使學生討厭上班會課。這樣的教育方法非但收不到好的效果,還可能產生負效應,導致學生對班會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7、批評方法不得當
批評的語言是一種促進改進性的語言,不象表揚和贊美那樣容易被學生接受。它涉及到學生的心理準狀態,包括情緒、自尊、思想等多種因素,所以批評不得當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批評學生是為了幫助他改正錯誤,幫助他找到正確的方向,而不是貶低他,損傷他的自尊心或是驗證自己的高明。成功的批評往往使學生由衷感到高興,并因此受益非淺。然而,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我們的有些班主任卻易犯這樣那樣的毛病,或是往往喜歡給學生下帶有總結鑒定性質的論斷,對學生的前途加以否定。這些都嚴重地刺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覺得前途暗淡,心灰意冷起來。
批評雖然是教育學生的一種手段,但不是盲目任意地批評,要講究方法,耐心、細致地對他們動之以情、曉這之以理,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及方法
近幾年來,我校在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同時,針對班主任工作中常出現的一些偏差及原因,認真抓好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注重對班主任工作的監督與指導。具體說來,我們要求班主任做到以下幾點:
1、選拔和培養好班干部是搞好班級的關健。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有利助手,班干部力量的強弱直接影響班級工作好壞。因此,選擇和培養好班干部對于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工作意義非常重大。
2、在目標化管理中創建班集體。創建班集體必須根據教育要實現“三個面向”的要求,突出理想和紀律教育,在促使班集體內部發展的過程中,加強目標化管理。班集體目標化管理是指引導集體成員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就是在一個個目標的實現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明確的目標是師生團結的紐帶,集體成員在實現目標的行動中加強集體責任感、義務感和榮譽感,從而增強集體主義觀念。
3、充分發揮班會課的作用。為了更充分發揮班會課的作用,每學期一開學,我們就要求各班班主任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班級目標化管理計劃,全面安排一學期的班會,制定出班會課活動計劃,既有長遠的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并注意每次班會課前的“備課”。力求做到:(1)班會以政治思想教育為主,形式多樣化;(2)班會由學生干部主持,以學生講為主;(3)班會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4、發揮任課教師的作用,共創班集體。為了更好地創建班集體,必須動員任課教師為班級獻計獻策。首先讓學生了解教師工作的辛苦,激發他們的尊師之情,融洽師生間的關系,建立深厚的感情。其次發動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與科任教師相互勾通,共同確立班級奮斗目標。
總之,學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做為學校管理 者應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而奮斗。
下一篇:也談新形勢下中學教師的管理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