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孟祥龍校長的擔當精神與教育情懷

專訪:山東省濟南匯才學校 孟祥龍

孟祥龍,1964年1月生人, 1984年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曾先后擔任過濟南第二十九中學語文教師、共青團組織領導,天橋區教育部門組宣負責人,2003年任濟南第五十六中學副校長,2007年任濟南第十三職業中專校長,2008年任山東省濟南匯才學校這所由企業移交而組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他始終懷揣教育情結與愿景奮力躬行,尤其是走上校長崗位后,其教育思想與管理理念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孟祥龍校長的擔當精神與教育情懷

【時間】2015年12月19日

【嘉賓】山東省濟南匯才學校孟祥龍

【主持人】記者

專訪山東省濟南匯才學校孟祥龍校長

    孟祥龍,1964年1月生人, 1984年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曾先后擔任過濟南第二十九中學語文教師、共青團組織領導,天橋區教育部門組宣負責人,2003年任濟南第五十六中學副校長,2007年任濟南第十三職業中專校長,2008年任山東省濟南匯才學校這所由企業移交而組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他始終懷揣教育情結與愿景奮力躬行,尤其是走上校長崗位后,其教育思想與管理理念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8年4月,中國重汽集團下屬的兩所學校撤校合并,新建學校改名為現在的山東省濟南匯才學校。作為一所新組建學校,匯才的家底布滿了歷史創傷:教師資源流失,談不上有什么優勢教育資源;學生“孔雀東南飛”,生源質量直線下滑;德育活動幾乎空白,學校一年沒開過運動會、升過國旗……


    2011年4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專家調研評估組,對濟南匯才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學等方面實地調研,并進行了發展性評估:從參評教師整體優勢指標來看,濟南匯才學校老師群體在“溝通技能”“熱情”“團隊協作”和“靈活性”四個特征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濟南匯才學校學生整體學習素質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說明學校領導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比較重視,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師生關系方面,有93%的學生愿意和老師在一起,并表示和老師在一起感覺很開心。

    2014年10月,濟南匯才學校作為僅有的“天橋教育突出貢獻單位”受到天橋區政府部門表彰。

    短短幾年,何以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記者先生走進匯才學校,并與孟祥龍校長進行了一場探尋學校發展動因的對話。

    分析現狀定方向

    【孟祥龍】:來到匯才學校,整整一個月,我沒有開辦公會、教工大會,只是轉和看。現在想想,我那時是恐懼,一旦尋找不好突破口,我陷進去事小,學校的發展就不好再尋突破口了,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心態,使我不敢輕易地直接面對這個團隊。

    【記者】:您當校長整整一個月沒有開會,只是“轉”,為什么呢?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如果不能深入地了解情況,就有可能像您說的那樣“陷進去”,尋找不到學校發展的“突破口”。從這個視角看,您是智慧的。不過,轉的目的不是消極等待,而是尋找時機,適時而動啊!

    【孟祥龍】:是的,其實是我和團隊相互間的觀察和揣摩,當一個矛盾點被激發的時候,我感覺時機到了,是該和老師們正式見面了。我的第一個教工會是突然下的緊急通知,在會上,我請求老師們給我十分鐘,不要打斷我,我談了對學校文化的認識——這個團隊歷經四年移交,靠著“寬容大氣,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情懷走到現在值得敬重;過去的老領導居功至偉,功不可沒,值得尊敬。我談到我心目中的干部,我心目中的青年教師、中年教師、老年教師應該是個什么定位。我說,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行走,用三年的時間讓匯才人有尊嚴!不到十分鐘的會議,我看到了老師們眼神的變化,由黯然,到疑惑,到欣慰,到激動。

    【記者】:您沒有對四年移交之中的種種問題說三道四,而是對以往的領導與當下的老師們表達了敬意,這給他們一個強烈的信號:新任校長不但不會糾纏于既往的舊事,反而是懷著一份感恩與信任來到學校與大家一起共事的。

    “用三年的時間讓匯才人有尊嚴!”是一個響亮的口號,透射出來的是巨大的信心,從而為教職工點燃了一束希望的亮光。而您確實堅信,“沉睡”了這么多年的匯才學校的教職工,一旦被喚醒,其內在的潛能就會噴薄而出,從而使學校發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變化。

    【孟祥龍】:是的,我是有這么一個內心的期盼與愿景,堅信被喚醒的團隊將會釋放無限的激情與潛力。2009年上半年,我主要在打造管理團隊,同時在等待學校整體發展突破口的出現。“那是你的事”是那個時期管理團隊聽得最多的我的口頭禪,目的就是在于要干部們知道并形成職責擔當意識,創新思維習慣,進而形成了匯才學校了“各司其職,精誠團結,強化責任,自主發展”的干部工作十六字方針。在此基礎上,針對逐漸顯露的矛盾點——由于是合并移交的學校,教師對學校缺乏整體認知是阻礙學校發展的瓶頸,而干部又是關鍵。在激發了干部潛能的基礎上,我們集體研究創新管理體制,成立了安全科,學校發展研究室,現代化信心中心,建立了學校班子,這個班子不是組織部門任命的,是依據學校的需要組建的,比如發展研究室主任是班子成員,他的職位只是中層副職,真正實現了“因事設崗,因崗選人,能上能下”的干部選用機制。把學校所有的班子成員和公共科室人員納入全校整體考核,從而促進了整體的融合,不到半年,學校出現了勃勃生機。

    【記者】:口頭禪“那是你的事”里面暗含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只要屬于你應當辦的事就要大膽地創造性地去干,無需在有了領導的指令后再行動。這種大膽的放權,讓人人各司其職,不但強化了責任,也讓人人都有了自主發展意識。實行“因事設崗,因崗選人,能上能下”的干部選用機制,讓大家看到了公平與公正,讓有品格有能力的人看到了發展的希望,并會積極主動地爭取走向適合自己的崗位,為學校做出更大的貢獻。人盡其力,人盡其才的時候,學校發展也就自然駛向了快車道。

    三個指向求尊嚴

    【孟祥龍】:2009年我們制定了匯才學校的第一個三年規劃,將目標確定為“讓匯才人有尊嚴”。實現的路徑是什么呢?就是三個指向。

    【記者】:請問是哪三個指向?

    【孟祥龍】:第一個指向“教師專業成長”。教師發展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面對區里二等獎都難以拿到、職稱評定缺乏競爭全軍覆沒的教師隊伍現狀,我們借助和北師大合作的優勢,啟動了教師專業成長工程,首批培養人選37人,通過個人定,集體定,專家定發展方案的形式,確定教師專業成長方案,在集體跟蹤培養的基礎上,我們鼓勵個人成長,每年培養人可個人支配3000元至5000元用于走學、購買書籍。2012年進行了總結并啟動了第二輪,選出了24位培養對象。這些年我們用于教師專業成長的經費占了公用經費的近三分之一。從2010年開始,這60余“寶貝種子”開始綻放:省優質課一等獎3人,市里一等獎類20余人,區里幾乎每次占到一半以上,也是從2010年開始,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穩居區首位,2011年,學校11個學科組被評為濟南市優秀學科組,去年區政府部門把學校作為僅有的“天橋教育突出貢獻單位”進行了表彰,這確實是教師的潛能被激發,匯才的團隊有了競爭向上的力量。

    【記者】:太令人振奮了!看來,不是教師不想發展,也不是教師發展不起來;關鍵是要開啟他們發展的內在動力,為其提供發展的平臺,讓他們看到發展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成果,并從中享受到成長的幸福感。這個時候,您所說的讓匯才人有尊嚴才能真正實現。尊嚴不是別人施舍的,而是自己奮斗得來的。生命本來就不應當在同一個平面上滑移,而應當不斷地實現其質的飛躍,這才是教師的生命發展之道。老師的發展,帶來的必然是學生的成長。原來名不見經傳、甚至是被人看不起的學校,也因師生的發展,而有了尊嚴與名氣。

    【孟祥龍】:在教師成長的同時,我和班子的壓力很大,我們得告訴老師怎么走,于是產生了第二個指向“深耕課堂”。2009年11月,面對連基本的課堂規則都沒有尊重意識的現狀,我們凝思匯才的教學到底怎么辦,怎么走?三天的班子閉門會議形成了匯才的教學工作思路“強化合作研究,規范教學行為,注重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并把團隊的業績納入職稱評聘考核評優。我們申報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研究課題“中小學教學有效課堂教學基本特征的研究”。2010年,我們提出了課堂教學的三個著力點“有效設問、有效參與、有效檢測”,2013年底我們提出了“問、思、動、撥、測”的五要素課堂,研討開發了觀課量表,努力涵養匯才課堂的“教師智慧自信,學生樂學質疑,教學高效低負”。確實,面對近百分之三十的外來務工子女,教學質量一直處在區內首位,得到社會和家長的廣泛認可,課堂改革應該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記者】:“問、思、動、撥、測”的五要素課堂,打破了教師滿堂灌的舊有格局,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演繹生命之場。中國第一篇教學的論著《學記》就特別強調問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具體的路徑:“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以至如何回答問題,也用點石成金的話語作了概述。我們的古人知道問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要“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思同樣重要,不但因為“學而不思則罔”,還要“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高品質之思,可以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傳統的課堂,一般在整節課上學生沒有動的環節,而沒有適時的動靜轉換,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從而讓學習少了效率,所以要有動。撥的要義是點撥,而且要點到關鍵處,誠如夫子所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所以,一定要“其言也約爾達,微而臧,罕譬而喻”。測是最后環節,但不能面面俱到,而且要根據學習的情況測,教師不只要因材施教,而且要因材施測。

    【孟祥龍】:從教學工作思路的提出,到五要素課堂的確立,歷時五年,我們主要的想法就是對課堂的引領,引領到還主體于學生,給課堂以鮮活,讓課堂成為能創造長思想的地方,讓課堂成為校園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當然,在引領的過程中,我們結合實際做了很多的嘗試,比如變教案本為一張教案紙,變聽課為觀課(即對一堂課多位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組織不同地區(江蘇,湖南等)的老師在我校舉行同課異構,舉辦全國北師大合作校“關注動態生成,打造高效課堂”中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等等。課堂確實產生了變化。一節物理課,老師精心設計,師生研發教具,一堂課三個問題,一氣呵成,讓觀課的老師產生感動,思品老師看英語課,能明確指出其在過程中提問的不合時宜……在引領的過程中匯才的課堂上,產生著越來越多的驚喜與感動。

    【記者】:變教案本為一張教案紙,需要改革的勇氣,也是教育的智慧。那種風雨不透式的教案書寫,不但會耽誤教師很多時間,還會遮蔽教學的重點。如果一張教案紙上清晰地寫明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項目,在某些環節采用的教學方式,以及某些環節需要的教學時間,就是一張讓人看了一目了然的執行案。變聽課為觀課,會讓觀課者跳出學科本位,升華為跨學科的教育本位,進而提出另一種思維方位與思路的建議或意見,從而讓執教者從更寬闊的視野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有效教學就要還課堂以鮮活、以創造、以科學,不然,課堂教學的高效就難以實現。

    【孟祥龍】:下面我再談第三個指向,就是涵養德育。2009年,已經一年多沒有升旗,沒有運動會,沒有德育活動的匯才校園不能說沒有德育,但確實失去了德育的鮮活。我始終認為,沒有鮮活的德育就沒有校園的生命,教學成績是學生校園生活的自然衍生的結果。面對匯才的現狀,我們也開始了思考,并嘗試著做一點基本的改變,我們逐步地開始升旗,開運動會,建立教師學生教育教學檔案(2008年底,全校所有檔案資料在教育督導室就兩個紅色方便袋),引領大家的規范意識。到了2010年寒假開學的那個學期一開始,班子碰頭,我說,這個學沒法開呀!大家一愣,(說實在的,一年多時間教育部門給與了大力的支持,教學條件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說看看開學最缺什么,大家還是愣。我說,最缺的就是匯才的孩子們在這里怎么生活,我們除了那點可憐的分數,還能給孩子們怎樣燦爛的校園生活?我們班子成員又是整整三天,形成了匯才學校“規范涵養品質,品質引領行為”的德育工作思路,確立了“努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強烈民主意識的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標和“為師生終身幸福奠基”的核心理念,2010年上半年形成了《濟南匯才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案》和與之相配套夯實責任與孝敬的德育系列課程與社團活動的討論稿,吹響了德育建設的沖鋒號。到目前為止,學校的活動課加活動課程不下60余種,其中,班會課程,演講課程,讀書課程,15公里遠足,話劇課程,柳子劇課程,口風琴,乒乓球等,以其穩定的特質,參與面廣,產生了穩定的影響。學生的自主管理達到了一定境界,一位在我學校工作兩年現在已經負責一所學校的同志曾激動地對我說,孟校長,我剛來時,看到咱的學生匍匐在那里兢兢業業地擦樓梯,沒想到一學期下來,他們就是一種常態,我真的很感動。曾經在我們學校參加教學大賽的幾位全國各地的校長,一談起學校就對孩子們的規矩和禮貌贊不絕口,雖然過去了這么長時間。我想,構建良好的校園生活方式,是我們在試著給孩子們成長歷程中一點基本的東西吧?

    【記者】:你們的德育課程豐富多彩又頗有品位,比如您上面提到的班會課程。所有的學校都有班會,有的還開成了家校對峙的矛盾會。可是,你們將班會作為課程研究,和諧了家校關系,讓學生與家長從班會中大大受益。還有演講課程,這在一般學校只是“偶爾露崢嶸”的活動,你們卻升華為一種常態課程。因為在你們看來,學生不應當只是學習文本知識的機器,還應當利用積累的知識進行激情的演說。這不但有助于學生說的訓練,還會在這個特殊的課程上,提升其自信心,并為未來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尤其欣賞你們的15公里遠足,因為在很多學校擔心學生安全問題的時候,休說遠足,即使稍微走出校門不遠的地方,就會提心吊膽,于是讓將學生緊緊地關在學校里。其實,愈是擔心,愈是不讓學生走出學校,學生的安全意識就愈是難以養成。在15公里遠足中,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考慮如何規避安全隱患,自覺不自覺地培養了他們的安全意識。同時,它還會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讓他們從中品味到決不放棄就能走向成功的道理。諸如話劇課程、柳子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會讓學生喜愛上本地的傳統文化,并去繼承與傳播這種文化。學校,本來就是文化的圣地,而不是與外界隔絕的象牙塔,而你們的這些課程,則打通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系,讓當地文化同樣在學校搖曳出美麗的風景。

    優質目標成現實

    【孟祥龍】:應該說,第一個三年規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使匯才有了尊嚴。當2011年底全校為三年計規劃得以實現而沉浸的時候,我們班子又開始了另一個思考,接下來怎么辦?歷史的原因,加上幾年的快速發展,僅有的幾間實驗室還在板房里,真正的實驗室變成了教室。按常規,想要達市規省規的目標被現實打得稀爛!但是,不能沒有目標的發展。于是班子玩了個游戲,呵呵,自己給匯才定了個目標“濟南市優質學校”,并為優質學校分解目標:教學設施滿足教學需要;教學業績市區一流;教師水平市區一流;課程建設基本滿足學生需求;課程改革趨于科學合理;學校管理由行政管理向課程管理轉變。規劃形成草案后,教師討論,教代會醞釀,“濟南市優質學校”的目標定位還真就成了大家的向往。經過三年的努力,管理、教學、德育、教師專業成長日趨成熟,教師在區域內的話語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學生學校的聲譽越來越好,匯才學校的名字在濟南市教育圈內有了它的名號,我們主要干部外出無論多長時間幾乎都不會接到學校的工作電話。比如去年,我們學校一下子走了兩個副校長,學校沒有了副校長,我在上海學習也沒有回來,只是給我們的副書記一個短信,表達了可由誰主持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學校就完全正常地運轉起來。去年教師節,區召開會議學校成為僅有的“天橋教育突出貢獻單位”,我也是僅有的突出貢獻個人。于是我們有理由給自己定位:市優質學校的目標已經實現,讓老師有一臉燦爛的微笑!

    【記者】:取得如此大的成績,太難能可貴了!這給人們一個啟示,只要目標明確,從學校領導到全體教職工齊心合力,就會無往而不勝。

    心系教師奔未來

    【孟祥龍】:從去年年底包括今年一年的的時間,我們又“陷入”了思考,在尋找適合的再上臺階的方向,我們把現在的匯才定位在“困難的發展期,發展得危險期”,第三個三年規劃的制定,目標鎖定成了我們的困難,真心地希望得到陶老師的指點。我堅信,匯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在2009年曾經給自己說過這么一段話,請陶老師批評指正:如何讓教師的潛能得到充分的自主的發展,是對教育管理者智慧的考驗。教師從內心里感受到被尊重是啟發教師潛能的關鍵。我們應該下大力氣努力營造并保持關心教師的態勢,讓老師有溫暖感;努力保持公平、公正、嚴格有序的學校形象,讓老師對學校有依靠感;努力營造平等、溫馨的干群關系,讓老師有歸屬感;關注教師個體縱向的專業成長,讓老師有成就感;培養團隊的寬闊胸懷,盡最大努力幫助老師找出他經過最大努力而沒有完成任務的客觀理由,讓老師對工作和學校有牽掛感;管理者努力塑造自己在非正式場合下,不經意間解決焦點矛盾的能力,讓老師對管理者有充分的信任感;盡最大努力給老師搭建殘缺的發展平臺,讓老師有發展的內需感。這些是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切身感悟。

    【記者】:您上面所談,關鍵落到了“教師生命”成長上,這可謂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貽綺說:“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我們不妨這樣說,好的中學,非有優質硬件之謂也,有優秀教師之謂也。您在用學校精神凝聚人心的同時,不正在著力打造匯才的優秀隊伍嗎?當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時候,匯才學校前景不就更加燦爛了嗎?
分享到:

姓名:孟祥龍

所屬學校:山東省濟南匯才學校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午夜免费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欧美在线综合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