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湖北隨州某中學校長的勵志演講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盡管公眾對于此次演講所倡導的價值觀存在較大爭議,但是演講的字里行間所投射出的當今校長面臨的壓力及困難,如社會及家長對升學的強烈期望、政府部門的業績考核對校長的巨大壓力等,也著實讓廣大校長感覺了一把自己頭上的“緊箍”。可以這樣說,王桂蘭校長的勵志演講,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其所承受的壓力的反映。
其實,校長的壓力何止是教學質量?有校長曾戲言:“現在中小學校長身上有三座大山——頭頂安全泰山,左扛經濟華山,右負質量衡山。”這也許就是當今校長生存狀態的一種真實而生動的寫照。此外,一個校長還要應付上面的各類檢查,困在文件、通知之中不得脫身;又得考慮教師待遇如何提高、教師職稱評定怎樣公正、績效工資如何公平分配以及師德師風建設等等諸多影響教師積極性的問題。有校長認為,將如今的“校長負責制”改成“校長責任制”可能更為貼切些。
我當校長已經十多年了,所在的學校是當地熱點學校,教學質量在同類學校中一直名列前茅。當校長第五年時,我發現在學校高升學率的背后,有一些學生卻不喜愛自己的校園,厭學、兩級分化現象比較突出,師生關系不和諧。為此,我一直在反思:這是我們要辦的學校嗎?符合我們的辦學宗旨嗎?學校難道只是為少數優生服務的嗎?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學習,我決定在學校進行改革,提出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成績雙提高的辦學方向。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升課堂效益,同時量身打造了學生喜愛的社團活動、選修課程、社會實踐課程等,并納入課表統一管理和考核。五年多來,我驚喜地發現:學生臉上的笑容多了,更自信了,校園有活力了,學生們更喜愛自己的學校了。
然而,各種質疑聲隨之而來:開那么多與考試無關的課程是否會影響學習?如果升學率下滑了怎么辦?有部分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學校是在瞎折騰:學校生存要的是分數,這樣折騰下去,辦垮了怎么辦?
我也很多次動搖過甚至陷入惶恐中。因為周邊的很多學校都在拼升學率,而我校花大量的時間來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有些人眼里的確很另類。但我堅信:學校不是培養考高分“機器”的地方,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回歸教育的本質,是每一個負責任校長的使命和必須承擔的重任。這符合教育發展規律,這條路必須要走下去。
近幾年,我校先后舉辦了三十多場論壇和報告會,學習新課改理念,在全體教師中統一思想;同時,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倡導“輕負高效”,全面提升課堂效率,保持教學質量原有的優勢,讓家長放心。每學期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征求家長們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進而推動學校的各項管理和改革再上新臺階。學校跟蹤每一名畢業生的發展,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學校各類學生發展成功的案例。這些措施雖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學校對于平時的管理也絲毫不敢懈怠,否則學校教學質量哪怕出現一點點波動,都有可能被社會將其與課程改革掛上鉤。
培養人才是有規律的,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規律,因為現在整個體制和機制在制約著學校,社會上的不良傾向以及部分家長不科學的教育理念都在擠壓著學校,使學校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教育。這六年多的課改雖然很艱難地走過來了,但卻是一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盡管如此,我仍然相信:走過坎坷泥濘,前方風景正好!
上一篇:學校——師生執著求索的樂園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