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江蘇淮州中學 朱士東
【時間】2014年5月16日
【嘉賓】江蘇淮州中學朱士東
【主持人】記者
記 者:朱校長,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采訪。淮州中學是一所有著71年歷史的老校,能為我們介紹一下淮州中學的情況嗎?
朱校長:好的。首先感謝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淮州中學的支持與厚愛!淮州中學是全市老八所重點中學之一,始建于1943年,始稱“淮海區立第二中學”(簡稱“淮海二中”), 1954年易名為“王營中學”,1972年稱“淮陰縣中學”,2001年定名為淮安市淮州中學。1980年被省政府確立為省重點中學, 2005年1月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從大雄庵到王營,學校數易其址,現坐落于淮陰區長江西路與西安路交匯處,占地面積261畝,總建筑面積84469平方米,綠地面積65174平方米,是一所“功能分區科學、建筑設計新穎、設施設備先進、環境整潔優美、人文氛圍濃厚”的數字化、園林式校園。教室、圖書、實驗、體藝、電教、信息網絡等硬件都是按四星級高中的標準建設的,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食堂、宿舍、浴室、超市為學生提供便捷、舒適、安全的生活條件。100路、39路公交車直達學校,另有多條線路的專線車接送學生,非常安全方便。把孩子送到淮州中學來讀書,家長盡可放心。
記 者:今年中考在即,請問貴校2014年高一招生有哪些特點?
朱校長:我校今年高一招生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招生計劃減少:今年我校高一計劃招生850人左右,進一步縮小辦學規模,走精品發展之路。其中第一批統招計劃占招生總數的83%,第二批擇校計劃占招生總數的17%。在擇校計劃中劃出大約100人,作為自主招生計劃,用于招收有特別專長和成績優秀的學生。第二,收費標準統一:第一批統招生收費標準為每生800元/學期,第二批擇校生收費標準為每生25000元/三年。第三,錄取方式規范:學校將在市教育考試院領導下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照總分由高到低順序錄取。對錄取線上總分并列的,學校優先錄取文化成績高的,文化成績相同的依次按照語文、數學、英語成績之和,語文、數學成績之和,數學成績高低順序錄取。屬熱點學校定向分配計劃錄取的考生按相關文件精神執行。
為了更好地讓考生和家長了解我校招生政策,5月17、18、24、25日我校在淮州禮堂進行現場招生咨詢活動,歡迎家長、考生前往咨詢。
記 者:貴校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有哪些幫扶措施?
朱校長:學校本著不讓一個學生因交不起費用而失學的原則,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設立“優秀新生獎”,獎勵中考成績優異的學生;設立特困學生助學金,對家庭特困的學生,除給予一定的學費減免外還定期補給部分生活費;用好政府助學金,我校每年有15%的學生享受政府助學金,每年每生1500元;社會各界設立的各種類型獎學金、助學金,每年用于幫扶困難學生費用累計200多萬元。
記 者:朱校長,請您介紹一下貴校的師資力量和學校管理方面的情況。
朱校長:師資建設方面,目前我校共有在崗教師397人,其中研究生學歷45人,研究生率10.8%,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92人,中級及以上職稱比例為84.9%,受國家、省、市、區表彰的優秀教師80人,省、市、區骨干教師138人。按照“分類培養,分步推進”的策略,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制定好“校級骨干教師、區學科帶頭人、區名師、市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等各個層面的教師培養計劃。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通過學習、實踐、反思等有效途徑,不斷優化每周的校本培訓學習會的內容,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強化青藍工程要求,組織好每月一次的學科沙龍活動。“請進來,走出去”,以優課評選、教學大比武、基本功大賽、課題研究等為平臺,促進我校名師、骨干教師群體的形成,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2013年,張琳、徐曉蘭、戚加國、王健、蘇誠、朱延龍、朱寶、孫開進、孫建勇等10位老師被評為淮安市學科帶頭人。語文教研組榮獲江蘇省“工人先鋒號”光榮稱號,高二政治備課組被評為淮安市“巾幗文明示范崗”,高三英語備課組被評為淮安市“三八紅旗崗”。
教學管理方面,學校以抓雙流程管理、推進質量建設為主線,加強對課堂教學的調研與督導;以實施有效教學,打造精品課堂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細化集體備課的要求,加強集體備課巡查,量化集體備課的考核,進一步完善和明確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職責,加強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業務能力培訓和考核,力求構建互學、互助、互補、共進的優秀教師群體;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研討,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時間,優化師生關系;大力開展各類示范課活動,力求做到特色鮮明,效果顯著;堅持“以考促學、以學促教”的策略,進一步完善教師考學機制;加強課題研究,多開展以“教學反思”、“教學敘事”、“課堂觀察”、“案例分析”等為核心的微觀課題研究活動;組建名師工作室,發揮名師效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2013年,胡浩老師榮獲省物理優課大賽一等獎;孫開順老師獲市優課評比一等獎和省信息教師全能競賽二等獎;楊建勝、夏繼坤兩位老師獲市優課評比一等獎;賀慶東、嵇學麗等老師獲得區“青藍工程”青年教師優課大賽一等獎;王健、朱延龍、徐曉蘭獲得區教干優課大賽一等獎。
學生管理方面,以“學習標兵”、“文明學生”評比為抓手,人人爭做文明守紀的淮州人。一是加強習慣養成教育。通過國旗下講話、各年級學生大會、主題班會,通過櫥窗、板報、校園廣播等途徑,加強學生文明守紀宣傳教育。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督查,嚴格學生跑操、課間等日常行為常規管理,努力構建守紀文明的校園環境。二是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的心理壓力、心理障礙得不到有效緩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我們的廣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能及時觀察、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溝通化解學生心里的各種壓力。學校心理咨詢室要按時開放,傾聽學生需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三是加強學生學習的方法指導。以《江蘇省淮州中學學生學習常規》為指南,通過讀書會、講座等形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實施聯系生制度,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個別指導。多年的實踐、探索,我校形成完善的德育管理網絡。軍訓、學習《淮州中學學生生活指南》成為新生開學的必修課。通過“周恩來班”、 紅旗班級創建等活動,通過每日格言、跑操、國旗下講話等多方面多層次地開展勵志教育。學校多年來堅持實行勞動日制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班級和學校的管理,使學生在自主管理中獲得實踐體驗,增強自主、合作能力。
記 者:近年來,淮州中學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3年高考取得新的突破,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也有大批學生獲獎,請您給我們談一談。
朱校長:感謝區委、區政府,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淮州中學的關心、關注,你們的支持與厚愛是我們不竭向上的動力。
2013年高考,我校二本以上達線1013人,首次突破千人大關,再創歷史新輝煌。耿子越同學以390分的成績被南京大學錄取,張文龍同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航天大學錄取,高考總成績繼續保持上升勢頭。
在學科競賽方面,我校在2013年也有了新的跨越。生物、物理、化學學科在江蘇省奧賽中多人次獲獎。劉延波、陳君老師指導的周大明、劉沖沖、朱杰等3位同學獲省生物奧賽一等獎,倪紅梅、朱為民等老師指導的趙楚、支從鋼、周月、劉堯等4位同學獲省生物奧賽二等獎,沈樹忠、范金良、汪培武、朱善明等老師指導的19名學生獲得省化學奧賽二等獎,鄭素軍、石川等老師指導的6名學生獲省物理奧賽二等獎。
記 者:朱校長,您能向我們介紹一下學校發展中所取得的榮譽嗎?
朱校長:學校確立以“讓每一個淮州人學會創造幸福生活”為辦學理念,全體師生銘記“明德篤行”校訓,并逐步形成“宏志、敏學、卓越”的優良校風,取得顯著的辦學績效,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教育教學質量考核多年名列淮安市同類學校前列,高考本科達線率逐年上升,優生保優率、推進率不斷攀升,連續十余年獲得淮安市高中教學質量獎,每年都有優秀學子順利進入南京大學、上海交大、東南大學等重點高校。學校先后被評為“國家級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江蘇省民族團結教育宣傳示范單位”、“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江蘇省中小學校創先爭優先進集體”、“江蘇省軍訓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綠色先進學校”、“江蘇省節能示范學校”、“江蘇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青年文明號”、“淮安市模范學校”等。連續8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2010—2013年,連續四年榮獲江蘇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南京軍區政治部聯合授予的“江蘇省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全市惟一;近十年來,學校共為空軍航空大學輸送了11名身體、心理素質過硬,文化成績優異的飛行學員,錄取總數全市第一。
記 者:作為一所有著70余年辦學歷史的老校,在辦學的實踐中,由于生源問題、地域問題等一些因素的影響,淮州中學的辦學優勢受到削弱,競爭的實力面臨著諸多考驗,朱校長,請您談談淮州中學的辦學方向和辦學目標,說一說我們的淮州夢。
朱校長:根據國家、省、市“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我們制定了淮州中學新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內涵發展,實施精品戰略,打造精致課堂”的思想。按照 “設施設備現代化、生態景觀園林化、環境氛圍人文化、教育教學素質化、科學管理制度化”的標準,傾心創建蘇北一流、省內知名、高質量、現代化、有特色的示范高中。
走過了71年辦學歷程的淮州中學,有著輝煌的辦學歷史和成就,是淮陰人民值得自豪和信賴的一所學校,在全市和全省也有一定的位置,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了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等一大批優秀人才。2013年4月,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沈健視察我校,對我校的校容校貌、辦學績效給予了較高評價。站在教育發展新起點上,我們全體淮州人一定會弘揚苦干拼搏的優秀傳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務實爭先,開拓創新,不負市、區兩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信任與重托,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建設幸福淮陰,為淮安的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