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網 校長論文 教育理念 學校管理
辦溫暖心靈的教育
每一位校長都有自己對教育的追求,每一位有教育追求的校長都有改造社會的愿望,正是這個追求與愿望支撐著我們的校長行走在自己的教育大道上。
每一位校長又都有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與感悟。我把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定義為:愛與尊重,有愛有尊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還把教育定義為:溫暖,內心溫暖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內心溫暖的學生。唯有內心溫暖才能影響他人,感動世界;唯有內心溫暖才會懂得崇尚善良、誠實、走向內心平和與人格高尚。
所以,我一直認為,教育是一項溫暖的事業,教師要用自己溫暖的人文情懷溫暖學生的純真世界,教育者要用自己溫暖的心靈來影響教育。我也深信,教育可以改變生活、改造社會、創造世界、影響未來。
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體現著校長的教育追求。我們把學校的校訓確立為:做一個內心溫暖的人。
我希望將來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內心是溫暖的、平和的,是善良的、誠實的,是懂得寬容別人、尊重別人的,是人格高尚的。當然這似乎與考試成績沒有關系,但在我看來,這卻是最重要的。教育影響學生的心靈,教育影響學生一生的幸福。影響學生、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才能真正讓教育走向回歸——這是一個溫暖教育倡導者對教育最樸素的追求。
因此,“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童年的溫暖和幸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尊嚴地健康成長”就成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我們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讓學生在學校從小就受到足夠的尊重,并且自己也從中學會尊重;讓學生從小就感受到足夠的溫暖,并讓自己也多做一些溫暖人心的事。
這一切都與我的教育追求與夢想有關。給學生溫暖、有尊嚴的教育,讓教育充滿陽光的味道,是校長的責任所在。一所學校如果讓學生連最起碼的溫暖都感受不到,連最起碼的尊嚴都無法捍衛,這所學校是缺乏人文關懷的。
近年來,在教育界發生了很多讓人憂慮的事情,我經常為此憂慮、悲傷……教育不能錯過時節,錯過了孩子的童年就有可能會錯過孩子一生的幸福。對花草樹木而言,這個季節錯過了,待到來年可以重新栽種,花草樹木依然會重新發芽開花,秋天照樣可以結果。而對孩子的教育而言,錯過了童年,就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因此,校長責任重大,一位校長可以影響無數孩子、無數家庭的幸福。
校長的責任其實就是一種使命,一種發自內心的要通過教育來影響孩子一生幸福的教育使命。有了這種使命感,你才能用一種歡喜、尊重、慈悲之心關注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孩子才會幸福地在我們身邊有尊嚴地成長。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學校與工廠不一樣,不合格的廠長,可以讓工廠破產,這對于整個社會來講,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但是校長不合格,不但可以讓學校倒閉關門,而且更嚴重的是對無數孩子來講,是對他們人生的不負責任。所以,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講,我曾經一直反對一些學校用課時(節)量來計算任課教師的工資。一位平庸的、不合格的教師,上的課越多對學生的傷害越大;一位校長如果是平庸的、不合格的,他任職的時間越長、學校學生越多,他對這個社會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教育本身就是影響孩子心靈的社會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是教師的教師。影響孩子心靈的人是教師,而影響教師思想的往往是校長。我們今天對孩子的影響很可能影響了明天的社會——兒童最終要走上社會。所以,陶行知說,教育就是改造社會,教師就是社會改造的領導者。
因此,每一位校長從任職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想到自己的責任與使命,用自己對教育的執著來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
教育只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教育者要對教育有思考,對校長而言管理好學校就是自己永久的奮斗目標。
這是一位溫暖教育倡導者的教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