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建個讀書的好地方”——學校空間領導之思與行
校長論文 校長網 學校管理 校園文化 柔性課程 素質教育

“建個讀書的好地方”——學校空間領導之思與行

作者:沈茂德 江蘇省天一中學校長1732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6/4/11
分享到:

伴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深入推進,一批批占地數百畝、投入數億的現代化學校已經建成或正在興建。如何賦予新建校更深刻的內涵,使學校成為真正的教育文化場,讓孩子們更加喜歡學校,并由此更喜歡學習?
  2003年,江蘇省天一中學啟動了占地450畝、投資3.5個億的新校區建設。十幾年來,我們恒久堅持,不斷投入,一個凸現“生態公園、溫馨家園、文化圣園、數字校園”的文化學校已經形成。今天的天一新校區被譽為“一個讀書的好地方”“無錫最美麗的校園”。在新校區建設過程中,筆者對學校空間領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愿景引路,建設師生心中的美麗樂園
  學校是師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它應該是美麗的,但是擁有美麗建筑的學校不一定是美麗的學校。把學校教育的文化元素和課程思想融入學校設計與建設之中,關鍵在于校長和教師集體的教育理念、社會責任心和恒久的堅持力。
  在長期的學校管理實踐中,我深悟到,學校建設首先要有一個依托,這就是校長心中想把學校建成什么樣子。校長要把心中的理想、學校長期積淀的文化理念(如傳統 文化、學校愿景、課程要求、學校特色等)清晰完整地告訴設計者,告訴老師們,從而在學校建設藍圖中就能本質、深刻地凸現學校文化與課程思想。
  學校建設中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握“一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身心發育成長的場所,校園的一切都應服務于學生素質發展,所有的布置應該閃耀 人性的光輝;學校更是孩子們生活、學習的樂園,學校的主題應該是“孩子們的成長與生活”。當孩子們漫步在校園里,他們應該到處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看到自己的生活,能在同輩成長的各種軌跡中(如同學的作品展覽等),找到自我發展的方向與力量。
  學校建設應該清晰地反映學校個性,體現學校的辦學追求。在很多學校的規劃設計中,設計者并不深刻了解學校,常用公共設計的理念指導學校設計。校門內外,似乎并無明顯的教育特征,也沒有顯著的學校個性特征。我校新校區建設由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負責,我們在與專家的多次對話中,讓專家了解教育、了解我們的需求和想法,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形成設計藍圖,使得學校從未動工開始,就帶有了濃濃的教育味。
  學校的色彩、風格、景點、裝潢等都不宜過于追求時尚。學校教育是百年大計,應當追求一些永恒的、有深度的東西,讓學生長大成人之后回憶學校生活仍然能感受到 一種留戀,一種懷想,一種幸福和驕傲。學校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蘊,擁獲一份沉甸甸的充實。如果學校給學生的感受僅僅是氣派和現代,那 確是一種美中不足。資本的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張學校的外延,可以短時間內讓一所學校顯得“牛氣沖天”或“富麗堂皇”,但它無法使一批批孩子富有底氣、洋溢文化。
  此外,學校建設要追求一種和諧,包括整體布局的和諧、建筑風格的和諧、綠化美化的和諧、動靜分區的和諧、高低錯落的和諧、色彩搭配的和諧等。這一切和諧都應該給孩子們強烈的印象:這就是我們的學校。
  二、柔性課程,讓師生體悟自然的韻味
  現在,有很多學校千方百計地增加投入,不斷地優化校園環境和物質設施,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條件得到了極大的優化,但孩子們對學校生活似乎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在我看來,孩子們不是不喜歡學校,而是不喜歡這種乏味的學校,更不喜歡壓抑的學校。
  今天的學校太硬,一是環境太硬,徒有大樓、大廣場;二是學校文化布置太硬,充滿了成人訓斥式的標語;三是管理太硬,以行政化思維管理師生。孩子們生活的世界 應該是充滿童趣的,校園中不僅應有大樓、大廣場,還應該有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還應該有小蝌蚪游動、水禽出沒的濕地,草坪上應該有奔走的松鼠、嬉戲的山羊……
  孩子們在生活中應該經常能聽到自然的聲音,看到季節的色彩,看到許多小生命的天性,由此,生成感性和心靈深處的善性。在他們每天的生活中,不僅有課堂上的學 習,還應該有各種童趣的活動,有善待動物、撫摸鮮花、撿藏落葉的兒童行為;不僅有統一的課程,還應該有自由的、個性化的“校園自然奧秘”探究。
  新校區建成以后,我們力圖讓學校變得柔和一些、更美一些,讓校園中多一點自然的東西、多一點童趣。天一中學的創始人為學校取名“天一”,是借古人之“天一生水”之意,寓意“人才在此生生不息”。為此,在新校區建設中,我們開挖了占地30多畝的“映天湖”,湖上架橋三座,湖中養殖錦鯉、鯉、草、鯽等地方魚類,湖畔養殖天鵝、野鴨等水禽。閑余時,師生漫步湖邊,倚橋賞“映天”美景,俯身觀魚禽嬉戲,優哉游哉!
 兒童天性喜歡與小動物游戲,然而城市的孩子們已經遠離了自然、遠離了田野,他們已難聞“雞鳴狗叫”,更無“牽牛放羊”之體驗。于是,我們又引進“山羊養殖” 課程,成立了“小動物養護協會”。當一批活蹦亂跳的小山羊出現在草坪上時,孩子們歡呼雀躍。由此,天一又多了一景,常見孩子們幾人一堆,拔草喂羊,與羊 “閑話”。
 我們又漸漸有了建“校園植物園”的夢想。我們與無錫的多所公園,以及南京農業大學、中山植物園、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建立了共建“生態校園”的同盟關系,開始了建“植物園”的堅實行動。經過十年的恒久堅持,目前天一校園內掛牌的樹種已達300種以上,有柑橘、枇杷、梨、石榴、棗、楊梅等果林十多片,牡丹、玫瑰、山茶、月季、菊花、波斯菊等花卉園十多片,還建成了種有板藍根、三七等50多類藥材的中草藥基地。
 在著力“綠”“水”“趣”的基礎上,我們又成功申報了“省生態校園課程基地”,明確提出了建設“無錫最美校園”、創建“江南校園植物園”的愿景,踐行“校園 即課程、生活即課程”的課程理念,創設美麗、靈動、豐富的熏陶環境。一個以“柔性課程”為抓手,以豐富校園情趣、熏陶學生品性、涵養學生情操為目的的“柔 性校園行動”就這樣開啟了。
  三、資源整合,打造豐富實用的課程實施空間
  當我們習慣了國內一些重點中學、示范學校的豪華氣派后,去參觀國外的中小學時,總有“學校太小,校園太舊的感覺”。但深入地參觀之后,我常常會深深地感動甚至感慨,就是在這些看上去“太小”“太舊”的學校里,閱讀、實驗、運動等課程資源卻極為豐富。由此,我也常常會問自己:我們對學校資源配置的認識是否有些 偏差?我們習以為常的做法是否科學?學校之間此起彼伏的裝飾性、亮點展示性攀比是否正確?
  國內大多數學校在規劃上還是恪守著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行政樓等這樣的傳統布局。而歐美的中小學大多采用的是“綜合樓”的思想—在一幢樓內或者相連的幾幢樓內具有教學、閱讀、實驗甚至運動等多種功能。學校的建筑沒有漂亮甚至奢侈的外觀性裝飾,所有的一切都講究實惠實用:學校門窗的保暖性非常好;廁所十分講究通風、潔凈;走廊十分寬敞;走廊內、教室內常見一排排充實的書柜,圖書可隨手取閱。
  反觀國內,一些學校圖書、實驗、運動設施很少,但外觀講究,大門豪華,亮點多多,有些學校動輒花費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元,建設一些展示性的“特色課程”。有的學校還常以“示范”“樣板”在誘導、誤導著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的配置方向。我不禁要問,學校的資源配置究竟是用以“展示”亮點還是為學生素質發展服務?
  2005年搬入新校區以后,我們即著力建設基于“豐富課程”的資源配置。我們首先確立了建設的基本原則:“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服務,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選擇,為學生能力提高提供平臺”。基于此,我們建設了資優教育課程、STEM課程、AP課程、E學習課程、天一書院課程、健身與運動課程、藝術課程等課程資源中心。2011年,天一中學成為江蘇省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學校,踐行“整體設計、系統培養、探索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模式”的實驗性探索,2014年該項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成果特等獎。2014年,我校“天一科學院—自主學習模式的探索”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四、氛圍營造,讓校園因師生的身影而美麗
  今天的校長都非常重視氛圍的營造,也千方百計地“讓每一寸土地、每一堵墻壁說話”。但遺憾的是,許多校長對“說話”的認識是有偏差的。有的“說話”是為了追求外顯的所謂的特色,有的是為了迎接檢查與評估,更有的是為了讓來參觀的人們說“學校有文化”。總之,“墻壁說話”大多是以成人的思想、成人的思維方式、 成人的眼睛、成人的語言在營造學校的氛圍,由此形成的硬邦邦的裝飾性氛圍很難有真實的激勵與引導力量。
  在一些學校,總有一面墻鋪滿金燦燦的銅牌,顯示著學校輝煌的各類辦學業績,校園里遍布著成人甚至圣人的語錄、中外名人的雕塑。總之,校長是“牛人”,學校處 處是“經驗”,但校園內唯獨不見了教師和學生。而在歐美的許多中小學,走廊里、教室里、大廳里,凡是可以布置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學生的作品展覽、作業展 覽、獲獎展覽以及各類個性學生的照片。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身心發育成長的專門場所,它的空間布置應有別于一般公共場所的提醒、警示,應該具有“適應兒童、服務兒童”的課程思想,具有鮮明的喚醒、激勵、引導等教育特征。校園的一切布置都應該圍繞著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的需要來安排,也應該讓孩子們自己來設計,讓孩子們看得懂,心里喜歡。學校展示的主題應該是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的成長,孩子們的成果。
  我校的藝術墻原是一溜灰色的圍墻。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在墻上作畫,繪上一幅幅充滿想象力的畫作,使藝術墻成為校園里一道新的風景線。學生 為映天湖上的致遠橋作賦,刻于橋畔:“臥映天之長波,承學子之遠志”……學生在文化熏陶中成長,與此同時,學生也成為學校文化的塑造者。各班教室外都有一 整面墻,貼著幾十位學生的笑臉。一個個燦爛的笑容,組成了一個個陽光團隊。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另类 |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A级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中文热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