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將發展選擇權還給學生
校長論文,朱毛智,南昌十九中學,課程超市,

將發展選擇權還給學生

作者:朱毛智 南昌市第十九中學1974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6/7/19
分享到:

個人小傳

朱毛智,畢業于廈門大學政法學院哲學系,江西師范大學基礎心理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多所學校副校長、校長、黨總支書記等職。2012年9月至今,任南昌市第十九中學校長。

成長之最

對自己影響最深的教育著作:《過去的中學》(傅國涌著)。

辦學管理中最有成就感的事:看到教育改變一個個學生和家庭,更堅定了教育情懷,愿意終身從事教育工作。

辦學管理中最棘手的事: 校長被行政化。

教育教學中最有成就的改革創新:創新“全人格教育”模式。

學校改革最亟待解決的問題:讓教師更有尊嚴地工作和提高教師生活待遇。

什么樣的校長最容易做出成績?如果將這個問題拋向全國的校長,或許其中多半會回答:名校的校長。誠然,名校的資源優勢,更有助于校長在自己的職業履歷表上,添上華麗的一筆。然而,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學的校長朱毛智卻不以為然:名校為校長帶來了光環效應,但同樣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與壓力。

南昌市第十九中學是當地的老牌名校,朱毛智2012年接任校長一職。上任伊始,他便在思考,如何創新學校發展理念,讓這樣一所老牌名校持續、有活力地發展下去。在不斷的探索中,他將自己的目光轉向了過去的中學——上世紀前半葉,在紛紛攘攘的社會環境中,那些真正以育人為本的理想中學。在此基礎上,他創新了“全人格教育”的理念,用自己的行動構筑心目中的理想中學。

課程“超市”:為學生發展提供多元選擇

朱毛智記得,自己最喜歡的那本《過去的中學》一書的前言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一旦錯過了中學時光,要想再補救確實就有點晚了。”他感觸頗深,中學并不是作為大學輸送帶上的一個環節,而應有自己獨立的價值。在他看來,讓學生在這個重要的人生階段培養自己的興趣,張揚自己的個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務。

為了促進學生全面而又主動地發展,并滿足學生興趣、需要和特長的個性化發展,朱毛智帶領南昌市第十九中學開設了“課程超市”,著力培養學生多元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規范開展國家課程,開設并落實校本課程和特色課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和挑戰;把精神生命發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

朱毛智積極創造條件開設拓展性課程,成功開設“影視欣賞”“毛衣編織”等18門選修課程,編寫了《生活中的物理》《旅游地理》等校本教材。學校初中部因地制宜地開設了勞動技術課、讀書課等特色課程。在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基礎上,他提出了體育“N+1”活動,把發展足球、排球、籃球、游泳課作為特色品牌來打造。他提出每個十九中學生都要學會游泳,利用學校硬件優勢,把游泳課作為每位十九中學子必須掌握的生存技能課程。從2014年9月開始,每一屆高一新生都會在學校游泳館學習游泳,作為常規體育課,學期結束進行游泳比賽。

南昌市第十九中學豐富的校本課程體系,不僅使學生的人格得到陶冶,知識得到訓練,視野得以開拓,而且調動了學校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朱毛智認為,琳瑯滿目的課程“超市”,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學校課程建設的壓力,但是,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才是課程建設的根本追求。

以生為本:開展全人格教育模式

中學階段,是學生人格成長的關鍵階段,個人的文明素養,對世界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理解,也都在這個階段初步成型。因此,朱毛智提出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人格教育,多元化發展”。以行為習慣養成、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為四大抓手,推進課程建設、德育建設和綜合實踐三大創新,引領和營造全面育人、特色發展的新氣象。

他倡導仁愛立人,創新德育活動。他提出在“仁愛”文化的大框架下,加強班級文化、寢室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班風、學風、校風,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除開展“養成教育月”“學雷鋒”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外,學校還定期開展特色主題教育活動,做到德育活動月月有主題。

他推動綜合實踐創新,把新課程理念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去。學校在開展學習月活動、學科競賽活動、體育文化節等活動的同時,為全面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搭建發展平臺,開展了特色鮮明的文體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如十九中好聲音、英語口語大賽、國學經典朗誦賽、繪畫書法展等。他還大力支持學生社團建設,使之成為學生“放飛夢想的地方”。目前社團組織達17個,其中DIY(自己動手做)社、舞蹈社、輪滑社、動漫社等已在全市社團中小有名氣。多元化、特色化的課程文化,為學生個性化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為了實踐新課程標準和多元育人的理念,朱毛智提議并推動在高中年級開展暑期“尋訪紅色足跡”社會實踐活動,在高一和高二年級積極試行學生校內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中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主學習,增強了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創新管理:提升教師隊伍服務意識

拼搏、淳樸、敬業的“紅旗精神”,是南昌市第十九中學教師隊伍的特色。在此精神基礎上,朱毛智提出了“教育即服務”理念,倡導提升教師隊伍的教育服務意識,即校長帶領學校行政團隊服務教師,教師服務學生、家長。學校處室工作前移,深入師生中,及時發現解決各種問題,在“仁愛”管理中處處體現人文關懷。

根據學校實際,朱毛智提出把“深耕仁愛文化,增強服務意識,提升辦學品質”作為管理目標,大力開展“服務提升年”活動。他常說:“我不講大道理,只做小事情。”他對教師要求嚴格,卻又不失人文關懷。學校教師家庭有困難時,他會帶頭捐贈,想各種辦法為教師解決困難;教師情緒有波動時,他會主動關心,發現癥結,為他們疏通情緒障礙。在食堂用餐時,也常會看到朱毛智為學生和教師服務的身影。有教師回憶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校長在為他們遞上熱菜熱飯的同時,會問候一句“你辛苦了”。

在服務學生方面,朱毛智以身作則,每月都會邀請一些“特殊”的學生共進午餐。他們中有的是成績取得了進步的學生,有的則是剛受過處分或是心理焦慮的學生。他通過“與校長共進午餐”活動,及時了解學生心聲,解決學生困難,架起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對加強學生思想轉變和心理疏導、營造良好學風校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在他的推動下,學校建立了“學校管理咨詢委員會”,設立“學生校長助理”,由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在家校共建中,教師的問題處理能力和教育服務意識得到了提升。

內外兼修: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朱毛智為學校定下的校訓是“以天下為己任”,這不僅是學校教育在學生人格培養方面的目標,也是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意識到,學校僅僅完成自身的發展和蛻變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對于當地教育來說,名校還需要承擔輻射引領作用,帶動當地教育均衡發展。

2012年9月,朱毛智調入南昌市第十九中學。此時,南昌市加快教育均衡發展步伐,通過品牌移植、承辦共建等方式,引進名校成熟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讓名校建新校,充分發揮名校輻射和帶動作用,讓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容。于是,朱毛智帶領南昌市第十九中學積極參與其中,在紅角洲地區建立了新校,方便當地學生就近入學。朱毛智將老校區“素質化教育、多元化發展、人文化教學、個性化成才”的理念,移植到新校的發展中,并輸入優質教師資源,保證新校承繼老校的特色不變質。

朱毛智通過積極實踐,形成了可以復制的辦學理念和經驗,出現了可以輻射傳播的成果,進行“全人格教育,多元化發展”,開展“仁愛”教育。

2015年6月,朱毛智入選教育部首批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成員,在華南師范大學培訓基地學習。經過五次集中學習,2016年初,在江西省教育廳和南昌市教育局支持下,“校長國培計劃”首期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朱毛智校長工作室成立,南昌市第十六中學、南昌市第二十中學、貴溪流口初級中學、南昌灣里獅峰學校和新疆阿克陶縣紅柳中學校長成為“朱毛智校長工作室”成員。

于是,依托工作室,朱毛智組建了微團隊,形成了合作學習體。為了提高工作室的幫扶效益,首先,他建立并健全了工作室會議制度。如:每學期召開一次工作室計劃會議,討論本學期工作室計劃,確定工作室成員的階段工作目標、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課題及專題講座等內容;每學期召開一次工作室總結會議,安排本學期展示的成果內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經驗、探討存在的問題等。其次,他完善了工作室培訓制度。作為工作室主持人,他為成員制訂具體的進步計劃,安排培訓過程。工作室成員則必須參與到計劃中來,完成工作室的學習、研究任務,并有相應的成果顯現,努力實現培養計劃所確定的目標。他還建立了工作室檔案管理制度,由工作室聯絡員管理。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員的計劃、總結、報告、論文、講座、課題研究成果等材料及時收集、歸檔、存檔,為個人成長和工作室的發展提供依據。

在具體實踐層面上,他與成員校校長分享了自己的辦學理念與實踐經驗,并幫助工作室成員校梳理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共同探討研究在學校管理與發展方面的實際問題,尋求問題解決方案。他采取主題報告、專題講座等形式,進一步幫助工作室成員提升修養。

他還結合工作室成員情況,針對管理中的不同層面、成員各自學校發展狀況,進行專題研討、校際交流、案例分析等,進一步鍛煉成員的領導力。通過共同學習,交流反思,不斷提升工作室成員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改進領導策略,提升領導力,通過構建學校核心發展力,實現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和諧、健康的發展。

近三年內,在朱毛智的推動下,南昌市第十九中學為市兄弟學校培養了一批校級領導干部,校長工作室成員校也在不斷探索改革創新與特色發展之路。而朱毛智則在自身教育理念與實踐的轉化過程中,看到理想中的中等教育從紙上落實到了地上,在現實中慢慢成型。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午夜资源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日本国产在线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