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洛陽市深入開展“作風轉變年”活動。開展“作風轉變年”活動,主要是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庸懶散軟浮躁疲怨”八個方面的問題,積極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打造“陽光洛陽”、“高效洛陽”。
在新的一年里針對我校工作實際,結合師德師風建設和作風轉變年活動,我們要著力解決一些同志身上存在的心理頑癥和工作頑癥。這里先分析一下“怨”在工作中的危害,如何消怨,如何以積極向上、豁達樂觀的心態對待工作。
怨,就是怨天尤人,消極地抱怨工作忙、抱怨上級嚴格、要求高、抱怨事情不如意。人在遭遇挫折和不公正待遇時,會產生種種抱怨情緒,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抱怨情緒中,總是把抱怨的矛頭不斷地對準別人,就會產生負面效應,危害很大。
在平時的工作中,有些同志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教學工作能積極完成,認為是分內事,但是遇到臨時性事務,如政教活動、上級要檢查的各項任務、如創衛工作、安全檔案建立、廉政教育進校園工作、關工委工作、年度考核的檔案整理等事務,上級要求緊,標準高,部分教師認為與教學無關,我可以不不干,分配任務就抱怨,怨氣很大邊干邊怨。實際上我們學校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會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門,各種工作都與教育有關,與全縣的各種活動有關,很多工作的落實都與上級的精神有關,要理解,要認同,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各種工作都要干,應理解看開主動干,抱怨只能降低效率。
2、因為我校是示范性窗口學校、品牌學校,社會各界和家長的期望值都很高,自然各項工作的要求的標準就高,和其他單位不一樣,樣樣工作都要求做成精品,所以必須多付出,有些同志感覺我們比別人累、壓力大,所以就抱怨。實際上,我們思想的出發點應該是高標準做事,把各種困難當成是鍛煉自己和提升能力的機會,改變心態,就會去主動提高能力,經常認識剖析不足,不斷反思提升,適應學校的要求。
3、因為工作、生活中難免有不順心的事情,所以就愛抱怨、發牢騷,人要學會控制自我,控制不良情緒,合理宣泄,人的心態應該陽光。
4、當自己的利益受損時,容易抱怨。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應該常想一二、不思八九,這樣知足的心態,怨氣會少些,如果攀比心理占了上風,就會徒生煩惱,我們應該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標準。不要只看眼前利益,不要圖一時之快,信口開河,這樣那個只能給工作帶來損失。
5、怨是一種消極的思維模式,怨天尤人、“不如意怨他人、失敗怨他人”的消極思想是不健康的表現。
抱怨會產生巨大的危害。1、會傷害自己和別人。它會傳染,會傳播,會波及同伴親人、孩子,會造成心理傷害。2、會傷害感情。怨氣撒到別人身上,如果不從自身找原因,會傷害師生感情,傷害上下級感情。3、傷身體。氣傷胃,怒傷肝,會影響人的身體免疫系統,時間長了,人就會生病。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消怨呢?
一、學會換位思考,多角度理解同一個問題,學會辯證思維。
如《君臣對》就教我們辯證地看問題。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歡迎,有些人反對,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務,關鍵是要有積極的心態。如果我們教學中要是那節課真的還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時,作為老師,可以及時地反醒一下自己:“是不是我那樣的教學方法令學生較難掌握?下節課換一下別的辦法,或許他們可以更好的接受。”沒有人喜歡被批評,學生尤其如此。因此我們做老師的也應該換種心態,換種眼光,學會了解學生身上的亮點,學會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用激勵欣賞的語言來引導教育,振奮他們的精神,激發起他們的潛能,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快樂,就得改變自我,不再抱怨。不抱怨的人生才是最快樂的。比如,學生上課睡覺了,你要換位思考,孩子為什么上課睡覺,是不是我的課堂太沉悶,我怎樣才能吸引學生專注聽講,這樣思考,就不會抱怨,就善于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就容易獲得良好的效果。教師應學會敏銳地發現孩子的長項,用孩子能接受和喜愛的方式引導他們,教育他們,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孩子們的淘氣、孩子們所犯的錯,那表示他們的天真,需要我更多地愛;孩子們上課時的喧鬧,那表示他們的熱情與活力;總有活動需要加班加點地排練,那表示給我與孩子嬉鬧的時間、還我童真的機會;想開了,心就順了,抱怨就少了。
教師要努力提高職業能力,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知識新信息,積極應對挑戰,抱怨就少,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就會找到工作的樂趣。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正確解決問題的行動。當我們沒有了抱怨,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肯定會更加和諧,更加五彩斑瀾。
二、做人要有闊大的胸襟、高境界和平常心
如果一個人個人心胸狹窄,只關注自己,就容易生氣,悶悶不樂,斤斤計較。而當你胸懷寬廣時,你就會容納別人,欣賞別人,寬容別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樂觀,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仁者無敵”。讓我們牢記彌勒佛寺廟里的這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另外“將軍額頭能走馬,宰相肚里可撐船”、“風物長宜放眼量”、“心底無私天地寬”等名言告訴我們做人要高境界、有度量,為人處事要寬容、諒解、謙讓。不計較眼前得失和個人榮辱,胸懷大志,志存高遠。站得正,行得端,守住道德和靈魂,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樹立良好的心態,用自己那顆豁達平常的心去看取世間的一切,得失不計、寵辱不驚,相信定能成就一份完美的事業,贏得一個豐富充沛的人生。
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種超然的態度,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不能心浮氣躁、隨波逐流、急功近利,藥能夠始終保持一種持之以恒、力學篤行,認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靜心態;對待周圍的環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做到對身邊的人事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做事也要有進取心,保持一種見賢思齊、知難而進、奮發向上的積極心態。
一個團隊中如果經常有人抱怨,勢必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時候還會削弱團隊的士氣,導致工作效率急遽下降。我們如果用豁達的心態來對待工作生活,把抱怨的時間用來好好工作,那么,也許我們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成果。
我們要在工作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包容,少一點偏激;多一點微笑,少一點誤會,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抱怨,用陽光的心態提高我們的幸福指數,大家要熱愛我們的學校和團隊。要記住一句話“不要以為你什么都行,離開了團隊你也許什么都不行,不要以為你什么都不行,有了團隊也許你什么都行”,希望大家以感恩之心、陽光之心、進取之心、平常之心對待工作,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創造性工作,我們就能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工作的快樂,感悟到生活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
下一篇:校本評價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導航圖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