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些教育行政部門和校長只關注“分數、人數和錢數”的時候,這位校長卻在關注“活”的教育、充滿生機和人文情懷的教育。
有一天,一位教育局長這樣對我說:辦好教育其實很簡單,管好三個“數”就可以了,即考試分數、升學人數和基于這些的獎金數。這種情況其實暴露了教育改革中的一個誤區——教育充滿了功利色彩。當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只關注“分數、人數和錢數”的時候,那些最應該關注的——教育的本質和原點到哪兒去尋找?教育中的人文情懷還有誰會關注?我認為,教育不應該是冷冰冰的知識傳授,而應該是活的教育,是充滿生命、充滿生機和人文情懷的教育。因此,堅守教育的人文情懷,追求充滿人文情懷的教育,是海南中學一直遵循的辦學理念。
充滿人文情懷的教育是實現“以人為本”教育的需要。這種教育,應當是尊重人的天性及其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是將人的發展作為教育最高目標的教育,是堅守充滿人文情懷的教育。
充滿人文情懷的教育是實現以“育人為本”教育的需要。是育人為本,還是分數第一?這兩種教育是具有極大差異的。育人為本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也要注重學生的智慧,更要注重學生的德行。所以,我們的教育既要重視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也要重視學生的人文情懷,并且以學校的人文關懷喚醒學生的人文情懷,全面提升學生的智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樣化職能。那么,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營造一個怎樣的工作環境,才能讓教師和諧、愉悅地開展工作,并積極主動地發展與創新呢?
建設幽雅環境,讓教師們充滿詩意地生活。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那就必須使環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境。校園環境建設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一些靜態的環境看似表層現象,實則其寓意之深、內涵之美、取向之切,令人嘆為觀止。這些環境文化體現在校園的整體布局和規劃上、獨具匠心的場館設計上、主體建筑的特色和風格上、花草樹木的栽培與點綴上;飄揚的校旗、醒目的校訓、令人注目的海報與標語等,無處不是靜態文化育人的氛圍。我們以90多年的學校文化底蘊為基礎,實施“讓校園成為溫馨家園、生態公園、文化圣園和成長樂園”的學術文化建設策略;著力打造綠草成茵、四季鮮花、雕塑精美的環境,使校園環境體現出知識化、藝術化、人文化傾向。
構建和諧校園,讓教師們身心輕松地工作。以關心人為基礎,關心師生的物質生活,深入了解他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關心教師的精神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給教師的校園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突顯教師的主人翁地位,創造主動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使他們與學校真正成為一個整體,從而產生極大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
營造學術氛圍,讓教師們主動地獲得發展。學校設立“文化與學術著作出版基金”,不僅解決優秀教師著書立說的困擾,而且提升了廣大教師的學術追求品位。為了培育教師的人文素養,為他們的生命發展打造亮麗的精神底色,學校還積極開展扎實有效的旅行修學活動,讓教師學會閱讀“自然、人文、社會、生活”這部大書,在修學中提高,在交流合作中進步。學習已經成為學校的一種風氣、一種習慣,使人深切地感受到,這是一所讓人愉快學習的樂園。
學校除了讓教師擁有歸屬感、認同感、滿足感之外,對于學生的發展也傾注了心血。
強調分享和創造,構建充滿人文情懷的體藝模式。在我看來,體育的根本任務在于培養學生熱愛生命與享受生命的能力。所以,體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興趣,養成習慣,強健體魄。比這更高一層的中級目標是鑄造精神,培育頑強拼搏與團隊互助的作風。學校大力支持在班級之間、年級之間、校際之間開展體育活動和運動賽事,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質、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競爭意識與公平觀念。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獨特魅力。體育的高級目標是培育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與享受生命的能力。學校足球隊每年都要與返鄉探親的清華、北大或其他高校的海南中學校友隊進行友好比賽,讓他們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和生命的美好。“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體育理念,早已內化為全體師生的自覺行為。這是一種文化傳統,反映的正是學校的精神與品質,是教育的人文情懷。
注重參與和體驗,讓學生獲得情感與理性提升。有時候,學生的學業困惑、青春期情感煩惱、師生關系不和諧等問題影響著學生的發展,面對這些情況,是強行改變還是靜心溝通?實踐中發現,我們在不經意間對學生說出幾句溫暖的話語,給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或一個關愛的舉止等等,都有可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人生走向。所以,加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是增強德育實效的主要方式。我們需要蹲下身來,走進學生的心靈,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給他們以體貼入微的關愛與真誠的教誨。
上一篇:做一名“明”校長
下一篇:做有擔當、有情懷的教育人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