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頗有“侍候”經驗的教師向同事表白:“請校長簽字、寫鑒定或批條子,要瞅準機會,看清臉色。校長正在為某個事煩心的時候,你愣頭愣腦地闖進去說事兒,肯定要碰釘子。事情不但辦不成,還會討一頓訓斥。若校長正為某件事高興的時候,你趁機跟校長說個事兒、批個條子或提一點小小要求,他肯定很爽快就給你辦了。”
校長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有心情好壞。雖然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像電腦一樣冷靜精確,但校長也不能感情用事,以個人的喜好代替原則,否則,就會失去公平、公正,挫傷一部分教師的積極性。
我認為,人的感覺、思維、言行,有時會不自覺地受到情感的支配和干擾。心情好的時候,天高氣爽,看老人慈祥,看孩童可愛,再繁重的工作也干得有滋有味;心情不好的時候,天昏地暗,同事難處,學生難教,繁雜的工作纏身,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變得不再美好。活潑向上、創新進取的高昂情緒是我們教育工作的內在動力,消極怠慢、墨守成規的低沉情緒是我們教育工作的最大障礙。任性、偏激、不加控制的情緒如同奔騰的洪水吞噬我們的理智,給工作帶來困擾,甚至給人生造成悲劇。
現實生活中,有些校長管理極度情緒化。高興時,對教師濫發“溢美”之詞,信口道來,全憑心情,不商量不研究,不思索不權衡。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受到上級的批評,或受到下屬的頂撞,就滿腹牢騷,滿口粗話。
校長管理的情緒化,污染了潔凈無瑕的校園環境和師生心情,影響極其深遠,危害也不容忽視。我認為,校長在情緒激動時會說出一些不夠得體、教職工不能接受的話語,甚至口無遮攔地說出一些粗話、臟活、難聽的話,使教職工平白無故地受到指責以至傷害,這既損壞了校長的示范形象,也影響了別人的心情;既僵化了自己與下屬之間的關系,又影響了學校和諧人際氛圍的形成;既傷害了教師及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又把自己推向了孤立無助的境地。校長情緒激動時,往往會失去理智,決斷很容易偏離學校的管理常規,喪失原則,造成工作上的嚴重失誤,影響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
縱觀人世間,不少人憑一時的沖動,意氣行事,留下了多少慘痛的教訓:有的受到一點委屈,就憤然走人;有的發生一點口角,就撒潑街頭,甚至拳腳相加,拼個魚死網破。的確,有時一個致命的失誤,都源自于情緒的沖動、理智的喪失。情緒這一“蒙面殺手”,往往出現在我們不理智、不經意、不警覺之時。因此,校長要用成熟的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難題不氣餒,碰到困難不急躁,心煩時冷靜,委屈時坦然。無論工作多忙、矛盾多雜、壓力多大、心有多煩,無論有多少怨氣和委屈,都不能把不良情緒撒到學校工作上,撒到教師頭上。校長要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謹于行事,時時修身立德,處處養性育情,努力做到為人通情達理,處事恰如其分,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知識底蘊,積蓄理性涵養,提高理智能力,時刻保持清醒大腦,做情緒的主人。
上一篇:構筑高效課堂是校長的職責
下一篇:校長辦學的“操其要”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