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解讀現代學校文化視角下的教師文化
校長論文 學校文化 行為文化 學習文化 精神文化 教師文化

解讀現代學校文化視角下的教師文化

作者:穆耕森 江蘇南京雨花臺中學598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5/6/15
分享到:

“文化”、“和諧”是當前出現頻率很高的兩個詞。近年來,雨花臺中學倡導“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在制度建設、校務公開、人本管理和優化校風、學風取得了突破。筆者擬從豐富現代教師文化、促進學校構建和諧發展方面作一解讀。

文化是一個多元的開放的概念,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視角和不同的社會層面對文化有不同的表述。華師大教育學院院長陳玉琨教授認為,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辭海》對“文化”一詞的翻譯是:泛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有時特指精神財富。

那么,什么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指在一個學校內,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而形成的、以學校師生為主體創造并共同遵循的辦學思想、價值觀點、學校作風、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的總和以及體現上述內容的各項物質載體和行為方式。簡言之,學校文化就是一個學校長期積淀并共同認可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

學校文化從形式上來看,可包括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層次。表層的:物質文化(視角文化)(解讀);淺層的:行為文化(學校對師生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行為等的規范,反映的是師生的內在素質、個人修養、文明程度);內層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或組織文化,指學校的管理制度、人際關系、教育教學過程等);深層的:精神文化(是學校通過管理所期望達到的師生員工追求的共同目標愿景、精神境界,反映學校的辦學思想、理念、精神面貌)。從內容上來看,學校文化可分為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家長文化、管理文化、課程文化、教學文化、科研文化、校園文化,我校還有班級文化、自愿者文化等等。

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現代學校文化建設是現代學校建設最重要的內容,其中,又以教師文化的重塑為核心。教師文化我把它簡單的定義為:教師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教師文化又可分為:行為文化,合作文化,學習文化,精神文化。

行為文化

所謂行為文化,是指教師的形象、言行、舉止、待人接物、行為習慣等,反映的是老師的內在素質、個性修養,同時也反映一個學校的外部形象、文明程度。

教師之形象。不修邊幅,不符合教師的形象要求;不懂禮儀,不合教師的職業規范。細節決定品質,形象影響人的品位。教師的服飾、打扮要整潔、高雅、得體,教師從事著文化和人化的事業。

教師之語言。抑揚頓挫是教師語言的節奏美,詼諧幽默是教師語言的機智美,聲情并茂是教師語言的情感美。語氣平和說明了教師的穩重,語氣溫和表現了教師的耐心,語氣堅定反映了教師的信念,語句優美彰顯出教師扎實的功力。優美的語言是給學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言語交流是師生互動的基本方式,教師的語言具有教育功能。

教師之習慣。教師的習慣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形成的一種相對固定、相對一致的教育行為方式。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展開教學過程的各個工作環節、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系,都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一個學校組織大部分教師共有習慣的時候,它就變成了教師一種自在狀態的教育生活方式、行為方式,進而成為一種教師文化。

教師之微笑。教師的微笑和嚴厲同樣重要,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溫和,更可親、可愛。作為教師,微笑有著無窮的教育魅力。教師微笑著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松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師微笑著面對同事,有利于構建合作性的同事關系,有利于營造一種積極向上、追求卓越、團隊學習的發展型組織。用微笑去贊美同事,用微笑去化解誤會,用微笑去謀求合作,用微笑去交流靈感,你會體驗到教育的巨大幸福,你會少許多焦慮、困惑和無助,多許多理解、支持和幫助。

合作文化

合作是教師文化的發展方向,新型的教師文化應該是合作的。合作、交流和對話理應成為教師專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當前,教師合作文化的缺失是不可忽視的現象。合作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師之間的合作。教師的合作,首先是教師的合作意識,主要表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相互交往中,教師超越自我的利益局限以及純粹個人的反思,合作備課,協同施教,相互探討,共享資源,建立學習型的教師群體,構成共同愿景,一起分享專業成長和教學成功的快樂。二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教師的合作觀念會遷移到師生交往和教學過程中,具有合作意識的教師,往往會更加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自主參與,更加尊重學生的思考和建議,善于利用師生合作式的教學,在互動與共同的合作中引導學生獲取知識。三是教師與學校的合作。這種合作表現在對學校管理方式的適應,對校長管理理念的認同之中。四是教師與家長與社會的合作等。

怎樣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教師?我認為有三個要素,第一是換位思考。在工作中,在生活中,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所謂“善解人意”,就是換位思考,換位并不意味著他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而是同時也知道別人需要什么。第二是尊重。尊重是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需要,它還是一個很高層次的需要。教師一定要尊重他人尤其是學生的人格。第三是互惠。教師在與人交往當中應該學會給予。在共同的活動中,大家能分享活動的成果。每個人在活動的過程中都要付出,這就是所謂的成本。同時,每個人在交往過程中都能得到一些東西,這就是利潤。交往過程實際是利益平衡的過程,我們更提倡教師多講奉獻,有時如果斤斤計較于眼前的得失,表面看暫時得到一些,但實際上失去長遠利益,其實是得不償失。

學習文化

在支撐學校成員成長的學校文化中,學習文化是核心力量。學習文化是一種與學習型組織相對應的以學習為基本特征的文化。構建學校學習文化,要求學校一切物質為學習而存在,人人具有學習意識,建立和健全相對穩定的學習型組織。從物質層面來說,要求學校的一切設備、設施和校園環境建設都要貫徹“一切為了學習”的理念。從教師文化的構建來說,學習文化應是彌漫于教師生活的樂學氛圍,是教師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的自覺需求。勤于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的語言,用我們的生活閱歷,去詮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現在有不少教師找不到感覺,知識結構單調,課改理念知之甚少,對教師職業的理解缺少精神寄托。因而,使得原本光榮而高尚的教師,顯得瘦弱而狹小。教師應該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閱歷。這“三歷”是一個有機的聯系,不一定將名山大川都走遍,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其價值是一樣的。

精神文化

教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也許就是教師的信念、教師的精神文化。在物欲橫流、功利浮躁的當今社會,不少人信念喪失、靈魂漂泊、精神游離,教育的現實與困境我們分明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鴻溝,理想與現實的反差,操作與執行的裂痕;感覺到現實功利、生存競爭、大眾文化對教育理想的持續沖擊。在教師壓力大、負擔重,極易出現工作倦怠的現實面前,要倡導人文關懷,關注生命狀態,提升生命質量。現在一直說學校教育應以人為本,它包含兩層含義:教師教學以學生為本,學校管理以教師為本,樹立“教師第一”的思想,看輕自己,淡化“官念”,服務教師,凸顯人性。

教師精神文化內涵應為:教師的理想追求,教師的敬業精神,教師的個性發展,教師的職業境界,教師的自由表達,教師的共同價值取向和心理訴求。一個精神文化豐盈的教師,一定是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學生喜愛的教師,一個有魅力、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師。

美國教育家伯爾凱說:一個辦得很成功的學校,應以它的文化而著稱。當今學校之間,從表面上看是質量的競爭,深究卻是人才的競爭,而本質卻是文化的競爭。如果一所學校沒有文化,這所學校嚴格意義上還不能算是一所學校;如果一所學校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這所學校就難有長久的生命力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說文化建設已成為學校管理與發展的積極訴求,“文化的力量”已成為推動教育進步的巨大力量。

文化管理,是一種更具時代活力的辦學理念。

行為文化→讓我們美麗地工作著

合作文化→讓我們快樂地工作著

學生文化→讓我們有效地工作著

精神文化→讓我們幸福地工作著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综合a一区久久 |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