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這個最簡單、最普通的問題,還需要問嗎?尤其是我們校長、教師,每天都在學校里做著教育的事情。有時,最簡單、最以為人人都知道的問題,是最說不清楚的。我們不用教科書上的語言,是否能用自己的感悟,個性化地表述出教育是什么嗎?至少我不能。這幾年,我天天在想著這個問題。今天,看到校園草叢里的一叢小花,我似有所悟,教育不就是這叢小花嗎?不起眼,也要盛開,盛開得自自然然。我一直推崇泰戈爾對教育的詩意詮釋,他說,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這叢小花,雖然弱小,但渾身煥發出澎湃的生命活力。教育不是如此嗎?不論是高貴,還是低賤,只要是生命都要讓它綻放。
尊重生命,以生命呵護生命。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孩子,他們都是完美的、獨特的這一個。教育就是要呵護他們、尊重他們,包括為他們的成長創設條件、捍衛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尊嚴。這叢小花,引發我對教育本質的思考。今天的價值取向,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是不是被扭曲?我與我們的先輩一樣,也是主張崇尚自然的。去年,我出了一本書,取名為《清泉石上》,旨在表明教育要如“清泉石上”一樣,自自然然。詩人王維的詩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認為教育就是要追求這樣的境界。
每一所學校都應該是教育的神明、神圣、神奇之地,對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充滿愛、充滿關懷,把他們當成天才來珍愛,當成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上蒼之恩賜來培育。很榮幸,我所在的學校就是這樣的一所學校。我們學校走過了108年的歷程,歷史的氣息、文化的氣息自然交織在一起。古樹名木與小花小草交相輝映,自然之狀態與百年人文傳統,如綠樹成蔭,大氣古樸。40年前,我曾在這里讀書,感受這里的一切;2002年,我擔任這所學校的校長,繼續感受這里的一切。浸潤與體驗,使我真正認識與體會到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真教育、大美的教育,那就是,合乎道德的大善的教育。
我虔誠地對待這所學校,閱讀校園,閱讀校史,其實,是閱讀這個校園里的每一個人,歷史的、現實的每一個人。他們是這所學校的主人,是在這個校園(能讓內心柔軟的地方)成長起來的生命,或大樹,或小花小草,都是鮮活的、能讓我感動的生命。師生們都以他們自己的獨特的生命成長狀態,詮釋著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平等的。我寫他們,闡述我對他們的理解,并試圖揭示他們對我的影響。在寫的過程中,我自身的生命也得到了成長,變得更有價值了。
3年前的新春第一天,我在校園值班。新春的第一朵花盛開在校園里,老樹上的舊枝也綻出了新芽。我內心充盈,對這個校園充滿著愛與感恩,滿眼是美景,如蘇州園林般的畫境,需要對每個與這個園子有關的人交流、傾訴,隨即我寫了一首小詩,飽含情感的樸素的詩句:“在這個園子里,遇見你,是個幸福的開始。”我對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塊石頭致意,這是我對這個園子最幸福、最美好、最直率的表白。“你”是誰?是教師,是學子,是曾走進又走出的每一個校友、每一個與這個校園有記憶的人。“你”是誰?為何我們不能拓寬視野,把它看成是教育,看成是日常的、完整的、幸福的校園生活。
我在這所學校當校長12年,一年一年走過,當時只是感覺漫長,而今走過,再回首似乎是一瞬間。斯園,斯人,斯事,對我來說,都是生命中的珍藏;舊時光,新時光,對我來說,都是美好難忘的時光。
上一篇:校園文化建設紀實
下一篇:抓校本教研 促教師專業發展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