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讓課改在理性的觀照下前行
讓課改在理性的觀照下前行

讓課改在理性的觀照下前行

作者:伍克兵 城區中心學校3178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7/9/11
分享到:

“課改”是今年以來南縣教育界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南縣教育人積極投身到課改的行列。在與課改進行比較多的接觸以后,我對當前的課改有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課堂教學改革的推廣不能急于求成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課堂教學改革自然成為一件嚴肅的事情,所以推廣課堂教學改革不能搞“大躍進”。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可以作為我們的試驗品,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教育對象為課堂教學改革付出成長的代價。課堂教學改革由實驗到推廣就像疫苗從實驗室到臨床,只能是萬無一失,不能有任何風險。

課堂教學改革要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必須在中小學全面鋪開。什么時候可以推廣?我認為一個重要的指標是師資準備。“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課改。”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這句話強調的是師資在專業方面對課改的重要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句話,一是要通過課改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二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特別是大面積的推廣必須要有一定的師資基礎。比如怎樣編寫預學案,如何建設學習小組等技術操作層面的工作,這是專業方面的師資準備。因此,在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驗階段,關于教師課改的培訓工作必須真正落到實處。思想方面,這應該成為推廣課堂教學改革最重要的師資準備,要讓教師認識課改、接受課改甚至是悅納課改,喚醒教師的課改意識、激發教師的課改熱情、培養教師對于課改的宗教情懷。有了這樣的前提,教師投身課改就有了永不衰竭的動力。目前,一部分教師對課改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參與課改也是被動的,并沒有“用心去做”。

教師因其工作重復性強、工作壓力大而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教師的職業倦怠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障礙。作為學校管理者特別是校長,如何完善教師考核辦法與激勵機制,如何消除教師職業倦怠對于課堂教學改革的消極影響,在課堂教學改革推廣之前,應該有比較成熟的思考。

在強調課堂教學改革的推廣不能急于求成的同時應積極創造推廣的條件,比如建設“課改”示范校、評選“課改”先鋒、建立“課改”驗評制度,這些措施都將有利于課堂教學改革的推廣工作。按照課堂教學改革驗評制度的要求,象發展黨員一樣“成熟一個,納新一個”,這樣,課堂教學改革的推廣才會更具實效。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不能生搬硬套

課堂教學改革需要建模,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是一個模,南縣的“六步、四疑、五悟”的課堂教學大框架其實也是一個模。有了這樣的模,課堂教學改革的規范推進就有了一個范式。問題是很多老師還沒有領會其實質,不能靈活運用,往往機械照搬,盲目套用。

比如,凡課必然“六步”。從“學案導學”到“情景導入”到“合作展示”到“歸納整理”到“評估拓展”再到“反思總結”,一步也不能少。其實很多略讀課文的教學根本沒必要安排“檢測評估”環節,比如小學四年級第8課《將心比心》是一篇略讀課文,三個教學目標分別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和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熏陶,沒有生字新詞的學習任務。我認為這樣的課時就無需刻意設計評估拓展練習。語文課程固然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語文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生命對話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感受、受到感悟。這樣的感受和感悟絕不是標準化檢測所能反映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框架畢竟不是某一學段某一學科的模,而是統領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班各學科教學的基本流程。在安排教學環節時,我們既要遵循課堂教學大框架的基本原則,又要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學科特點和課型特點的差異進行科學設計,追求有模又無模的境界。

又如,預學均須課前。有的老師擔心課時不夠,要求學生一律在課前完成預學。即使將“減負”的規定束之高閣,學生也很難保證課前有充分的預學時間,特別是中學階段。就小學品德和科學課而言,除了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等只能在課前完成的任務外,涉及課文內容的預學一般可以在課堂上進行。

再如,“質疑”只在“我的疑惑”。“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很多生成都在質疑環節。但對于質疑的處理,有的老師太刻板。有一次聽課,聽到匯報展示環節,當一個學生對前一個小組的匯報提出追問時,老師出來說話了:這里你只要說你的補充、你的評價,至于問題等下老師會集中安排時間的。所謂集中安排的時間應該就是“我的疑惑”。我想,此時如果老師順著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的疑惑處讓學生相機質疑,既能及時解惑,又保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宜置后處理。

生搬課堂教學的大框架,是因為老師只求具其形,而沒有悟其魂。使用預學案和劃分學習小組只是本次課改形式上的兩個重要變化,“還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才是本質上的改變,這一本質上的改變才是課改的魂。杜郎口中學在總結學校課改工作時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十一年來的課堂教學改革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也應該成為南縣課堂教學改革的生命力所在。老師們只有領會了這一本質變化的深刻內涵,才會用好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框架。

三、課堂教學改革的效果不能華而不實

課堂教學改革旨在追求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的生命成長和教師的專業發展,落腳點是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一些課改名校聲名鵲起甚至在全國產生轟動效應并非其形式上的翻新,而是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導致課堂教學改革華而不實的因素很多。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效,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工作必須做好。

(一)讓預學案編寫凝聚智慧。從預學到上課,所有的學與教的活動都要圍繞預學案展開,預學案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推行集體備課,凝聚集體智慧是實現預學案編寫質量最優化的根本途徑。可是很多預學案沒有集中集體的智慧:或是沒有集體備課,預學案存在學習目標不準確、預學部分的思考題和達標檢測部分的習題偏離學習目標等問題;或是雖有集體備課卻徒有虛名,有些備課組的老師根本沒有積極參與,形成了對備課組長和主備人的絕對依賴,只有集體智慧的凝聚,而沒有個人才智的滲透。長此以往,這樣的老師將失去課堂教學改革的話語權,終將被課改拋棄。

(二)讓學生預學環節落到實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讓學生完成預學。學生預學解決不了的問題先在組內合作解決,再不能解決的就在組間交流解答,還不能完成的則由老師點撥。預學成為學習活動中一個很重要的起始環節,可是一些學生或學習能力、或學習習慣、或學習態度原因沒有認真預學,使得教師煞費苦心設計的預學環節形同虛設。要落實預學,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明白預學的好處,從而自覺抵制抄寫預學案的行為,落實預學環節還要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三)讓小組合作學習發揮作用。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合作學習方式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策略,被人們譽為“近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可是有兩種情況讓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一是滿足表面上的熱熱鬧鬧,不管學生是否積極參與,不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導致匯報展示環節質量不高。二是濫用合作學習,很簡單的問題也安排合作學習,有難度需要合作解決的問題又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作為自主學習的重要體現,作為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品質,作為耶魯大學學生三大學習任務之一的獨立思考就這樣在一些課改的課堂被合作學習淹沒了。

作為課改的積極參與者,我在課改路上且行且思,上面關于課堂教學改革“三個不能”的思考不一定成熟。在課改論壇上言說,與課改同仁交流,期待批評指正。我認為,在承載著太多使命激情推進的同時,課堂教學改革始終離不開理性的觀照。惟其如此,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才會更穩健,南縣教育專列也將因為這樣的課堂教學改革實現又一次大提速。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jizzjizz妇女|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