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網 校長論文 因材施教 教案庫
聰明的校長要用人所長
不管哪所學校,從來不會缺少才華橫溢的教師,作為校長,要做的就是為這些教師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
有一年,高考語文的全國作文題采用了我們學校一位美術教師王懷申的一幅漫畫。當時,許多媒體前來采訪,不少記者問了我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們教師水平高,學生中漫畫高手肯定不少吧。當時我就蒙了:“還真沒發現學生可以畫漫畫的。”他們又問:“有這么好的漫畫教師,為什么沒有培養出畫漫畫的學生呢?”我又是一愣。幾年來,王懷申雖然發表過許多漫畫,屢獲大獎,但因為漫畫不在高考范圍,所以他一直沒有開設漫畫課。
那時,我才感到:這不是讓優質教育資源白白浪費了嗎?學校里有許多喜愛漫畫的學生,我們就應該滿足他們的愿望,發展他們的愛好特長。隨即,我們讓喜愛漫畫的同學自愿報名,組建了一個由20多名學生參加的漫畫社團,由王懷申老師在每天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進行輔導。一年后,效果顯著,有10多名學生的漫畫作品在《時政》、《諷刺與幽默》等多家報刊發表。王懷申老師也受到了學校相應的獎勵。
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有特長的教師,也紛紛仿效,自告奮勇辦起了書法、笛子、街舞、啦啦操、詩歌、京劇等多個學生社團,涵蓋了科學、藝術、人文、社會、體育等多個領域。每天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走進校園,你可以看到學生們吹拉彈奏、揮毫潑墨、詠詩作賦的瀟灑英姿;你也可以看到,運動場上學生們奔跑跳躍、拼搶搏殺的矯健身影。許多學生在全國和省市縣組織的文體比賽中各有斬獲。
教師的各類特長,在學生的社團天地里結出碩果。
事情沒有到此結束,在“校長郵箱”里,我收到過一封學生來信:“校長,高一年級的同學可以跟老師學笛子,我們高二年級的學生也想學,就是沒教師教,您能為高二年級配一位教笛子的音樂教師嗎?”這時,我突然想到,高二年級的音樂教師擅長拉二胡,笛子不是他的強項。高一年級想學二胡的學生該怎么辦呢?這時,我靈機一動,讓音樂教師擔任兩個年級的音樂課,課時并未增加。這樣,高一年級愿意學二胡的學生就有教師教了,高二年級愿意學笛子的學生也能找到教師了。
這個辦法,也解決了學校在美術教學中的困難。學校的美術教師在素描、國畫、色彩等方面各有所長,就讓他們共同執教高中三個年級的課,并專長于自己的強項。這樣,一個班可能有三個美術教師同時教,學生的美術專業技能得到了全面發展。
學校的體育課實施“選項”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運動興趣和自身特點,自主選擇喜愛的體育項目。教師根據自己的體育專項,把各年級所有喜愛這個項目的學生編為幾個組,再編排課程表上體育課,打破了一個體育教師帶一個年級的平行班、什么都教卻什么都教不好的傳統做法。
教師的強項,在“年級教學直通車”里得到了充分施展。學校對授課教師也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措施。對授課教師的授課內容、方式、效果等進行評價,將結果納入教師年度考核,給予獎勵。
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數學教師居然開設了“《論語》文化講堂”,每周兩講,一連講了一個月。每次都是聽眾爆棚。物理教師向學生們舉辦了“文明禮儀講堂”。地理教師開講了“學《弟子規》,做有道德人”的內容。教師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講授內容也豐富多彩。每到星期天,全校學生爭先恐后去聽課,容納500多人的禮堂座無虛席。教師的智慧寶囊在文化講堂里綻放異彩,并且不斷得到充實。
我們在檢查教師的教案時,經常發現一些教師使用以前的老教案。但他們已經做了許多的修改,不僅更新了知識內容,還在教法選擇和教學程序等諸多地方做了改動,教學效果很好。只是在頁面上顯得有些雜亂。有一位教師說:“如果是電子版的教案就好了。”由此,我們受到啟發,何不建立學校自己的電子教案資源庫呢。
現在,我們提倡所有教師寫電子教案,都上傳到學校網站,教師們可以閱讀,下載后可以修改。這樣借鑒他人的教案,吸取別人的優點。但是,學校檢查教案時,如果發現有雷同照搬的,要受到處罰。
我們的校內資源庫里,不僅有教案庫,還有教師制作的精美課件庫、試題庫讓教師共享。教師們不僅可以比較借鑒,還可以避免許多重復的勞動。教師的教育成果,在校內資源庫里蓬勃生發。
所以說,聰明的校長要用人之長,使教師在舒心愜意中施展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