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全國不少地方都進入了“一貫制”學校發展的新時期。1984年,上海長寧區率先啟動九年一貫制學校(簡稱:一貫制)。這一新型的辦學模式在2001年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規范義務教育學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實行九年一貫制”的促進下,一些學校在近些年,結合中小學學校教育轉型,探索出了一些可資借鑒的辦學經驗。
——編者
當下,全國不少地方都進入了“一貫制”學校發展的新時期。該模式把教育的功能定位在發展而不在選拔上,較好地詮釋了義務教育的公平、均衡發展原則。但是,“一貫制”學校與單一的小學或中學相比,也出現了一些發展中需要完善的問題:一是學校人多、物多、事多,加上中小學教育規律不同、教師層次不同,加大了管理難度;二是在這樣的學校,6到15歲的學生同處一校,管理難度加大;三是小學階段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對學生的教育靈活多樣,而初中受中考制約,狠抓學生智育不敢有一絲懈怠,因此盡管“一貫制”了,但學校很難用一把尺子衡量中小學教師個體的教育教學工作;四是學校“一貫制”后,上級主管部門對中小學仍分開核編,使得學校稍有不慎就會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學段學部 交叉管理
2007年4月,為發揮“一貫制”學校資源共享、規模集聚、公平均衡、銜接聯動的優勢,規避教師角色轉換、學校考核標準、教師職稱評聘、職級薪酬待遇、教師分散難管等問題,我校在校長負責制基礎上,將成長型的“一貫制”學校換檔升級為“優質學校”的同時,嘗試了“一貫制”學校“橫向管理、學段評價”的新型管理模式,即以“學段制”為縱向、“學部制”(小學部、初中部)為橫向的縱橫交叉:管理中,校長把副校長、校長助理及中層干部優化到學段或學部進行工作督導,讓干部們在“多謀事、少謀人”上下功夫,發揮“務實、務虛、服務”的管理作用;學校德育處按時對學段進行月度考核,校長對月度考核情況進行量化記分,并在次月第一周行政會議上予以點評,從而實現了學校規范、精細、扁平、高效的科學化管理。
我校一至九年級共42個教學班,2100多名在校生。按一、四、七年級為起始學段(簡稱147),二、五、八年級為分化學段(簡稱258),三、六、九年級為畢業學段(簡稱369)劃分為“一貫制”的三個學段。我們將三個學段配置三個段長,在校長負責制的基礎上,段長擬出相應的任職條件報校長批準聘用年級組長;年級組長根據段長的要求,擬出班主任工作要求報段長批準聘用班主任;班主任再根據學段內中小學銜接點要求聘用在學段內能完全勝任小學、初中同一學科課程的科任教師。由于校長將學校內部的行政人事權進行了合理的分解,使段長、年級組長、班主任擁有了一定的人事支配權、教育教學自主權,加上學段內教師的考核由學段內部自行確定,增強了內部管理的合理有效性及管理方法的適用性與靈活性。
“橫向管理、學段評價”,較好地實現了對“一貫制”學校的全方位管理、全過程管理和全員管理,達到了以低成本管理換來高質量辦學效益的目的。
縱橫厘清 立體發展
在有的地方,“一貫制”學校內部是“一塊牌子,兩套班子”:教師各派各的,課程各教各的,工資各發各的,制度各管各的,職稱各評各的——基本是各吹各的號。我校的“一貫制”在三個學段基礎上,也按慣例分為小學部和中學部,分別組建各自的中心組,分管小學的副校長與校長助理全面管理一至五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分管初中的副校長與校長助理全面管理初中六至九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體現“5+4”的學部管理。
學部管理是橫向的重在根據學生生理、心理成長規律的教育管理——在小學段,尊重小學生快樂成長和身心健康的需求,培養中體現小學生的童趣、童真、陽光、自信、大氣;在初中段,適應初中生升學選拔的需要,又體現對他們陽光、涵養、大氣、沉靜氣質的培養。學段管理是縱向的重在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指導——在小學段,尊重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養成;在初中段,適應初中生學習要求、習慣養成、升學選拔的目標。
在學校制度、課程分配、考核標準、職稱評聘、薪酬待遇、辦公管理等“一貫制”基礎上,學段與學部(縱向與橫向)互補,形成立體管理網絡,系統、漸進、科學地促進“一貫制”學校有序而高效地發展。
制度保障 互補共進
各學段與學部之間有“合作交融、服務師生、執行有效,學段重在評價,學部重在調控”的必須合作的關聯元素。除了相融服務工作,學段與學部在工作中可以相互發現問題,相互補充完善,并相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協作互助,明明白白地互補共進。
為了保證“橫向管理、學段評價”的有效運行,學校相應的配套改革如“周執行校長負責制”“學段月會議制度”“學部月會議制度”應運而生。“周執行校長負責制”就是變普通學校的“值周領導”為“周執行校長負責制”——值周領導是在校長領導下對教師辦公上課、班主任坐班、班級紀律、學生情況的巡視、突發事件應對等學校常規工作的管理,而“周執行校長負責制”是學校管理人員在校長負責制的基礎上,每周輪流上崗擔任執行校長。“學段月會議制度”的會議,由各學段段長組織召開,全面總結本月學段工作,分層次考核當月年級組長、班主任、教師工作,部署下月工作及分解下月工作目標。“學部月會議制度”的會議由學部負責人組織召開,傳達校長及學校各部門、學校辦公會、行政會議及學段相關會議精神,完善、補充學段月考評估內容以及檢查評估學部工作完成度及完成量等。
我們這一創新的嘗試性工作,其凸顯的優勢是,有利于“一貫制”學校從學段和學部、部門等角度形成立體化管理網絡,避免了一定的管理漏洞。縱橫互補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一貫制”學校過去統得過死、管得太多、戰線過大的弊端,切實有效地提高了“一貫制”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效益。全體管理者與教職工的職責明確、目標明確;教育教學活動分段分塊進行,打破了原中小學的界限,充分發揮了“一貫制”在銜接中小學教育教學方面的優勢。但在嘗試過程中,部門、學段、學部多頭管理,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一線教師工作無所適從;同一學段中如果出現負能量較多,就會影響正能量的有效發揮;如果校長指導工作不到位,就會出現小團體式的負能量,影響“一貫制”的和諧共進,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上一篇:以特色課程打造特色學校
下一篇:生成性學校文化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