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點一:自學時間∶教學時間>1∶1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一中“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是以“學”為中心、以“問題”為起點的一種新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是“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的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
自主學習是使課堂走出“教師本位、知識本位、學科本位”的最佳策略之一。只有自主學習,學生才能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只有自主學習,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不再被外在力量所控制,形成一種發自內心的學習欲望。自主學習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在學生今后的成長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自主學習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其次,學生要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應該自己支配、選擇、開展學習,教師在自主學習中,只是起到引導、幫助和建議的作用,而不是主導和替代;再其次,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自主學習不是完全自學,而應該在“學簇”或學班的群體中主動學習,課堂中的自主應該是互動的,沒有互動的學習很難達到最佳效果,獨學是自主學習,對學、群學也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不是學生自由學習,而是由“學道”導學,根據“學道”的學習目標和情境設置,針對問題,進行文本研讀、問題探究。自主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為了解決問題,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研讀文本、上網學習、小組討論、尋求學師幫助等方式。
澤州一中的自主學習課有幾個特點:一是各學科都有配套的自主學習課,每天的自主學習學時有7節,有的是35分鐘,有的是40分鐘,有的是50分鐘;二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主動調整自學的科目和內容;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大于教師教學時間,即自學時間∶教學時間>1∶1。
“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是動態的課堂,使自主學習體現得更加突出,讓學的作用遠遠大于教。在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多向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同時,學生可以隨時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也可以對解決問題的思路、技巧、途徑,進行展示、交流、質疑,隨時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充實思想交流、方法互補、智慧碰撞、多元學習、多維提升的高效課堂。“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的自主學習,是以“問題導學”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方式,教學流程是:學道導學、獨立自學、指導反饋、學簇自學、簇間自學、課堂檢測、反思評價。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一是將“學簇”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二是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強烈的內在需求基礎上;三是以“問題”為起點的學習成為自主學習課堂的基石;四是將課堂流程作為自主學習的自然運行軌道;五是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獲得知識,還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形成。
創新點二:“學道”升級為“e道”
澤州一中一直在推行“問題導學”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新模式的靈魂是“成長為本”,基石是“解決問題”,核心特征是編制“學習導航”,根據“學習導航”安排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組織課堂展示等。“學習導航”也叫“學道”,不僅承載著“導航”的功能,還蘊含著新課程和新課堂的理念。所謂“學道”,就是學習之道,即學習的思想、方法、規則、規程、規律。
“學道”的編寫問題
通過研究與實踐,澤中一中總結出目前“學道”的編寫中存在的幾個共性問題。
1. 雖然學校對“學道”的編寫有基本的要求,但是因為教師水平的差異,“學道”編寫的水平參差不齊,各學科的“學道”編寫也難以規范化。
2. “學道”應該由教學水平高的幾個教師負責編寫,還是全體教師都參與編寫?目前,澤州一中采取的是團隊定調、個人編寫、集體研討、個人修改、集體試用、一人把關、整體提交的流程。
3. 在“學道”編寫過程中,需不需要設定學習目標,需不需要加入情境鏈接,需不需要進行學情反思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4. 目前,“學道”的編寫經常會出現目標指向模糊、用詞不當、表述不規范等問題,這些都亟待解決。
5. 在很多“學道”中,幾乎沒有相關提示、學法指導、學習步驟和具體要求等。6. 很多“學道”幾乎沒有網絡資源信息。在新時代的教學中,網絡是教學資源的寶庫,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學道”的使用問題除了編寫中存在的問題,對“學道”的利用、使用,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把“學道”誤認為作業。“學道”是讓學生在課前或課上按照學習目標、任務、方法、流程等進行學習的導航圖,為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供方法或建議。“學道”面向未來,要在學生自學之前,發放到學生手中,而作業是面向過去,鞏固已學知識的手段。目前很多教師還是把“學道”定位在作業范疇,這樣就使得學習沒有了探究、體驗、認知的過程。
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新課堂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放大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澤州一中的“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中,學生拿到“學道”后就進入了自主學習階段,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大于課堂教學的時間。只有經過充分的自主學習,才會有精彩的課堂展示,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才會充分暴露,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有效地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教師不應該剝奪學生自學的權利,不能讓“學道”成為變相的“枷鎖”,變為占據課堂、禁錮學生思想的“幫兇”。由“學道”向“e道”升級
經過對“學道”中出現的問題的反思與研究,澤州一中提出電子“學道”的概念,即升級版的“學道”——“e道”。
“e道”是基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與通訊技術環境,以問題解決為主線,運用網絡資源和網絡技術的自主學習平臺。“e道”可以使每個學生、每個“學簇”在平臺上實現開放、探究、合作學習。課堂信息化更加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維度,凸顯出“大課堂”的作用。“e道”的使用改變著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交流、表達變得更加快捷、更加豐富、更加現代化。同時,利用“e道”,可以使網上走班、課前發布自學成果、提出疑難問題、征求答案等學習環節更好地得以應用,也使得“學先于教”的思想能夠充分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由“學道”到“e道”,澤州一中經歷了3個階段。
2008年的XD1.0版本:以知識、習題為中心。
2011年的XD2.0版本:以問題為起點,以問題探究為主線。2012年的XD3.0版本:在推進“大單元”、“組組通”、“走班制”的新課堂改革中,通過多媒體、網絡通信等新技術的應用,完成的升級版“學道”。
澤州一中的“e道”有三大特點:整體性。基于信息時代最前沿的3D打印機的整體設計理念,學校提出了“整體介入——分層突破——整體輸出”的課堂教學新理念,全校實施“大單元”教學策略。
網絡化。基于“組組通”環境下的“雙平臺”,學校在“學道”的建設中,融入網絡資源平臺和信息技術平臺導航。學生可以登錄“樂學園”、“龍源電子期刊”、“澤州一中播客”、“澤州一中文檔庫”、“教學資源網”、“高考資源網”、“澤州一中博客圈”等信息平臺,更好地搜集資料、互動學習、交流展示、記錄反饋。
自主式。學校在“心智獨立”理念的引導下,開展了“新型走班制”的實驗。因此,在最新版的“e道”中,更注重學生的自由成長,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e道”的內容,也結合了兩人體、三人體、六人體“學簇”和“組組通”學習共同體等最新課改成果。
“學道”的未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學習自主性的不斷放大,網絡資源和信息手段的大眾化,“學道”一定會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學道”的前景和發展方向,可能會經歷下面4個階段:
1. 形成更加科學和完善的“學道”。“學道”的編寫標準,只是起到引領、參考和借鑒的作用,并不應該千篇一律。相反,“學道”應該在標準基礎上,向百花爭艷、各具特色的方向發展。2. 由師主轉向生主。目前的“學道”,基本是由教師編制的。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一批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參與編寫的“學道”,甚至出現完全擺脫教師,學生自主編寫的“學道”。這樣的“學道”,更接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能更好地反映出學生學習的主導地位。
3. 無紙化的“e道”真正到來。紙質“學道”的制作比電子“學道”簡單。現在有些教師還不習慣制作電子“學道”,這正需要改變和突破。“e道”不僅更快捷,而且資源共享,互動及時,是新課堂發展的趨勢。隨著電腦成本的降低,平板電腦的廣泛應用,軟件應用的普及化與便捷化,新一輪的課改革命即將到來,完全無紙化的純電子“e道”也即將出現。
4. 取消“學道”。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發展,有可能取消“學道”嗎?便捷的網絡資源和無界平臺構架使“學道”的各項功能實現迅速整合,“學道”也自然會由標準化走向多元化,直到最終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無界大課堂”。在這種課堂理念的引導下,才能更充分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實現真正由學生自主的高效課堂。放大學生自主的作用,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這是對學生“學”的重視;編寫“學道”、改良“學道”、升級“學道”,這是對教師“導”的深化。澤州一中的“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就是在學生“學”與教師“導”的相互配合之下,不斷更新,不斷深化,呈現出螺旋狀發展模式的高效課堂。
上一篇:讓每個師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