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調任前海學校校長。面對這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經過痛苦思索和對當下教育的反思,我堅定了一個信念:學校教育不應只為升學作準備,更應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幸福人生作準備。確定了這樣的新坐標后,學校的一切工作都隨之發生了改變。
德洛爾在1996年曾代表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了教育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處,這一思想對我有很大的啟發。現實社會中的教育不能讓學生生活在虛幻世界中,要讓學生學會在現實世界中立足。為此,借鑒這“四個學會”,我校從學生實際出發,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需要,提出了“四會五能”的培養目標。
四會:即會做人,會求知,會辦事,會生活。
五能:即能寫一手好字,能寫一篇好文章,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能演奏一種樂器,能掌握一項健身技能。
“四會五能”的目標
我們把“四會五能”理念及操作系統分解為三大體系:即目標體系、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
會做人。即做一個合格的公民。要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還要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具有社會責任感。同時,自身要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會求知。其中包括兩個方面的目標要求:在情感方面,學生要樂于求知,主動學習,培養對知識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欲望。在能力方面,要學會求知的方法,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
會辦事。會辦事的關鍵在于使學生學會處理三種關系。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強調發展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與他人共處能力。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強調發展學生的管理、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創新等能力。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強調學生關注環境,積極履行環保義務的意識。
會生活。強調學生要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能寫一手好字(能畫一幅好畫)。要求學生掌握寫字方法,提升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寫一篇好文章。希望學生在提高寫作水平的過程中,情感情操、思維能力、創造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意志品質也得到提升。
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強調學生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
能演奏一種樂器。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能掌握一項健身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情緒情感,養成一生受用的健身技能和習慣。
“四會五能”與課程
在“四會五能”培養目標的導向下,我校把校本課程整合為以下4類:成長類課程、探究類課程、拓展類課程、審美健體類課程。
成長類課程。針對“會做人”、“會辦事”的培養目標,我校開發了涉及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環保教育、公民教育等方面的課程,如“低年級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人際交往禮儀”、“成長輔導課程”、“生活常識”等課程。
探究類課程。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探究課程,以及與學習策略相關的課程,主要針對“會求知”的培養目標而設置。在此類課程的開發中,學校以科學和人文為主線,以學科組為單位,以學年為時限,結合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進行開發、實施。目前,中學部已開發了“太空探秘”、“科學探秘”等課程,小學部開設了“動物科學”、“趣味實驗小制作”等課程。
拓展類課程。針對“能寫一手好字”、“能寫一篇好文章”、“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的培養目標,我校中學部已開設“文學名著賞析”、“數學興趣提高班”、“大國的崛起”、“中外名著導讀”、“英語詞匯集中突破”等校本課程。小學部已開設“快樂閱讀”、“古詩詞賞析啟蒙”、“故事大王”、“硬筆書法”、“日語”、“主題式閱讀與古詩文誦讀”等校本課程。我校還編輯了中小學“學會環?!焙汀碍h保漫畫”等校本教材。
審美健體類課程。該類課程將“會生活”與“能演奏一種樂器”、“能掌握一項健身技能”的培養目標結合起來,開設了“乒乓球技能學習”、“巧手班”、“立體裝飾畫”、“兒童色彩/黑白畫”、“女子趣味籃球”等課程。
目前,我校已經先后開發校本課程83門,其中一些已成為特色課程。比如“樂器進課堂”,我校小學生人人會吹口風琴、豎笛,能獨奏3首以上簡單樂曲,還能合奏。在建校五周年慶典上,小學部300余人表演的笛子合奏,以悅耳的旋律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喝彩。
“四會五能”的評價
針對“四會五能”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效果以及教師的自我評價,我們構建了評價體系四原則。
階段性。從一年級到九年級,對同一項目的要求因學段而異,學生可按學段要求達標,還可將這一項目作為興趣特長發展。
全員性。學校要求全體學生都努力達到“四會五能”目標,但并不要求所有學生都達到同樣的水平。例如,“掌握健身技能”一項,我們不要求所有學生都掌握同樣的健身技能,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發展自己喜歡的某一項目。
差異性。學校不用同一標準要求所有學生,而是針對某一項目,要求所有學生合格即可,有興趣的學生可以繼續學習,參加不同級別的比賽,成為有專長的學生。
客觀性。評價要具體、準確,操作性強。
為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學校組織課程開發委員會、被評價教師、其他教師和學生共同對“四會五能”校本課程進行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
經過不斷努力,前海學校從一所建校時間短、辦學底子薄、默默無聞的普通學校,一躍成為各項工作跨入區市學校前列、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特色學校。
上一篇:提升校長素質 實現科學管理
下一篇:一個追求卓越的女校長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