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今年普高招生辦法發布 巴中中學首次面向全市招生
變化一 巴中中學首次面向全市招生。市直屬、巴州區、恩陽區內其他高中統籌招生。
變化二 學生志愿一律實行網上填報,按市、區和三縣分別確定的志愿批次進行。
變化三 嚴禁封鎖招生信息,嚴禁強迫和篡改考生志愿,嚴禁用經濟手段組織生源,嚴禁違規招生,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插手干預招生
4月23日,巴中市2014年普通高中招生實施辦法(下簡稱辦法)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正式發布。今年全市普高招生的具體政策有哪些?和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和亮點?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巴中晚報記者第一時間就今年全市普高招生的相關情況進行了采訪,并請市教育局專家對此辦法進行詳細解讀。
發布新的招生辦法遏制不規范招生
24日,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對今年普高招生實施辦法的出臺背景以及辦法的特點,向晚報記者進行了詳細介紹。該負責人表示,由于此前全市招生范圍相對封閉,未能共享優質普高教育資源,部分優生未能在本區域內選擇到理想的學校而外流;巴中中學的優質教育資源理應面向全市;近年來,市內少數學校采取了互設堡壘、封鎖招生信息、誘導強迫學生填報志愿和篡改學生志愿,給學生特殊待遇,用經濟手段組織生源、買賣生源,嚴重擾亂了普高招生秩序,破壞了公平競爭的招生環境,影響了全市普高教育的發展,有效遏制不規范招生行為已經刻不容緩。在充分借鑒了成都、綿陽等地招生經驗后,我市組織專門人員起草招生實施辦法初稿,經過大量調研、座談、征求意見后成稿,其后歷經多次修改,還請市監察局、市法制辦提出專業意見,最后經市領導研究同意,由市政府辦發布。
據了解,最終發布的招生實施辦法有幾個關鍵點,自今年起,市、區統籌錄取和三縣分別錄取,今后條件成熟后實行全市統一招生錄取;今年也首次調整了巴中中學的招生范圍,使其能面向全市招生;在切塊招生和自主招生方面,我市也做了探索性的規定。
巴中中學首次面向全市招生
辦法明確了今年普高的招生原則,即全面公開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招生流程,統一發布招考信息、統一網上報名、統一網上填報志愿、統一陽光公正錄取。普通高中招生必須以考生志愿為基本依據。依據招生計劃、考生志愿、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在招生范圍和招生計劃方面,最大的變化是巴中中學。辦法規定,巴中中學面向市直屬、巴州區、恩陽區招生,部分指標面向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招生。市直屬、巴州區、恩陽區內的其他普通高中面向市直屬、巴州區、恩陽區招生。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的普通高中面向縣域內招生。
招生計劃由市教育局統籌,兼顧普通與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按國家規定班額(省級示范高中每班不超過56人,一般普通高中每班不超過55人)和學校辦學條件下達。公辦普高實行指令性計劃,民辦普高實行指導性計劃,但不得超規模招生。
巴中中學面向市直屬、巴州區、恩陽區的招生計劃繼續保持2013年的1400人,另單列計劃150人面向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招生;按照初中畢業生數權重比分配,南江縣47人、通江縣51人,平昌縣52人,三縣可將計劃的50%定向分配到區域內生源學校。據悉,巴中中學在全市范圍內招生,這還是首次。
巴中中學、南江中學、通江中學、平昌中學統招公費生計劃的50%按比例均衡定向分配到區域內生源學校(民辦學校視情況分配)。巴中二中、恩陽中學也可按此標準執行。
巴中中學、南江中學、通江中學、平昌中學、巴中二中和恩陽中學可自主招收部分學生(藝術特長生),指標為巴中中學240人(不含珍珠生計劃),南江中學、通江中學、平昌中學各150人,巴中二中、恩陽中學各120人。學校的自主招生必須在中考后進行,招生方案經縣(區)教育局審核后,報市教育局備案審查,并于6月底前將自主招生名單報市教育局審定。
5月21日至30日網上統一填報志愿
今年普高招生全面實行網上報名,文化考試、體育考試、實驗操作考試使用統一編排的同一考號,考生報名信息于今(25)日前報市招辦匯總。2014年所有初中畢業生都要參加考試,未參加考試的學生不得就讀普高。
今年起,學生志愿一律實行網上填報,按市、區和三縣分別確定的志愿批次進行。三縣在設置志愿批次時將巴中中學納入區域內首批志愿同等填報。今年5月21日至30日為網上志愿集中填報時間,市招辦于6月4日前接到各縣(區)招辦上報的考生簽字確認的志愿信息后,予以封存并鎖定志愿。
今年6月29日至30日,南江、通江、平昌三縣對所在縣的省級示范中學實施預錄,確定統招分數線。市、縣隨后共同錄取巴中中學到縣指標生,所錄取的統招學生分數線不得低于該縣省級示范高中的統招錄取線。所有公辦學校不得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
兼報了不同類別志愿的考生,報考前一類別志愿被錄取,后一類別志愿不再錄取;前一類別志愿未被錄取,又符合后一類別志愿的應無條件錄取。巴中中學、南江中學、通江中學、平昌中學、巴中二中和恩陽中學的切塊定向生,依據學生志愿、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最低錄取線不得低于統招線下20分。享受定向分配指標的學生,必須是在本校初一入學并有正式學籍的學生,因父母工作調動而正常轉學的學生,必須是讀滿2個學年以上的應屆畢業生(軍轉干部子女不受此限)。
民辦普高按審批方案進行,未參加中考的學生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在D1以下的考生,學校不得錄取。
教育局監察局聯合制定“五條禁令”規范招生
為嚴肅招生紀律,辦法規定了五條禁止性規定,據了解,這些禁令是由市教育局和市監察局共同制定的。
五條禁止性規定為:生源學校必須將招生信息和宣傳資料向全體學生公開,嚴禁封鎖招生信息;生源學校要尊重學生和家長的選擇,不得干預學生填報志愿,嚴禁強迫和篡改考生志愿;嚴禁用經濟手段組織生源,生源學校及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招生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生源組織費,招生學校及個人不得采取任何經濟手段組織生源;嚴禁違規招生,任何學校不得突破招生計劃、不得提前招生、不得錄取未參加中考的學生。公辦學校不得接收其他學校已錄取的學生;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插手干預招生。凡有上述情形之一,將予以追責,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