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校長介紹,超常人才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前者只占其中的20%,而后天的非智力因素占到了80%。懂得教育的家長通過對孩子興趣、動機、情感、意志、個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孩子一樣可以成為超常人才。
莫拔苗助長
蘇校長說:“對任何孩子,哪怕是十分聰明的孩子,都不要刻意地當做‘神童’來培養,人的成長有其固有的規律,違背規律而拔苗助長,就會貽誤人才。家長要放平望子成龍的心態,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孩子的成長。即使對智力超常的兒童也應當做平常兒童看待。過分地關心超常孩子的發展,時間長了,對于孩子的心靈將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孩子會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今后的發展。其實很多被認為是天才的孩子只是早慧,但起跑快并不意味著能跑遠,他們身上也有自己的弱點,他們一樣只有通過努力才能成功。”
孩子培養三項注意培養孩子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動手和動腦一樣重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體會學習的樂趣。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家長首先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有時他們的所想、所說、所做,看起來幼稚可笑甚至荒誕,但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未來成才或創造發明的萌芽和潛在的能源。其次要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獨立動手的機會,因為動手前總是先要動腦,而孩子的想像力是非凡的。在我校的陶藝室內有很多學生作品,每一件都是孩子在陶藝課上大膽創作的結晶,我們發現,孩子非常在乎自己的成果,更在乎把作品帶回家,與家長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是全社會的責任,只有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為孩子創新精神和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只教給人知識,而沒有教給人自信的教育稱不上成功的教育,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只有擁有自信心的人,才有敢于追求卓越的魄力,才有不斷進取的心靈支撐。今年沈陽市高考狀元明英男,早在4月份復旦大學就已決定免試錄取她了,專業任選,可是她心里的目標是北大的建筑專業,可以說正是堅定的自信心和頑強的意志使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家長從小要關注孩子自信心的培養。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是以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來認識自己的,只要家長認為他行,孩子就自然會產生自信,能主動去動手動腦,勇于探索、嘗試,從而獲得較快發展;另外,家長還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的心,這一點很重要,它能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持積極的心態,去支持、鼓勵孩子,從而使孩子在其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給孩子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批評。引導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每一位家長在愛孩子時都要立足于未來,要為孩子今后的發展和一生的幸福著想,要留給孩子一塊自主發展的空間,使孩子逐步主動適應未來社會和未來生活。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理性的愛。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是在獨立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就應該為他提供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上一篇:打造一所“理想學校”
下一篇:大愛成就大教育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