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教育的本質是回歸原點

專訪:上海市建平中學 程紅兵

在中學做語文老師時他認為“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人格完善”,通過大力開展語文教學改革,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程紅兵語文名師基地”走出了大批語文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

教育的本質是回歸原點

【時間】2016年02月24日

【嘉賓】上海市建平中學程紅兵

【主持人】記者

專訪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程紅兵

在中學做語文老師時他認為“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人格完善”,通過大力開展語文教學改革,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程紅兵語文名師基地”走出了大批語文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在上海做浦東教育局副局長時他堅持“教育首先應該關注的是人,人的情感、價值和人性的完善”,反對那種唯功利化唯權威的教育行為,倡導文化育人;如今在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做校長的他說“孩子健康就是教育質量,孩子陽光就是教育質量,孩子發展就是教育質量”,作為中國現代基礎教育體制改革“第三條道路”的探索者和先行者的“明德模式”,走進了越來越多人的視野。對程紅兵來說,不管身份如何變化,始終未曾改變的是他一以貫之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本質是回歸原點,回歸課堂,回歸學生。

“自由教育”意識的覺醒

【記者】:程校長您好。您在2012年時曾寫過一篇文章《南轅北轍:教育家漸行漸遠》。在文中,您認為教育雖分享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興起了一股自教育理念至課堂改革的浪潮,卻也不可遏制地沾染了功利化的氣息,教育的精神家園無處可尋,教育家漸行漸遠。如今,在您看來,情況是否好轉?

【程紅兵】:當然。2013年我還曾寫下一篇《中國的教育會好嗎?》,質疑中國教育問題堆積如山,困難重重,但在文章末尾我就表露過教育是有希望的,雖不可能一下子有顛覆性的徹底變化,但終究是向上的,希望在民間,在每一位關心、支持教育的工作者身上。從2012年到現在,不僅整個時代、整體教育環境,乃至我個人的身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的思想也逐漸發生了由“批判”到“建設”的“位移”。目前,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戰略部署的指導下,一些探索現代教育治理體制的踐行者,開始真正行走在基礎教育的快車道上,一批自由教師和一些自由校長在國內紛紛涌現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從教育的原點出發,自覺地擺脫了各種思想的束縛、體制的束縛、功利主義價值觀的束縛,以教育改革為己任,真正著眼于學生的發展,積極主動地進行課程改革的嘗試,實現了獨立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權利。這些自由教師、自由校長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反映,是一大群家長教育價值觀發生較大改變的反映,他們的出現體現了教育本源意義的回歸,預示了教育改革的曙光、課程變革的希望已經出現。

【記者】:在您看來,這些自由教師、自由校長身上有哪些改革的閃光點是足以撥動人心弦的?

【程紅兵】:最大的特點應該是他們都在實施“自由教育”。教育沒有必要完全按照統一模式來辦,教育家也不是通過研修、培訓和論壇批量生產出來的,而是在長時間的辦學和教學實踐中長期深入校園、深入課堂、深入學生中產生出來的。教育應允許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自由辦學權力,不管是校長還是教師,都能按照自己對教育的正確理解、價值判斷和哲學思考,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解決在辦學、教學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教育、引導學生,讓學生自由快樂地成長、學習。我們在明德一直倡導的教育理念就是“自由教育”,這里所說的“自由教育”是有自己獨特的規定性,它包括三個層面的意思。學校自主辦學——學校應該是自主、自為、自律、自立的文化主體,自己規劃自己的發展,自己實施自己的發展規劃,建立自我約束的機制,最終自立于優秀學校之林;教師自由教育——教師是虔誠向善的,有一種熱愛孩子的天性,有一種純凈教學的文化自覺;學生自然生長——學生最寶貴的是他自己的天性,而保存天性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責任,教師教育是順應天理的一種文化傳承。從“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適應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適合學生的身心自由、全面地發展,是中國教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選擇。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廣大校長和教師有一種教育改革、課程改革的文化自覺,能夠深入教育教學實踐當中,找到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更有一種超越功利的自由情懷,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專家是從,只唯思想,只信真理,只講求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以生為本”的課程改革

【記者】:據我了解,您自己就是一個擁有超越功利思想的“自由教育”的踐行者,做語文老師時您就倡導“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強調在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中通過貫徹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教育與知識的有機融合。在明德,您又帶領教學團隊開展課程重構、學科重組及課堂重建,您期待通過這樣的人文教育、課程改革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程紅兵】:教育的核心追求是為了學生終身可持續地發展,為了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切違背學生天性,違反教育規律的程式化追求都是背離教育初衷的。現如今,我們常常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么出發。我們的教育太功利,考試分數是評價學生的唯一尺度,這就造成了學校同質化現象很嚴重,一個標準的課程、一種模式的教師、一套思維的學生。基礎教育的理念發生了扭曲,無論是學校、教師、家長,甚至學生本人都在盲目而執著地追求“成功”而忽視了教育的核心價值。拿語文來說,在我看來,語文學習是很樸實的,多讀書,勤思考,能用語文表情達意,就這么簡單。學生不是為了考試而學,老師不是為了分數而教,其他科目亦是如此。教育不是簡單地做兩道題,而是給孩子提供經歷,經歷產生經驗,經驗積淀為文化和孩子的習慣、性格。

明德在進行課程改革時就非常注重變一成不變的課程“體系”為動態發展的課程“譜系”,建構起由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特需課程三部分組成的課程結構。我們的老師通過集體教研,群策群力籌劃了明德“紅樹林”課程,這樣的命名既體現深圳與福田的地方特色,又蘊含“整體”概念,更具形象化,更富生命力。“紅樹林”課程的核心是主題式學習,16冊書16個主題。課程指導思想、特征是親近兒童,順應低幼學段兒童的發展特點、生活經驗和學習規律,我們重新編制教材,重構課程,把校園、社區、同學和老師以及大自然等內容放進教材,帶領孩子們逐步從“我”的概念走向“我們”。在課程重構的同時我們進行學科重組,把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等四門學科進行跨學科組合,架設學科通道,打通學科壁壘,開發出彩虹數學計劃、彩虹語文計劃、彩虹英語計劃,把學科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讓學生的學習面向生活,面向問題,面向未來發展的需求。通過開設《中國文化原典閱讀》課程,選取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和重大意義的人物、事件進行閱讀學習,將歷史、語文、思想品德整合在一起;將地理課的《霧霾》與生物課的《呼吸道》組合起來教學,學以致用,將知識學習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開設《紅樹林濕地研究》課程,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開發學生多維視野,將生物、地理、化學、物理四門課程組合起來;把語文、英語、美術、舞蹈等學科組合起來開展戲劇組合;將美國科學課程中的實驗項目引入到初中理科學習中,注重中西方課程教材融會貫通。

通過這樣的課程重構及學科重組,我們希望學生能跳出課本、走出課堂,到自然中學自然、到社會中學社會、在觀察中學研究,以此培養完整的人。也就是說讓我們的學生關注復雜的社會系統,而不僅僅是知識系統;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不僅僅是解題能力;著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僅僅是學科能力;著眼于學生未來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分數的學習。
課堂是“第一陣地”

【記者】:您曾說過守護教育、發展教育的根基就在課堂。不管是一直執教于課堂,還是堅持不間斷地聽課,您本人一直堅守著這個陣地。那么您理想中的“自由教育”的課堂是怎樣一種存在呢?這樣的課堂對教師又提出了怎樣新的要求呢?

【程紅兵】:我們希望建構起多維視角的、矛盾沖突的、具有批判思維的課堂。課堂不應是一個教師呈現正確答案和進行知識解析的地方,而應成為師與生、生與生思想交鋒的“戰場”。在這里,老師通過啟發和誘導,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全面、辯證地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質疑、比較和討論進行自我導向學習、問題導向學習、深度學習及反思性學習,從不同角度、層次上來審視教材內容,與課本對話,與教師對話,擺脫原有的思維定試,或者是在批判基礎上的認識、吸收,或者是另辟蹊徑,發現新的問題,進而形成對教學內容的新認識,真正實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具備極高的個人素養,全面研究學生,研究課程標準,研究課程教材,研究教學。這種以任務驅動為模式的行動研究,是提升教師水平最有效的方式。

以組合課程、課堂重建這兩個渠道為突破口來培養教師,讓教師不但參與課改,而且成為課改的主體;讓教師不但研究課堂,而且成為新課堂的創造者。教師的個人素養、科研能力、教學水平迅速得到提升,最終受益的還是學生。在我看來,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教師需要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我。有了這些還不夠,我一直強調教育是農業,需要精耕細作,日積月累,是一個“慢活”、“細活”,這就需要教師要有一顆癡迷于教學、癡心于教育、堅守在課堂的安靜的心,將課堂作為永遠的精神家園,靜靜地耕耘,達到一種“單純而美妙”的境界。老師還應該脫離固化的以分數看學生的標準,多一些人文關懷,從單一評價轉向多元評價,從固化評價轉向發展評價,從工具評價轉向人文評價,全面完整地促進學生發展。簡單地說,要成為一位好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名大寫的人,然后成為一名優秀的知識分子,最后成為一名優秀的好老師。只有在這樣的課堂和教師的培養下,我們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胸襟、開明的思維的學生。我是把明德作為人生的最后一次辦學機會來對待的,作為明德的校長,我始終堅持:明德的辦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辦學,而是實踐并推進中國基礎教育的現代化。

分享到:

姓名:程紅兵

所屬學校:上海市建平中學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高清网站在线 | 免费成人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