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反思著、實踐著、發展著:“實”說校本管理

專訪:上海交大附中 徐向東

無論您是家長還是學生,是教育行政人員還是一線教師,是企事業人員還是行業外投資者,想必不會不熟悉上海高級中學的“四多金花”。位列期間的上海交大附屬中學何以保持社會賦予它的期望、履行自己對社會的責任?

反思著、實踐著、發展著:“實”說校本管理

【時間】2006年12月6日

【嘉賓】上海交大附中徐向東

【主持人】記者

專訪上海交大附中校長徐向東

無論您是家長還是學生,是教育行政人員還是一線教師,是企事業人員還是行業外投資者,想必不會不熟悉上海高級中學的“四多金花”。位列期間的上海交大附屬中學何以保持社會賦予它的期望、履行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勢必與歷任校長的辦學思想息息相關。如果說前任校長在如何爭取社會和上級領導的支持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的話,那么近幾年來,第六任校長在教育改革特別是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這些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校本思考和實踐。正像徐校長所提到的那樣:“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沒有視野就沒有思路,沒有高度就沒有視野,沒有攀登就沒有高度”,他一直在思考著、實踐著,并在不斷的反思性實踐中發展著、成長著,尋找學校發展的出路。
【記者】:能談一下您對現階段學校辦學的思路嗎?
【徐向東】:我出身高校,有比較開闊的視野,除了教書、搞科研之外,還希望尋求學校發展的思路,給學校和教師找出路。近階段,學校把“依托交大,內實外名”作為辦學指導思想,實施“名牌、名人、名師、名校” 工程。名牌是指要發揚交大的名牌效應,積極吸引各種優質資源。名人是指一方面附中今天的學校教育要為成就未來名人英才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要激勵學生具有爭做名人、給社會帶來效益和財富,要在各自領域正做領頭羊的志愿;名師是指學校要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條件和機制。前面三個名成功了,名校便也水到渠成了。
【記者】:學校在“內實”這個角度所作的思考和探索有哪些?
【徐向東】:“實”是交大附中一貫的校風,我的背景、學歷和思維也決定了自己適合在這里發展。學校的老師很實在,當時外來中介培訓機構邀請四大名校教師曾經風靡一時,暫時出現了教師注意力轉移的現象。怎樣才能使教師重新回到課堂?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出現任何的情緒?這是很棘手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挑戰。于是我們就開發了一套教師教學評估表,讓學生來評價教師,因為好教師必然是受學生歡迎的。
【記者】:這套教師教學評估表是專門請外來專家制定的還是自己開發的?具體怎樣操作?
【徐向東】:全部由我們針對本校實際情況從教師的日常行為規范,教學態度、教課堂學方法和基本素養等緯度,把上海二期課改中的研究性學習、發展性、全面性理念滲透其中,經過多次研討制定出了“二十條”。每學期展開一次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反映出來的問題,校領導小組成員每人負責三個學科找教師談話。我們的宗旨是“以評促改”,即讓每一位教師都明了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如何克服或者改進這些問題。我們發現,從01年到現在,每年平均分都有所上升,這個結果和升學重點率是同步的。
當然后來我們也發現,不能讓學生單一主體的評價來確定教師的全貌。學生作為評價教師的一個主題,不能強化,只能弱化。所以后來我們力求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見表)我們認為,只有以上幾個緯度都優秀,才可以說某老師是真正意義上的優秀,任何一個單一緯度的優秀都不足以說明。
【記者】:多元評價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什么?
【徐向東】:“人”,最初我們以為是人的問題。有個“三上三下”的故事。當時規定同行評價時優秀占40%,良和中等占50%,剩下的10%是不合格。第一次,20票中只有6張是后效的,其余的不是全部打優,就是全部不合格。這個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挑戰,評估工作無法進展下去。我們就重來,結果有效票達到了10張,最后一輪還是只有11張。原因是,誰也不想做這個10%。不過這個時間也促使了教師更加認真對待教學時間,打電話的少了,上網的沒了,工作的精神面貌和狀態變得更好了!
此外,為了保持評價結果的長期性,目前學校已初步建立起一個“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低評高聘教師評價體系”,評選出占教師總數的10%的學科帶頭人和30%的骨干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如果學生所給分數未達到全校的平均數,則不能上報三種中的任何一種。
【記者】:這個制度一直會執行下去么?
【徐向東】:是的,但是我們也會跟隨教師的發展和實際的問題做進一步的修訂,現在我們已經在研究如何把原來的“二十條”變成“十條”。基于四方面的考慮。首先,評價主體評價條目過多;其次,教師對照這二十條反映出來的問題有些一進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再次,針對在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的薄弱環節,我們要拉大考評的比例;最后,我們要改變評估的導向,引導教師把琢磨評估條目的過程等同有效實施二期課改的過程,因此需要在條目中加重課改理念的滲透。
是誰動了教師的奶酪?又是誰給了教師更多的奶酪?在這一動一改中,是誰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如果說“實”是作風,那么“細節決定成敗”中的“細節”不僅僅是抵達“成長”的生長點所在,還是促其成功的原動力。事物總是在不斷彌補細節的過程中得到長足的發展。
分享到:

姓名:徐向東

所屬學校:上海交大附中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在线欧美AⅤ整片 |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1 | 亚洲色另类图片综合小说 |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