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校長們都該問問自己,今天的高中教育,還有叫做“生命質感”的東西存在嗎?
春天花開,秋天葉落,是生命的輪回,都是必須受到敬畏與尊重的。學校教育在每一個環節與細節上,也能如此對待我們所面對的師生嗎?
有些時候,最簡單的問題,最不好回答。比如,有人曾問我:你想辦一所什么樣的學校?
記得十多年前,我剛做校長的時候,就記下了陶行知說的那句話,“國家把整個學校交給你,你要做整個的校長”。如今,我做了“整個的校長”了嗎?怎樣做才算是“整個的校長”?這個問題直到今天我都無法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我們校長,是不是都有文化自覺的意識?在中國基礎教育領域,高中教育被人詬病最多。因為離高考最近,高考如戰場,松懈不得,教育的一部分目標往往演化為唯一目標。有些時候,做校長的盡管心中有一百個不愿意,但還是對這一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盡管也可以有一百個理由解釋,但我們卻推不掉應負的責任,甚而是歷史的責任。
我想,校長們都該問問自己,今天的高中教育,還有叫做“生命質感”的東西存在嗎?這是一個形象的說法。看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的人,都會為其手、腳、身體、頭所呈現出來的肌肉力量與美而感動。大衛在每一個細節都澎湃著“生命質感”。我們高中的教育能都像大衛那樣整個洋溢著生命的氣息嗎?蘇州以園林著稱,蘇州園林那種自然之美,在每一個細節都能呈現出來,墻角舒展的芭蕉、翠竹,花窗內掩映的假山、花卉,每一條小徑,每一彎回廊,那種張揚或內斂著的力量,那種宛然天成之優雅,我敢肯定所有經過的人,都會留下難忘的印象。我曾一直思索,我們的學校能有這種無論在哪一個點上望過去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的境界嗎?春天花開,秋天葉落,是生命的輪回,都是必須受到敬畏與尊重的。學校教育在每一個環節與細節上,也能如此對待我們所面對的師生嗎?
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應該是充盈著生命質感的人。以此類推,一所學校,要成為一所“心智健全”的學校,也應該是一所充盈著生命質感的學校。它應當有學校的靈魂,這種靈魂就是學校的文化精神;它更應當有教育的細節,這些細節構成了學校的日常生活。試問,我們的高中學校,都有如靈魂一般的文化精神嗎?這種文化精神,又是如何滲透在校風、教風、學風之中的?更是如何滲透在學校的日常教育細節之中的?如今,學校已經普遍不缺乏理念了,一些現代的、先進的理念,掛在校園的醒目之處,掛在我們的校長嘴上,但又有多少能真正成為學校的靈魂并影響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呢?我曾去過一所學校,在當地頗有名氣,學校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國際視野的人,但是經過觀察,我們發現學校并沒有國際校本課程,也沒有國際交流項目和活動,僅就這一點來說,就不知他們如何才能培養得出一個全球視野的學生?而許多學校的日常教育細節和生活,更是蒼白得慘不忍睹。學生應有的一些健全的、快樂的學校生活被剝奪,剩下的只有課業和負擔。考察一個學校的辦學境界,我特別看重的是日常兩個字,日常狀態才是學校教育的真實狀態,那些開放日、公開活動日、評估驗收檢查日里所反映的狀態,都不是學校的真實狀態。學校真正的品味和質感,是在每天的日常教育活動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東西。比如春秋兩季,我們的學校幾乎每天都會有人來參觀考察,但是我們不會為此去做任何專門的準備,也不會因為有某個要人要來,而停課、調課,重新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更不會因為他們要走過路過,而去布置一些特別的展板、櫥窗,臨時專門組織一些活動,讓領導或專家去觀摩。學校本來是什么狀態,就是什么狀態,大家本來該干什么,還干什么。我敢斷言:如果一所學校舉全校之力,精心準備,都可以把一件事或一天的教育教學活動做得美輪美奐,精彩紛呈,但這又有多少意義呢?只能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需要本真的教育。校長不應因為艱難而舍棄教育最寶貴、最本質的東西,更不應為了學校的榮譽與校長個人的名譽而忽視甚至無視學生的發展和根本利益。有一件事,雖然過去多年了,仍舊郁結在心。我曾應邀去一所學校參加升級評估。一切進展順利,就在評估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偶然發現全校每個班都有一些學生沒有到校。暗查原因,原來是怕評估組查出班額人數超出規定,而讓這些學生在評估期間呆在家里。那天,我不忍再走進教室里看黑板報上學生們為迎接這次評估而寫下的滿懷熱情的文字。這是多么殘酷的行為!學校,特別是校長,有沒有設身處地為學生想過,這一行為,將會給他們的心靈投下怎樣難以磨滅的陰影,甚至可能伴隨他們的一生。
學校教育絕不能為了功利而虛假,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們應該常常捫心自問,今天的學校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到底呈現了一種什么狀態?這種狀態是社會,特別是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嗎?這種狀態是學生健康、健全發展所需要的嗎?惟知識為重,惟考試為重,惟名利為重,會讓學校變得日漸冷漠、虛假、蒼白。一個沒有高尚靈魂與充滿愛的、真誠的、人文的學校,一定是沒有生命力的學校,這其中也一定有校長的責任。陶行知先生說要做整個的校長,我們真的整個地投入了嗎?即使整個地投入了,又究竟投向了何處?我們辦的學校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校嗎?我想,強調辦有生命質感的學校,正是基于此的思考,學校缺少生命的氣息,是我們這個時代學校教育的巨大缺憾。我們應該使學校充盈著自然美妙、強健舒展、超越功利的生命張力。
上一篇:創新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六大措施
下一篇:教育,要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