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打破中國人才選拔維度單一的局面

專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 王殿軍

各位校長網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校長網頻道育人者欄目,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王校長您好。

打破中國人才選拔維度單一的局面

【時間】2014年8月20日

【嘉賓】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王殿軍

【主持人】記者

專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

“玩”和“學”不矛盾鼓勵學生有不同觀點

【記者】:各位校長網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校長網頻道育人者欄目,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王校長您好。

【王殿軍】:您好。

【記者】:大家都知道今年北京高考理科狀元出自清華附中,所以我們特別想跟王校長您探討一下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咱們清華附中在人才選拔上有哪些特別之處?

【王殿軍】:準確來說,我們清華附中作為基礎教育來講,強調全面發展,強調學生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們也特別注重那些有特長孩子的培養。

【記者】:之前去參加“全球最美教師”雷夫中國行的活動,當時有人這么向雷夫提問“現在的孩子會玩的不會學習,會學習的又不太會玩,我們怎么才能培養一個又會玩又會學習的孩子”,同樣的問題,我今天也想聽一聽您的看法。

【王殿軍】: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比較聰明的孩子都喜歡玩,他們反應比較快。“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我們的課堂或者我們的教育有時候有點呆板,所以形式不太受這個年齡層次的學生的歡迎,我個人覺得,玩和學并不矛盾。其實總的來講,就是說你講的東西一定要有趣,一定要適合學生這個年齡的層次,要吸引他持續的興趣。

【記者】:讓小孩愛玩的天性充分的展示出來,是嗎?

【王殿軍】:對。

【記者】:接下來回到我們狀元那個問題上,之前新聞發布會我正好有幸也去參與過,朱宸卓(2013年北京高考理科狀元)同學當時說自己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不隨波逐流,他說這一切是跟清華附中對他的教育有關系。我想,朱同學肯定不是特例,清華附中肯定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像他一樣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那么王校長,您希望清華附中培養出來的學生擁有什么樣的氣質?

【王殿軍】:我覺得對中學來講,營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很重要。大家知道清華附中作為清華大學的附屬中學,它的好多文化和氛圍更接近大學一些,可能跟其他的中學不太一樣。在我們附中,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感覺到氛圍比較輕松,孩子們相對來講有更多的自由度。日常的活動比較豐富多彩,不像辦軍事化活動似的。當然有些東西要求規范這是應該的,但是管的太死,讓孩子覺得在學校沒有一點自由度,這個挺不好。我們特別鼓勵這種寬松的教育,孩子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獨立的思想,獨立的思考。課堂上老師講課,老師的解題方式學生可以表示不同意,不同意就可以講自己的觀點,甚至上黑板自己寫出自己的答案來。我們特別特別鼓勵學生與老師,或者是與別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有獨立的思考能力。 
絕不耽誤任何一個有特長的學生

【記者】:下面的問題跟我上一個問題比較接近,我們的素質教育一直在喊要培養個性化的孩子,我們附中在培養個性化孩子,讓孩子個性化發展這方面有哪些舉措?

【王殿軍】:我們有好多事情都與這個有關。第一,我們知道每個人天生智力結構是不一樣的,就是多元智能理論,這個理論也得到基礎教育、得到大家都公認的。孩子中,有些可能擅長的是這方面,有些擅長那方面,在培養孩子過程中,我們在強調共同教育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個性化。如果學生在哪方面有特長,我們一定會有一個支持,就是系統地來支持你發展。所以在我們的課程都是分層的。畢竟每個學生對學科知識方面,在未來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您未來可能要去學文科,數學差不多就行了,不需要把數學學的特別多,特別深,這個時候數學可能學到某一個層次就夠了,但如果對數學有特殊的興趣,將來有可能從事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數學,那這種情況的可以學一個更高層次的。還有一些學生,比如說數學方面有特長,未來有可能的話,有機會當一個物理學家或者是數學家,那這個時候你的數學可能除了這種學習知識之外,可能還要做一些研究,深入的探討。學校首先從學生的個性需求來講,要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同時如果發現他的特長,我們就特別地給他提供空間。這一方面,清華附中做的比較明顯,比如說學生如果有體育特長,我們就有體育特長班,如果有音樂特長我們就有音樂特長班,如果有美術、舞蹈等等等等,尤其學科方面有特長,且這個特長可能遠遠超出了一般的高中學生在這個方面的特長,這個時候我們中學老師甚至都沒法培養他,我們就可能會借用大學的人力和物力來培養他。我們的口號是“絕不耽誤任何一個有特長,有個性孩子的發展”,我們會盡可能調動可以調動的一切資源,包括校內的資源和校外的資源,尤其是 清華大學 的教育資源。對這種有特殊的潛力和興趣的孩子,個別的我們都是導師制,我本人就是清學大學數學系的教授,我都參與一些具有特殊興趣的孩子的指導。

總之,對個性培養這件事情,首先我們學校要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或者教學活動,讓孩子接觸的東西比較廣泛,你才能知道孩子的興趣在哪里,有了興趣之后,我們再培養,讓孩子產生一個持續的興趣,把興趣變成特長。 
不要像普通游客那樣走馬觀花。

【記者】:接下來我們聊一聊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前段時間“韓亞墜機”,可能再度引起了公眾對“游學”的關注,您是怎么看待“游學”的?

【王殿軍】:這個詞在我們學校不太經常使用,因為我們是國際交往非常廣泛的學校,大概世界上有十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校,跟我們都是姊妹學校,我們有校際之間的交流項目,大家把學生組織起來到對方的學校,去交流學習。要和他們的學生有一對一的交流,要去聽課,去參加他們的學生活動,有時候待在學生的家里,深入的感受和了解國外的基礎教育和孩子們的學校生活。當然所在的那個地方會有一些風景點,博物館之類,他們也會組織我們去參觀。我理解的學校之間的交流,校際交流應該是這個形式的,他是以教育,以學校教育,以學校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了解對方基礎教育、了解對方風土人情文化等等歷史為主的。我不是特別理解所謂的“游學”,“韓亞墜機”這個事兒出來之后我關注了一下,我感覺“游”比“學”占的份額更大一些。當然走出國門,開開眼界,了解了解西方的文化,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覺得,還是要盡可能的,做到有一些內涵、內容比較豐富的游學,這樣更有意義,另外當然如果組織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過“韓亞墜機”是偶然現象,和“游學”本身沒什么關系,只不過這件事情出來以后把“游學”這件事給帶出來了,讓大家特別關注而已。

看到各種教育的優劣點不盲目跟風

【記者】:除了剛剛跟您聊的“游學”以外,近年還有一個詞比較熱,叫“低領留學”,家長們覺得讓孩子換個活法,從小去感受一下國外的生活,感受一下國外的教育意義非凡。您怎么看待“低齡留學”這件事情,您覺得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

【王殿軍】:這個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好壞或者是利弊的問題。教育這個東西非常復雜,基礎教育階段是對人的一個全面的塑造,包括文化,包括民族歸屬感、文化素質,思想價值觀理念等等。這些東西都是慢慢的、一天天的,通過基礎教育整個漫長的過程,把一個人由一個小孩慢慢培養變成成人。我認為,如果過早的去國外的話,在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尤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的理解和掌握還不夠深,民族自尊感、自豪感和歸屬感還沒有形成的時候,送到國外是有些不合理的。我作為一個搞教育工作的人,有點擔憂,當然,也許我的擔憂是多余的。

但是總的來講,“低領留學”不要跟風,因為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孩子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我們不能一味的說國外的教育就好。各國的教育都有自己非常優勢的一面,當然各國教育也都會存在自己的問題,世界上沒有最先進,只有在某些方面很有優勢,很有特色的這樣一種教育體系,所以我們的基礎教育也要改革,我們要看到各種教育的優劣點。孩子完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完成一定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塑造之后,有的是機會出去學習先進的東西。“低齡化留學”,大家要保持慎重、理性,不要跟風,盲目跟風。 
高校沒有自主權人才選拔緯度單一

【記者】:說完“低齡留學”,我們再聊一聊高考。我們的高考制度與應試教育一直以來飽受詬病,您認為國外的基礎教育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王殿軍】:談到高考,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我們對于學生的選拔和評價過于單一。中國的基礎教育,人口龐大,高等教育相對來講沒有西方一些國家那么發達,普及程度、升學率沒那么高,所以競爭相對比較激烈,所以不得已只能用高考這樣一種辦法去選拔學生。但是恢復高考30多年,一直是這樣子,今天看來它的好多弊端已經越來越嚴重了。

與其他國家來比,我們高校在選拔人才上有這么幾點我覺得是比較有問題的,至少未來是需要改革的。第一,高校選拔學生基本上沒有自主權。雖然現在高校也有一些自主招生,但是比例非常小,一般也就是5%左右,另外,自主招生某種意義上也是需要經過考試的。總的來講,還是換一種形式的考,然后剩下的都要通過高考。第二,就算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他也沒有東西可用,現在對于一個中學生,除了高考成績,其他的考核,社會上、以及公眾都不認可,也不采納。比如我們說這個人綜合素質好,但是我們卻缺少一個可以衡量的東西、缺少一個有公信力的考核制度。

比如就拿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美國來講,除了類似于我們高考的考試,或者叫SAT考試之外,他對外國學生有托福考試,還有AP課程的成績,還有平時成績的考核等等,他們用多種不同的緯度來衡量一個學生。而我們選拔學生就用單一的緯度。單一的緯度時間長了之后,大家就去研究怎樣讓這個緯度提高,而忽略其他的緯度,而其他的緯度的發展對于一個人才的成長,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又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改的話,應該從基礎教育入手,創造更多的具有公信力的緯度指標,高校用這些緯度指標來選拔人才。另外從教育管理來講,得允許高校使用這些指標。就是大家規定,創造的緯度再多,高校也想用,但是教育行政部門規定,你只許用一個,那這就是一個問題。所以高校和基礎教育,它是一個系統的,必須同步來行動,這樣才能夠改善目前培養人才的體系。 
對學校充分信任家校間保持良性互動

【記者】:我們基礎教育強調家校結合,您覺得在一個孩子成長階段,像家長和學校,應該充當什么角色?

【王殿軍】: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的環境,基本上這么幾個,通俗來講:家庭、社會、學校。目前來看,大部分有效的教育時間還是在學校多一些,剩下的是家庭,然后有時候比如說暑假或者是周末,可能走入社會,所以家校之間的合作,非常非常重要。作為家長來講,我自己曾經也是家長,我覺得第一點要對學校要充分的信任。學校是一個專門的教育機構,專業的教育機構,老師是專職的教育者,他們對教育的理解比較準確,所以作為家長來講首先從心理上應該非常的相信學校,相信老師。當然不能因為相信學校了就不管孩子了,我們也得及時得觀察自己的孩子,畢竟學校是一個以班級為基本單位的組織,無法保證能兼顧到每一個孩子。

雖然我們一直說因材施教,但是也不能每個人都能單獨去輔導。也許就在某些方面孩子不是太適應或者有些什么情況,那家長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及時跟學校溝通,跟老師建立聯系,了解分析自己的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一切很正常,家長覺得他很陽光,很快樂,學習也很自覺,這個時候就不用管,但如果他不是太自覺,有時候回來以后你感到情緒不太對,這個時候要及時跟老師溝通。

在中學有一些階段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有時候不愛說話,家長一說話孩子態度就不好,交流起來很困難。這種時候我覺得不要強行逼問到底怎么回事,而是要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有事多跟學校交流,跟老師交流,通過交流來幫助孩子。家長不要試圖一個人去教育孩子,因為一是您的精力有限,另外畢竟家長對教育的了解,對孩子的了解沒有老師經驗豐富,所以家長對學校、對老師,一個是信任,另外一個是配合。

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就是選擇了奉獻

【記者】:我們剛剛談到了家長應該怎么做,那作為一個校長,您認為一流的老師是什么樣的?

【王殿軍】:所有的老師是不是好老師這是很難評價的一件事,不過,有幾個方面我覺得比較重。第一,你選擇老師這個職業其實就意味著有些東西你就不能去追求,比如一個奢華的生活,當然一個體面的人生你是有的。另外,教育人最看重的是什么?看著一代一代的學生,一級一級的學生出去,他們成才了,你覺得自己的一生就很成功,你覺得特別自豪,特別幸福;對每一個孩子,你就想他有可能是未來的大學者,大師,科學家,或者是文學家等等,你要這樣想,你就會關心每一個學生,去愛護他,去無限付出。你不去想回報,因為他們成功本身就是對你最大的回報。 如果老師有這樣的境界,第一,他會度過非常愉快的職業生涯。

不過,大家畢竟生活在現實社會,我們牽扯到住房,車,日常生活等等,教師雖然提高過好幾次待遇,但總體來講,教師這個職業的待遇也不是特別的高,所以教師可能有生活的一些壓力。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還要投入很多精力給學校,給全班的孩子。說實話,這種時候老師可能不一定有時間多關心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孩子。所以我是發自內心欽佩我們的老師,覺得他們很不容易,為學校為學生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教育這樣一個事業,你選擇了它就選擇了奉獻。

只要你愿意當好一個老師,你看到他的價值和意義,你會去提高自己的知識,自己的修養。所以好的老師他是把培養一個非常完美的人作為他的目標,他知道該怎么做,怎么樣做能夠有效,怎么樣做最有意義。我特別強調教學能力強,表達能力強,這些都技術層面,只要你真正用心去做,愿意做,這些提高起來都是比較容易的。

繪制宏偉藍圖讓大家有“奔頭”

【記者】:我們也談完了家長,也談完了老師,下面再談談校長。都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掌舵者,引領著學校的發展方向,那您眼中校長在一個學校當中擔任什么角色?

【王殿軍】:校長畢竟是大家庭的主要領導者,所以我覺得他應該更多的是給這個學校繪制宏偉藍圖,在戰略上發展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有一個目標,同時要有能看到步驟的發展計劃,規劃。這個計劃必須有,也必須得務實,你不能畫一個藍圖大家看不到這個藍圖實現的那一天。要讓大家覺得畫的這個宏偉藍圖很了不起,只要大家按照這個計劃一步一步走,一定能夠實現目標。同時我覺得作為校長要深入老師深入同學,要讓大家感覺到在為這個目標奮斗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在努力,校長和領導們也在他們的身邊。

善于深入群眾,尤其是要善于解決老師和學生的一些難題。由于學校的發展,人這么多,可能每一個學生或者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些困難,從學校這個層面要竭力的去做人文關懷,因為作為一個校長來講,你還是要靠大家,靠老師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學校建設好,他們是你實現目標的唯一保障。大家怎樣才愿意凝聚起來,愿意按照你設計的目標走?校長的任務就是讓大家就覺得這樣做有意義、有價值、有奔頭。
人才培養方面有創新增加國際間交流

【記者】:進入我們今天最后一個問題:我們清華附中未來五年的規劃是什么?

【王殿軍】:我們沒有一個真正的未來五年計劃,我是2007年開始擔任附中校長。當時2007年的下半年左右定了一個九年的規劃,距離這個九年規劃結束,還有三年多的時間,

我希望在這個三年,我們清華附中在基礎教育的改革方面有一些新的思想,就像剛剛說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銜接、人才的選拔等等方面有所創新。我們希望能夠在這些方面有一些探索,有一些突破,有一些嘗試,不謙虛來講,這是我們作為一個名校應該有的職責。

另外一方面,我們希望在人才培養方面,創一些新的模式,我一直有一個信念,應試教育可能能夠提高成績,但它不是提高成績的唯一途徑。希望我們盡可能讓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不耽誤孩子取得好的考試成績。我來到中學六七年了,希望通過這樣的嘗試,讓應試成績變成我們素質教育之一,但是不變成唯一,不變成我們追求目標的唯一方式。

第三個方面,我們希望在國際化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突破,就學生的交流,舉辦國際化水平的交友活動,嘗試一些新的教育模式等等。本身清華附中在這方面相對來講比較先進,對教育規律各方面把握的比較準確,所以希望未來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自己獨到的一些創新模式。

【記者】:最后,我有一個請求,我們【記者】中小學頻道要改版了,希望您對我們改版說幾句祝福語。

【王殿軍】:我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記者】頻道、關注來自教育工作者的建議,希望鳳凰網越來越有影響,也希望【記者】頻道能夠在引領教育的健康發展方向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好,感謝王校長,我們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
分享到:

姓名:王殿軍

所屬學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一本在线免费看现频 | 亚洲中文字幕宗合网 |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 日韩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 亚洲乱码成熟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