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三十五中 朱建民
【時間】2013年11月30日
【嘉賓】北京三十五中朱建民
【主持人】記者
初次見到朱建民,記者一下子就被他的那份親切和樸素所吸引,55歲的朱建民,有著中年男子的沉穩(wěn),更有著中學生般的活力。擔任35中校長五年多來,他已成為師生心中的靈魂人物。他的成功之道可以這樣總結:“權為35中師生所用、情為35中師生所系、利為35中師生所謀”。今天我們共同走近朱建民,與這位充滿智慧與激情的“舵手”暢談他的教育人生。
中國校長網(wǎng):你最欣賞的教育家是誰?
朱建民:每一個時代都有很多杰出的教育家,但在我心中,陶行知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教育家。陶行知的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主張,形成“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體系一直影響著我的治學理念。陶行知認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fā)生作用,他主張把教育與生活完全熔于一爐。
而在當今的教育過程中,過多的強調了教育的社會適用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而現(xiàn)在卻偏離了教育的本質,把拿高分、找好工作、過受人羨慕的生活成為了教育的目標。教育應該以培養(yǎng)人、尊重人、發(fā)展人作為出發(fā)點,不能脫離教育的本質。
中國校長網(wǎng):您覺得一位好校長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和素質?
朱建民:不同的時期,一個學校的領導者都突顯出不同的特點。當今社會,校長的應該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能力。第一,校長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能力。校長的定位就是要主動地想明天的事,為學校未來的發(fā)展做出戰(zhàn)略性、前瞻性、系統(tǒng)性的這樣一個思考和謀劃。
第二,校長要具有對學校的整體設計和策劃的能力,能夠通過規(guī)范和制度來營造文化氛圍。
第三,有特色的學校才能受家長和社會的歡迎,因此校長要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這種特色反映在學校的課程,教學方法等方面。
第四,校長還要促進教師的成長。校長與老師的關系不能簡單的定義為管理與被管理者的關系,而是要用共同的愿景和目標來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校長和老師都應該是一個學習者或是合作者,只不過是分工的不同,但是都應該是學校中的一員。
第五,校長要有整合資源,利用資源實現(xiàn)發(fā)展的能力。很多學校不具備資源,如何能夠有效地來挖掘和整合社會資源為我所用,所謂“借船出海”,這也是校長的一種能力。
中國校長網(wǎng):您認為一位合格的老師除了具備傳授知識的能力外,還有哪些能力是必須具備的?
朱建民:校長要對學校的課程、制度、文化做頂層設計,根據(jù)學校的特色和發(fā)展確定育人的目標。教師需要按照學校的辦學理念,課程體系,再通過自己的整合和發(fā)揮來完成教育任務和目標。同時,老師要不斷的要提升學科素養(yǎng),學科能力,這是當代教師應該所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中國校長網(wǎng):您認為合格的學生應該具備哪些品質和特點?
朱建民:我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后高考時代”要的是創(chuàng)造力、團隊合作、實踐能力、領導力等,這些綜合能力會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漸的發(fā)揮出來。
當今學校教育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要回到教育的原點來思考教育作為一個校長,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應該僅僅盯在分上,分數(shù)只能管一時,而未來的發(fā)展還是需要有較強的綜合實力,這也是教育為實現(xiàn)“中國夢”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校長網(wǎng):您作為教育人,第一個教育實驗是誰?
朱建民:女兒是我從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個“實驗品”,由于我的工作性質,使得他不能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子身上。女兒一直是“放養(yǎng)”式的教育,這恰恰使她養(yǎng)成了獨立的性格,自己的事總會自己做,需要的時候會聽取家人的想法和建議。
女兒的自信與我很相似,雖然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但對父母對她之后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很大。一個人要有自信,能夠豁達的面對一切,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些都有父母的影子,相信,她將來肯定比我強。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意見反饋 |聯(lián)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wǎng)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