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西北大學附屬中學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校長論文 課程改革 校本教育 教學研究模式 教學方法 管理模式

西北大學附屬中學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作者:楊曉云 陜西西北大學附屬中學917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5/1/16
分享到:

2007年陜西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秉持課改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走出了自己獨有的課改之路,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及教育同行的廣泛關注。其中建立成長記錄袋等多項舉措現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基礎教育系統學習和借鑒的經驗,我校成為引領全國課改發展的排頭兵。
創新校本教研,以教研促課改
魅力學科節活動舒德干院士給學校學生上課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著眼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為宗旨,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動,逐步形成了具有西北大學附中特色的教學研究模式。
(一)實施課改例會,解決課改困惑

為了解決新課改中的問題,我校建立了課改例會制度,按照“圍繞一個主題、解決一個問題、推動一次提高”的原則進行,我們總結出了“一點思考、三點對策、四點啟示”,對于教師更新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專家引領,提高教研水平
    2008年,我校建立了由特級教師牽頭、全國賽教獲獎者、省級教學能手及兼職教研員參加的專家工作室,引領我校教學科研、課改的發展。我們將其定位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智囊團,先進教科研成果的“中試基地”,教研成果的“孵化器”。
(三)以課題促課改,以課改促教研

我校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以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引領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創建精品特色高中的策略研究》、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辦課題《綜合素質評價與學生全面發展研究》、《教師校本教研制度創新研究》、《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等。通過課題研究,我們的認識更加明確,行動更加自覺,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科研工作的縱深發展。

我校現已有《關于提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公平性的思考與建議》等多篇成果,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理論支撐。2011年,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設”成果獲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優秀案例”獎。

(四)編印課改專刊,交流教改經驗

我校每月編印一期課改專刊,成為教師交流探索的園地、展示自我風采和專業發展的平臺。
(五)實施課堂觀察,提高教學效率

課程改革首先要關注課堂,我校成立了“西北大學附中課堂觀察合作體”,從學生學習視角、教師教學視角、課程性質、課堂文化四個維度開展課堂觀察活動,對課改的順利實施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我們開展課堂教學月活動,通過公開教學、教學反思、課后研討等方式促進教師成長。

通過不懈的努力,我校教師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在陜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我校王毅軍、劉海蓉老師分別獲得語文組、政治組一等獎,杜鵑、周宏、王毅軍、文曉琴老師都先后代表陜西省參加全國教學大賽并均獲一等獎。

(六)注重教學反思,優化教學過程

我校開展“案例式”教學研討,鼓勵教師寫教后記,定期組織教學設計、論文、案例、手記等評選。70%的教師每年有論文參評,近300篇論文發表或獲獎。學校出版了《教海泛舟》《教學反思》《教學設計》三本書,被譽為西北大學附中“校本教研三部曲”。

(七)加大改革力度,發揮評價功能

我校以《西北大學附中教師日志》為手段,對每節課、每位教師進行過程管理;每學期組織多層面教育教學質量評析,對教師進行全面評價,及時反饋;設立多種激勵平臺,進行教育教學質量表彰;制定教師成長五大工程: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名師鑄造工程、專家引領工程、精品課建設工程、課堂教學創新工程。如在青年教師培養工程中,我們提出了“一年站穩,兩年認可,三年形成風格,五年成為學校骨干”的培養目標,并給每位青年教師建立成長記錄袋,促進教師的自我反省和進步。

(八)倡導生態體驗,助推教師成長

我校重視師德建設,開展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生態體驗式德育的案例與問題研究’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積極尋找生態體驗的核心理念與課堂教學的結合點,努力在課堂上實現師生的互動對話和共同發展,使課堂教學呈現出嶄新的生命樣態。
踐行課改理念,實施素質教育
全國高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與學生發展論壇在學校舉行

課改實施以來,我校立足發展,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且的符合學生實際的綜合素質評價方式,形成了以學生成長為宗旨的“活動奠基,四維聯動”模式。

亮點一:整合教育資源,推出“八大系列活動”

新課程實施后,我校對原來零散的教育活動進行整合,推出了學校教育“八大系列活動”:系列主題班會、魅力學科節、活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家教指導、青春校園文化、國際互動交流、定向結對子、社會實踐創新等。以此承載綜合素質教育,讓學生全員參與其中。我們倡導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學習,在評價中健康成長。讓每一個生命都茁壯成長,讓每一朵鮮花都美麗綻放,讓每一顆心靈都透亮潤澤。我校把綜合素質評價的六個維度與陜西省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中的58項二級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將“八大系列活動”與之融合,使活動與評價對接,讓活動為評價提供依據。我們將抽象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具體化為“發展—表現—評價—再發展”這一促進學生循序成長的過程,使課改“以評價促發展”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亮點二:把握課改脈搏,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

我校從2005年開始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根據綜合素質評價的六個維度設計了個性介紹、自我反思、家長寄語等欄目。要求學生分學段分學期制作,并不斷豐富內容。在實踐中我們總結出建立成長記錄袋的基本要求,稱之為“八要”:材料要典型、理由要充分、師長要激勵、自我要反思、素材要全面、形式要多樣、積累要連續、學業要體現。學生通過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對材料的反省進行自我對話、自我教育、主動成長,客觀而形象地反映出自己在各方面的進步,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自我評價、自我反省的能力,同時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豐富而真實的依據,對我們以發展的眼光客觀評價學生具有深遠的意義。

亮點三:利用大學資源,構建特色課程

進入高中課改后,我校在選修課的開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本著必修課“把握方向,堅守常規,確保質量”,選修課“力求創新,突出特色,發展能力”的原則,以“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制定了《西北大學附中校本課程開發總體方案》。通過對我校課程資源的整合,建立了符合我校學生獨特發展要求、具有附中特色、包括兩門八類的校本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我們有針對性地聘請了西北大學20多位教授專家為學生開設了“拓展型·大學教授報告類”選修課程20多門。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水平也大幅提高。

亮點四:設立成長導師,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成長,我校把建立學生成長導師制和綜合素質評價結合,以全新的管理模式,指導學生自主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導師制使教師明確了在學生成長中的德育責任,能夠深入研究學生;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受到了關注,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提供一個支撐點;使教師把學生當做鮮活、靈動的生命對待,使教育回歸到本質。

亮點五:實施“春筍計劃”,培養創新人才

2010年,我校被陜西省教育廳列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春筍計劃”基地學校,全省首批選拔的38名學生中,我校有5名學生入選。在省教育廳、市教育局的具體指導下,我校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西北大學等高校的師資、圖書、實驗資源,著力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在高中階段的培養途徑和方法,我們通過“請進來,利用優質資源”、“走出去,觸摸科技前沿”、“進課堂,探究助推成長”的方式,現已取得顯著成績。

經過實踐,我們將我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做法總結為“一往無前、二力相合、三方拱衛、多科協同”的“一二三多”模式:

一往無前:依托課堂,激趣啟疑。整體推進,鼓勵拔尖。

二力相合:大學高中,各展其長。引領呵護,無縫對接。

三方拱衛:師生學校,齊心合力。營造氛圍,共創卓越。

多科協同:科學人文,協力并進。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回顧五年來的課改之路,無論是綜合素質評價還是創新人才培養都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獲,對我校的教育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真正構建了學校、教師和學生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它已經真正融入了我們的教育教學,成為了學校發展的有力推手。

“春筍計劃”的實施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潛質得到激發,創造力得以加強。近三年,我校學生已完成研究課題400多項,許多課題研究成果獲獎。僅2011年在科技創新大賽上我校就有45人次獲獎31項。

目前我校五位春筍學員都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培養的全過程,其中四位同學的研究成果榮獲2011年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更令人振奮的是劉時昱、姜藝舒學生的研究論文分別在SCI收錄期刊發表。劉時昱榮獲第二十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金獎,現已被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專業保送錄取。姜藝舒榮獲陜西省首屆青年學生領袖峰會一等獎,目前已通過復旦大學面試被預錄到復旦大學自然科學試驗班。

“春筍計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一批教師在各級各類評優活動中獲獎。生物教師姬愛蓮榮獲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優秀輔導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輔導員獎,西安教育電視臺對她進行了專題報道。

2011年,我校在國務院參事室舉辦的“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座談會”和陜西省“春筍計劃2010—2011年度工作總結暨成果展示會”作了大會交流發言,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第六期工作簡報也介紹了學校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的經驗。《基礎教育課程雜志》以“春筍計劃讓學生的創新力拔節”為題對我校進行了深度報道。

2009年,我校課改經驗在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展示暨經驗交流會上作大會書面交流。2008年10月至今,我應教育部邀請連續13次在第10——24期全國“普通高中新課改樣本校校長專題培訓班”上作專題交流報告,校長及其他領導和教師也先后在西藏、四川、甘肅、新疆、重慶、貴州及陜西省內多次作專題交流。北京、甘肅、山東、重慶等省內外200多個教科研單位及學校來我校交流。

2010年10月,我校承辦了全國高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與學生發展論壇,教育部的專家和來自全國21個省市的領導和校長參加了論壇。論壇上,我校的實踐經驗得到了一致認可,為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

五年的課改工作讓學校的各項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課改的有力推動下,我校成功躋身陜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學校,順利通過了陜西省實施學校發展水平“316”工程督導評估,2011年,我校成為“全國高中學校課程改革聯盟”副理事長單位,2012年,學校被列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普通高中與大學聯合培養創新人才學科基地”。

新課程改革是我國基礎教育一項劃時代的工程,堅持素質教育的方向,深化新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擁有美好品德,擁有完善人格,擁有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的人是課改的最終目標。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思索、探究,我們將牢記教育的使命,齊心協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差異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竭盡全力。學校教育從來未像現在這樣承擔如此多的期待。我們離理想的教育還有很大的距離,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我們相信,只要心中有大愛,有責任,有科學的教育理念,有扎實有效的行動,理想的期待應該能夠得到早日實現。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日韩在线视频黄 |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