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個人學術修養。每學期我們學校會給教師們發三至五本教育專著,通過讀書會、沙龍研討等活動增進理解。教師們的思想、感悟也常?;魑淖?。學校有個教師成長沙龍,大家一起共讀名著、同研專業、共商疑難,利用集體的力量,對典型性的師生矛盾和常見的誤區展開討論。然后,會在每月集中碰一次頭,就一個具體主題展開討論。通過不斷地修正每個人的教育行為,轉變固守的觀念,大家在堅持的同時,慢慢學會了有智慧地取舍,給學生以自由的空間,在智育與德育、美育、體育之中尋找新的平衡點。
正是通過這些方法的持續推進,激發了教師內在的潛力,不少已經名聲在外,作品不時見于國家級、省級有影響力的教育報刊。當我們回頭看看,也不過兩三年的功夫,但每個人的真正潛力都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之外。鞭策教師練就一身真本事。起初,我要求教師外出學習考察一定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展示自我:我是來自江蘇南通二甲中學的某某某,我有個問題想向您請教。在學校組織的讀書交流會上,我倡導人人要有詳盡的“背書”能力,先是試著只寫提綱,再后來就只寫關鍵詞,最終要脫稿講5到10分鐘。現如今,學校很多教師走出去都很有知名度。
另外,我們利用周末搞全校性的研修課,每次請一位教師上一堂課。開學初就將執教人員確定下來,按照規則,上完課后,不管是同學科的,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師都得評點一番,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這樣,執教人所在的備課組就會凝心聚力,完成三堂以上的打磨課,通過不斷的修改,最后呈現給大家。這樣的過程已經持續了兩年,很多參與過上課和評課的教師,在各級教學比武中常常獲得一等獎。我的另一招就是激活網絡平臺的功能。近幾年我們開通了校園辦公QQ、讀書群QQ、德育QQ,鼓勵教師在QQ上暢所欲言,鼓勵教師在教育博客中我手寫我心。很多人借助網絡,轉變了原先的教育態度,將思想、記錄、改善等等的個人轉變都化作常態的教育寫作和教育對話。有些教師已積累下二十幾萬字的教育思考,其中有困惑,有躊躇,更有華麗的轉身。目前,學校有幾位青年才俊已經引起了不少學者、媒體人的關注。如此的見聞多了,再回到當下的教育情景中,他們就不會為眼前的困難錙銖必較,而是能夠放寬視野,打開心扉,變得更從容和自信,面對學生,也常常表現得更有包容心和博愛心。相比那些積幾十年之功的名師,他們有時已然形神兼備,甚或有了一種超脫之勢。
上一篇:課型是教學改革的關鍵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