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二中 鈕小樺
【時間】2014年11月06日
【嘉賓】北京二中鈕小樺
【主持人】記者
學校教育是為了學生未來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可能’存在很多假設和期待,如果學校教育只為學生得高分創造可能,那么學生未來發展將會失去更多‘可能’。
“要想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
【記者】:不久前,二中舉辦了“明日領袖論壇”,這種領袖和目前的教育是否有矛盾?
鈕小華:“領袖”現在經常會被人誤讀,認為當總裁、當總統才是領袖。而我們認為的領袖是非功利性和政治性的。真正的領袖是可以改變世界或領導世界的。總統不一定改變世界,但比爾·蓋茨卻改變了世界。所以,我提出,要想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前提是,學生敢于夢想,有夢想、有積累才能改變世界。
“出家門比關在家里有意義”
【記者】:在今年的“十一長假”等小假期,二中取消了常規作業,而寫游記成為唯一的作業。這種方式會長期堅持嗎?
鈕小樺:會的。小假期不留作業在二中已堅持了3年。我們這樣做是要改變中國式放假的傳統和觀念,所謂中國式放假就是留大量的作業和補習班。其實會玩也是做學問。讓學生走出家門遠比關在家里做習題有意義的多。我們的學生可以通過旅游開闊視野、體驗社會,并引發深刻思考。
“教育制造不了神話”
【記者】:目前基礎教育浮躁和功利性體現在什么地方?
鈕小樺: 教育制造不了神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下教育存在浮躁和曇花一現,有些人抱著制造轟動的心理,用其來證明自己的教育政績。而基礎教育的本質是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這不是一朝一夕能看出來的,因此教育拒絕神話。二中提出,學校教育是為學生未來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可能”存在很多假設和期待,如果學校教育只為學生得高分創造“可能”,那么學生未來發展將會失去很多“可能”。克服當下教育的功利和浮躁,我們不能將學生培養成高分機器。
“除銀行卡外都向家長公開”
【記者】:您是個很親民的校長,您經常約見一個學生談心聊天,現在還在堅持嗎?
鈕小樺:一直在堅持。校長和學生的關系很重要,我不想讓學生覺得只有在開會時才能見到校長。通常學生找我都是談事,比如要建一個社團或者做個校刊之類的。而大多數時候,是我主動約學生。我們交流沒有刻意的主題,就是聊天。
除了學生之外,我也經常會和家長溝通。除了銀行卡外,我的手機號、微信號、電子郵箱都向家長們公開。家長們經常會向我反映問題,我也會第一時間轉到相關負責人處,解決問題。我建了好幾個家長群。在這些家長群里,我經常會傳達一些學校的新思路。我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傳遞正能量,做到信息透明、暢通。
“高考背后是靠知識和素養支撐的”
【記者】:二中作為東城教育的領頭羊,在教育改革和創新上有很多嘗試,這是否會與現行的教育相矛盾?
鈕小樺:如果從應試的角度來說,我們期待學生能夠獲得“漂亮”的分。“漂亮”的分是什么概念?拿作文來說,沒跑題、語句通順、文章邏輯清楚都做到就可以得分。而想拿到漂亮分數,則需要這個學生有一定的文采。文采并非一蹴而就的。二中曾經有個學生,高考語文得了143分,創下歷史紀錄。談到如何獲得高分,這個孩子拿了將近一尺高的讀書筆記。他每周都要去燈市西口的舊書店淘書、摘抄。正因為這樣的積累,他才得到了“漂亮”的分數。而其他學生也同樣刻苦,但刻苦只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如果想拔高,卻存在困難。有視野、有積淀、有思想、有厚度才是我們所追求的。因此,我經常勸告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看幾本書就會影響高考,高考背后是靠知識和素養支撐的。我們不要求學生考高分,高分是可以通過大量的訓練達到,而漂亮的分數則是要靠素養。
【記者】:我想請教鈕校長,怎樣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鈕小樺:我們希望家長有更多的教育素質。家長以前都是受教育者,而現在你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沒有經驗、沒有方法,因此出現了很多狼爸虎媽。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風、家教、家規。好的父母,不在于你對他的管教多嚴厲,也不在于你有多么關心、疼愛他。而是要讓孩子崇拜你,只有孩子仰視你,才能時刻想成為你這樣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身體力行,也是你給孩子的最好的家庭教育。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