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教師,學生轉變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從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入手,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案例,從理念到實踐再到感悟對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模式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關鍵詞:理念、課標、課堂、模式、探索、素質
深研教材,優化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直是擺在我們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幾年前,我們呼市地區曾推行的《目標教學法》(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理論很高,理論上的效果是不錯,但照搬到我們學生的實踐中,總是顯得“力不從心”,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細細研究,發現所有的模式都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普遍的方法,或一個思路,但具體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經過認真總結終于發現,理論和實踐的脫節是別人的模式不能順利推廣的主要原因(如班容量,學生差異等),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把別人的理論與自己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是學生教不會,而是我們沒辦法)
新課標的推廣,體現了課改的力度,但課程改革如果不體現在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上,那么課改又會成為一種形式,教師們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了。
接受了多次的新課標理念的培訓,并且經過兩輪的課堂教學實踐,我深刻領會了新課標的精神,并且對新課標有了更深的體會。我認為:課改成功的必要條例是使教師、包括學生在思想上、觀念上充實新的東西,因為思想支配行動,認識到位,推行就比較容量了。
我個人認為,我們的教師應該有這樣的一些理念:(1)不是學生教不會,而是我們沒辦法,正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所言:“我們不是尋找適合教育的學生,而是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2)沒有不聽課的學生,只有講課沒有吸引力的教師(一外國學生窗外觀景的故事足以證明這一點);(3)成績是個人的隱私,不以成績論英雄。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不能代表現在,更不能預測未來;(4)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同時,也很有必要在學生中灌輸這樣一些新的理念:(1)寫完作業不等于學會,學好;(2)分數低不等于差生;(3)數學是鍛煉大腦的體操;(4)被動接受不如主動獲取;(5)糾錯能力是取得好成績的必要條件(目標教學的的差生觀認為:差生不都是由于智力 低下造成的,而是由于在學習過程中的誤差積累造成的)等等。
師生的觀念轉變了,操作起來就容易多了,我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針對課型,針對內容等采取了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如:有一種模式叫“角色轉換”,即讓老師和學生互換角色,老師提前布置預習作業,課堂上由一名學生上臺主講(每人輪流),全班學生(包括教師)在聽講的同時檢查,尋找“小老師”講課中存在的問題,“小老師”可以提問包括老師在內的任何一個聽課者(疑難問題一般都提問老師),或者學生找問題問老師(難住老師有獎勵),課堂上老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探究知識的學習氛圍,討論、爭論、辯論、歸納、總結都可由學生進行(互相補充,直至完整)。把整個課堂交給學生,這樣,在教師為導演、學生為主演的課堂上,學生學到的知識是自己“找”到的,而不是老師“灌”進去的,學生領會的深、學的活,只感覺一節課過的太快。學習興趣濃,學習成績自然就好,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這樣一個新課標的理念。
在學業成績驗收的評價方式上,我也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方法,首先向學生清楚:考試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檢查前一段學習情況的一種手段,暴露出誤差不一定是壞事。所以我在閱卷時除滿分給記100分之外,其余的卷只標明誤差,(如-2就表示有2分的誤差積累),重點放在分析試卷上,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試卷進行分析:(1)本卷考查的知識點;(2)出錯的主要原因;(3)糾錯的具體措施等;要認真寫出書面分析。同時還要求每人準備一個“錯誤記錄本”,記錄曾經犯過的錯誤(中考復習時有很大的作用),在批改交來的改卷上我一般都會寫出鼓勵性的評價語言。
我償試過的這些方法,均體現了由“教師灌變為學生取”,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學習的興趣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鍛煉,而不僅僅只是數學成績的提高。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整體的提高。
我始終認為: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學生的學業成績,如果把素質教育看成一個教育的集合,那么學業成績便是它的一個子集。當然,過去的應試教育那種只注重學生學會而不注重會學、把學生當成學習的機器的那種傷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做法我是一慣反對的,我不希望我的學生一味“守紀律”、“聽話”,無原則地服從別人,而希望的學生是敢想、敢說、有主見,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是非觀和道德觀,有集體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更要有優異的學業成績。
當然,我的這些教育思想還不夠成熟,教學方法僅處于探索階段。我總在想:雖然改革允許有失敗,但教學改革的失敗是以犧牲學生的前途為代價的,改革決不能把學生作為犧牲品(學生不是小白鼠)。所以,我有決心、也有信心將在不斷總結、論證各種教學方法的可行性的基礎上,把別人的理論用于自己學生的實際,努力探索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把老師和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
上一篇:讓學校成為教師期盼的生命場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