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青少年成長的思想教育

專訪:湖南長沙一中 趙雅茜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這一點大家都有這方面的共識。然而廣大的學生家長,青少年的家長們,他更看重自己的孩子,他在這個家庭,對這個家庭以及今后家庭是否幸福有著極為關鍵和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個人認為青少年今后的發展不僅代表國家民族的未來,也反映,也代表這個家庭今后是否幸福,父母是否健康的一個重大問題。因此家長,社會,學校各方面都應該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

青少年成長的思想教育

【時間】2013年06月24日

【嘉賓】湖南長沙一中趙雅茜

【主持人】記者

專訪湖南長沙一中校長趙雅茜

【記者】:6月24日上午9:00-10:00,長沙市一中校長趙雅茜做客湖南教育政務網在線訪談,就“青少年成長的思想教育”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歡迎大家踴躍提問,積極參與!  
【記者】:訪談即將開始。
【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湖南教育政務網在線訪談頻道。我是主持人龔濤。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校長趙雅茜先生。他將在訪談中就廣大網友關注的“青少年成長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題,與大家進行在線交流,歡迎各位網友踴躍提問。趙校長,您好!能請您先跟大家打個招呼嗎?
【趙雅茜】: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記者】: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青少年身心健康關系千家萬戶、涉及子孫后代,黨和人民對青少年成長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時代賦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光榮使命。趙校長,請你談談目前中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現狀?  
【趙雅茜】:好的,剛才主持人所說的,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這一點大家都有這方面的共識。然而廣大的學生家長,青少年的家長們,他更看重自己的孩子,他在這個家庭,對這個家庭以及今后家庭是否幸福有著極為關鍵和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個人認為青少年今后的發展不僅代表國家民族的未來,也反映,也代表這個家庭今后是否幸福,父母是否健康的一個重大問題。因此家長,社會,學校各方面都應該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
【記者】:所以說,您剛才提到幸福,2013年您幸福嗎,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那么學校是對青少年的成長,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能最初接觸的是家庭的成長環境,隨著年齡的成長,學校成為一個主要的陣地,那據我們所知,長沙市一中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請問趙校長,貴校是如何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在教育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問題?面臨這些問題,您有哪些思考?
【趙雅茜】:這個問題你提得很好。現在的高中學生都應該是90以后的學生,他們的年齡一般都在15歲至18歲之間。這個階段我個人認為是人生最為重要的階段,他的生理,心理是發展最為充分的時期。他的行為能力,他的生活習慣,他的學習方法以及他的思維方向,以及他追求的目標,都應該在這個時期,怎么說,在這個時期開始逐步形成的階段。因此我經常跟家長說,高中三年決定今后三十年,高中三年也決定今后一輩子。在這個階段期間,我個人認為,最為重要的,是人文素養的形成和培養。今后你不管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不管你在哪個戰線上服務,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最為重要的是人文素養,這就是我個人認為是我們基礎教育中間最為重要的基礎性。 
【記者】:所以說剛才說到了學校對孩子們的影響,包括您說到了在初中和高中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很重要的時期,我們那時候對他進行的教育會影響他一輩子。學校在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習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長沙市一中作為一所百年名校,素以名師云集、治學嚴謹、人才輩出而著稱。毛澤東主席、朱钅容基總理、周谷城、譚盾等名聲中外的名人名家和16位“兩院”院士都曾在一中就讀,一中培養的優秀畢業生數以萬計。趙校長,能否談談,您覺得高中學生成才的關鍵是什么?一中在培育學生成才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 
【趙雅茜】:不能說傳授,共同的探討這樣一個課題。我個人認為,高中學生今后能成才,您剛才所說,世界觀,價值觀這方面的形成,他是由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來組成,來集合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然而形成這個過程,我個人認為,是人文素養的四個要素來組成。這就是基礎,這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哪四個方面呢?我覺得人文素養,教育培養形成的四個觀點,第一要有感恩之心。一個人從出生到進入高中這十多年來,點點滴滴每一天,每一年他接受家庭,社會,學校,他人,親友,朋友之間的幫助提攜,因此要有一種感恩之心。首先要感謝父母感謝父母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感謝父母,培養,教育撫育我成才,感謝這個社會給我這個環境生存。我覺得人文素養的第一點要有感恩之心,如果一個人沒有感恩之心,決定了他今后不會成為人才。第二點就是責任之心,要有責任,中學生按時到校,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活動,以及集體的公益一些方面的事情。從小培養自己有一種責任感,這才能今后擔當更大的社會責任,承擔社會,國家,民族賦予他的責任的時候,就能夠承擔這份任務和責任。比如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他今后也不可能成為人才,人才之所以被社會公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強烈的責任感。所以中學生就是從很小的事情,點點滴滴方面的事情樹立,犯錯誤不要緊,犯錯誤也要敢于承擔責任。第三個方面,要有敬畏之心,古人說尤為天命,就是怕,天命就是規律,規律的東西要尊重他,就好象春夏秋冬一樣,不能違反這個季節。同樣一個道理,另外也要敬圣人之言,就是真理。要感到,要服從這個真理,社會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如果連鬼都不怕,那就鬼都怕你。因此我說要有感恩之心,要有責任之心,要有敬畏之心。這樣的話,人在這樣一個三年的思想形成的過程中間,來從事這方面的培養,今后不管他進入什么樣的學校,不管今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就奠定了思想道德的基礎,對今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了一個很堅實的基礎。  
【記者】:您剛才說的感恩之心,從出生到現在我們一直都在感恩,所有的人和事都對我們饋贈,還有我們的責任心,責任心是一個強者必備的一個素質。敬畏您說得非常好,不是說畏鬼神,就像春夏秋冬一樣,如果在很炎熱的夏季,你穿著棉襖,你就會身體感到不適應,如果我們違反這些規則,就會對自己產生影響。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一些教育,比如說幫媽媽洗腳,還有對父母說我愛你,我們應該做這樣的一些工作,那么長沙一中有做這樣的培養嗎? 
【趙雅茜】:我經常說你們的孩子組成了這個家庭,實際上要真正成為一種摯友,朋友來相互的尊重和探討。父母的思想,父母的想法,父母的要求,無疑在這個社會中間絕大部分的父母的思想要求是正確的。然而是否符合目前中學生的現階段的思維方式,認可程度,是否能夠達到一致,是否達到最好的效果,這個值得商榷。因此我們建議,培養家庭的氛圍的形成。你們看凡是小孩成才的,回頭看他的家庭是和睦的,家庭的氣氛是融洽的。 
【趙雅茜】:父母與孩子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這種關系也是很融洽的,因此我們學校就經常提醒家長,經常教育學生與父母進行有效的直接的,坦誠的這種交流。在我們學校這個特點中間,很難提洗腳這方面的事情。因為現在父母都是40多歲年紀不大,幫爺爺奶奶做一些事情是應該的。但是我更提倡我的父母跟孩子之間要有一種認認真真的,也就是說坦誠的思想的交流和交鋒。這樣的話能夠得到更多的長輩正確輿論的引導。
【記者】:是的,最近我們說得很熱的話題是高考,我們說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而高考制度成為應試教育的指揮棒,致使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圍著高考轉,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一考定終生,負擔和壓力日益加重,高分低能現象層出不窮等等。趙校長,您認為目前高中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高考選拔考試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趙雅茜】:不能說現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與高考之間的矛盾,而在于學校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問題?是否我的學校,我們的學校,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者的目標,就只有高考這一個目標。那么這個矛盾是永遠解決不了的。因此有些地方,某些學校在高中階段,不按國家的課程開設,甚至把音樂,美術,體育,社會活動等有關提升學生其他綜合素質提高方面的一些課程活動都刪掉,只針對高考。還有一些學校盡快的,盡早的實施文理分課,只針對高考的6個學科來進行這方面的教育。這個我覺得他就是應試教育。高考,作為目前國家選拔人才,進入大學學習的一個制度,不管別人怎么說不好,摧殘啊但是沒有選擇一個比他更為科學,更為公正的時候,就只能夠適應這個形勢。就好象我們平常所說,不能改變這個環境,你就必須要適應這個環境。只有在適應這個環境過程中間來逐步的改造和改進這個環境。一個學校的教育思想對今后學生人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像拋棄國家規定的課程的開設,取消有關體能體質方面的訓練,一門心思的直奔6門課程的高考,這樣無疑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這些學生有可能訓練出來進入到大學學習,但是錯過了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最好階段,那么他今后也不可能成為國家的有用的人才,和代表我們國家民族發展的希望。  
【記者】:我有一點個人的見解啊,企業他們對人才的要求是不是也促使了應試教育的形成。因為他們會覺得文憑是敲門磚,如果說企業和用人單位有全面的檢測人才的要求。比如說要求員工需要他的德智體美比較好,而且要有自己的思想,不是說一味的成績,文憑很高就錄用你,是不是這方面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呢?
【趙雅茜】:這個是社會的綜合問題,在講這個問題之前講一下,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牛津大學,這些世界一流,影響很大的大學,錄取的學生中間,可以這么說,他是要有個性,要有故事,要有特長,能夠適合他們學校今后人才培養發展方向的人。我覺得我們告訴的高等教育也應該像他們一樣,走出和邁出這一步,使學生的發展具有鮮明的個性,同時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的人,這才行。
【記者】:我們說到素質教育,那么從這來看,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應樹立整體觀念。但目前社會上卻單純以“升學率”高低作為評價學校的唯一標準,甚至“升學率”一俊遮百丑。趙校長,對于這樣一個評價標準,您是如何看待的?
【趙雅茜】:我覺得我們湖南省教育廳的教育思想是正確的。我們湖南省教育廳的有關領導對一個學校的評價,不是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一個學校的,他是從學校里的方方面面,學生今后發展的方方面面來評價這個學校。升學率的高,無疑反映這個學校在教育教學,特別是教學上有特色,家長們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往這個學校,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反過來我們又要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現在的這樣一種用人制度的現狀,也迫使家長促進小孩進入到高等院校,特別是“685”“211”的學校,為今后的謀求職業奠定一個基礎。所以這個不是由一個單一的校長可以回答清楚的。比如有些用人單位不是“211”大學的畢業生,我們單位不考慮,這樣的話,我覺得就有一種歧視政策,學歷絕對不能代表人的能力。 
【記者】:所以說社會的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的延續,雖然我們有一些改進,但是還需要努力,要把這樣一個瓶頸的狀態來打破。我們說中學時期是人生發展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當前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總體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但存在明顯的不足。趙校長,請您談談,新形勢下,應該如何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趙雅茜】:目前中學生,特別是我們所了解的高中生,整體上是積極的,向上的,也是健康的。這是高中學生的主流,但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間,有幾個讓教育工作者不能夠忽視的幾個大問題。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問題要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引起我們學校,引起我們家長、社會的關注。第一個問題就是社會的責任問題。也就是簡單說,國家意識的問題,有沒有這個社會的責任,這個高中學生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很難接受挫折這個方面。他不能夠接受挫折,他在一帆風順的過程中間,心理比較脆弱,這是第二個方面的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是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能力,每個人的學習學生中間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覺得培養的方向上要有一種,像新課程改革一樣,在自我學習,自我探究當中學習,而不是在老師被動下學習,要把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第四個問題就是現在的中學生普遍而言,體能體質體技都有下降的趨勢。肥胖,戴眼鏡,身體的體能體質體技差的狀況要引起我們高中的重視和思考。因為教育工作者是為明天,為國家今后的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然而如果缺乏了國家的意識,社會責任感,缺乏了學習的方法能力的培養,缺乏了體能體質的提升,也缺乏了面對挫折的這樣一種克服脆弱心理的狀況,那么今后國家的人才,我個人認為那就是會匱乏。
【記者】:您剛才說到心理方面,確實現在大家是吃喝不愁,生活待遇不錯,包括說到體能有所下降,很多學生以學習為主,忽略了體育鍛煉和愛好的發展,這個問題也是需要我們關心和改進的問題。因為青少年全面發展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那么我們有這次難得的在線訪談機會,教育網和新浪微博上的網友們提問都非常踴躍。趙校長,我們稍作休息,再一起來看一下一些網友的問題,好嗎? 
【趙雅茜】:好的!
【記者】:我們稍作休息后,回到我們的訪談現場。我們來看一下網友問題。這里有位網友叫[佳佳],他問現在青少年的行為舉止越來越成人化,請問校長,我們應該如何扮演好為家長和老師的角色,如何盡責任去指引他們健康開了的成長?
【趙雅茜】:對這個問題,成人化要看怎么來看待?我不知道這個網友所提的成人化的概念,實際上高中學生是邁向成人的過程,部分行為成人化是可以理解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個方面上應也許應該支持他,逐步的成人。因為到了18歲已經成人了,成人了還是一個很幼稚,單純,對社會和他人朋友的交流還是一種青少年兒童時期的心理也不行,但是仍然要保持一個快樂的心情,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節點。不能一概的否定所謂的成人化,因為他畢竟要成人。
【記者】:所以說孩子們總有一個過程,家長和老師們也不要太多的刻意的去組織。
【趙雅茜】:對,也就是說要順其自然,給他一個明確,正確的方向,或者說思維的方式,和接人待物的一個態度。因為他畢竟要成人,18歲就成人了,因此高中階段向成人化方向轉變,也是正常的,不要過度的苛求他不要成人,這也是違反規律的。
【記者】:好,我們來看下一位網友,他叫[虛榮],他說,一中學生里面有好多富二代官二代吧,學生之間會不會互相攀比?老師會不會嫌貧愛富?校長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趙雅茜】:在我們學校,富二代,富三代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家庭是有的,這是一個客觀的現實。同學之間有沒有相互攀比,比吃比穿等等,這也是現社會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作為我們老師必須要十分明確站在國家意志的基礎上來給予正確引導。我相信我們學校的老師不會來嫌貧愛富,特別對那些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給予的關注的程度,照顧的程度在我們學校還是更多的。比方,每年的助學金,每年的春游,秋游這方面的活動,都十分注重和注意了這一部分學生的心理狀況,也鼓勵大家相互幫助這樣一個過程。我記得我們學校有一個學生是從鄉下來的孩子。他剛剛來的時候他就覺得,我在這里生活,我家里很窮是不是別人看不起我,心理壓力很大,但是一年之后我問他,他說我在這里生活得很快樂,他特別提到我們的老師,班主任老師經常的問他天氣涼了,衣服夠不夠,晚上冷不冷,老師到了星期天還經常把這一部分學生叫到自己家里去改善生活,在這方面更重要是老師要有十分明確的國家意識,那就是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
【記者】:確實就像您說的,老師確實要一視同仁,所以我們的老師們也是應該要多多在這方面做一些努力,給孩子們一些正確的引導。 
【趙雅茜】:主持人說得對,老師的言行舉止,一舉一動對給我們的學生在這個班上所形成正能量的班風,正氣的班風起著很大的影響。學生由于幼稚,或者思維方式不正確,有這樣那樣的言語都是正常的。但是老師遇到的時候要很明確的來給予指導。 
【記者】:好,我們來看下一位網友的問題,名字叫[TRIP]說:前一段看到一中門口報亭爺爺的報導,很感人,個人覺得校長應該進一步鼓勵孩子們將這種平凡的愛的互動發揚光大。 
【記者】:其實一中報亭門口爺爺他的報道我也看過,作為這樣一個平凡的崗位不僅堅持了十多年了,特別是把這些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而且他說我希望孩子們可以多看一些書,這是一個平凡卻很偉大的事情。 
【趙雅茜】:一談到這個事情,我心理感到很內疚。這個事情也一直困擾著我,也使我感到很不安。今年1月27號,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的階段,為一中門口的報亭,一中學子為他送行的感人的事跡。當時那天為他送行的時候,正好是學校高一,高二年紀期末考試,我說我不安就是這個事情,高一,高二的學生要出來為他送行,我只同意了高中三年級,為什么?因為高中三年級當時還沒有期末考試。高三的學生出來了500、600人,高一高二我考慮,因為是期末考試,如果期末考試中間出來為他送行,那我整個的教學計劃和考試的程序就打亂了?,F在回頭來看,應該要同意高一高二的學生要出來為他送行,這使我感到不安,實際上就考試重新組織也是可以的,但是我當時沒有考慮這一點。其實如果說我們全校的絕大部分學生,為這個蔡爺爺送行本是就是一個愛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感恩之心培養的活動。我當時疏忽了這一點,所以我感到不安。如果我同意了學生的要求的話,我們學校3000多人,最少有2000多人會在校門口為他送行,可以這么說,全國沒有第二所學校會這樣。  
【記者】:記得上學說,有些人死了但是他活著,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他雖然是一個平凡人,但是他有一個很偉大的靈魂。就像校長說了,您很愧疚,但是我看著老師說時候,眼睛里面泛著淚光,同學們來送行,可能就是一個小人物,社會上千千萬萬的平凡的人,他用平凡的主動,這么多年包括他的為人,同學們也把他作為自己一個朋友,老師,長輩等等 
【趙雅茜】:對,我覺得蔡爺爺在長沙一中門報亭堅守14年,個人認為他給學生帶來了知識,第二帶來了快樂,同時他也給學生帶來了溫暖,他也給學生帶來了方向。他是一個很最不過普通的一個工作崗位,然而他體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這樣一個愛的奉獻的一個精神,他把愛送給了大家,把知識傳遞給了大家,把溫暖送給了大家,給大家指明了愛的方向。很多學生,我的學生知道這個事情以后,從武漢,廣州畢業的事情,從武漢廣州回來到校門口送行,沒趕上到第二天去為他獻上鮮花,這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要看到的結果。 
【記者】:咱們可不可以把這樣的一個日子,作為咱們一中一個比較有意義的紀念日來促進我們的學子們,曾經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日子,這樣的一個人我們為他留下的眼淚。 
【趙雅茜】:第一這是我們一中的十件大事,第二感謝他為我們學生帶來的幸福感,我們專門編輯了一本自己的校刊,專門紀念蔡爺爺的校刊,作為一個專門的讀本。一個人有愛心,有感恩之心,今后不管從事什么職業,都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
【記者】:好,我們看下一位網友[小巫見大巫]:實踐出真知。新課改也體現了這樣的主旨。請問一中的新課改推進得如何?作為最重要的省示范性高中學校,在這個方面有所示范意義的經驗有哪些?  
【趙雅茜】:我們在進行高中課程改革的嘗試,嘗試一年了,還談不上,個人認為還談不上什么經驗,只是我們一些做法,我們這個做法的核心,就在于學生選擇相應,相關部分課程,促進學生的發展,有選擇這是第一。第二就是由原來被動的學習變成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這是第二。第三,學生的試驗動手的能力遠遠要大于沒有進行課改之前水平的提高。我們想通過課改有6他課程體系構成的高中課程改革,最后歸結一點這是一個身心健康,學習能力較強,敢于擔當社會責任,有報復理想的國家人才。
【記者】:所以說新課改也是教育體系里面,對于我們更好的,更全面的學生發展所作出的,我們卓有成效邁出的一大步,我們應該盡量的實施和完善好,我們也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看到孩子們每天回來都是開開心心的。 
【趙雅茜】:說句心里話,我在長沙市一中當了十多年的校長了,談不上很高的教育理念,但是我認為凡是進入長沙市一中學習的學生,會學習的是高興的,不會學習的,學生能力現在教差的也是快樂的,他是充滿著活力,充滿著快樂,充滿著歡歌笑語的校園,為他們今后永遠記得長沙一中是我在求學階段,最為值得留念的地方,這是我要實現的目標。 
【記者】:也希望這樣一個目標會慢慢的實現,現在也是部分在實現了,希望以后越來越完善。 
【趙雅茜】:對。 
【記者】: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美好校園的回憶。下一位網友叫“普通者”:趙校長,請問作為一所百年名校,請問貴校推薦上北大、清華的學生有什么衡量標準?是否有量化指標??
【趙雅茜】:推薦北大的這個制度已經推行三念了。在這里我直白的說,這個校長十年推薦上北大,在一定程度上說,也限制了這個學校辦學理念的延伸和發展,為什么這么說?我覺得第一年,首屆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推薦制度和要求更符合辦現代教育的理念,他沒有設很多的條條框框。第二,第三以后就設了很多條件了,比方推薦的學生,他的學業成績必須在應屆畢業生的前35%以內,有這樣一個要求,這樣的話就把我所定的目標首先就鎖死在一個范圍之內。所以我們長沙一中推薦的第一位學生,排名成績應該在110名左右,也就是說,他就是在10%以上。像這樣的優秀學生,按照今年,去年的標準就不屬于這個范圍了,然而現在他的發展很好,他進了北大。北大的老師們跟我反映,這個小孩,到了北大發展很好。我就覺得現在的條框限制的條件太多了,使我不能放開手腳來做。 
【記者】:所以說教育的很多方面還是要朝著全面發展來進行改進,很多我們覺得其他方面很優異的學生也要得到推薦的。 
【趙雅茜】:長沙一中推薦上北大的學生,我覺得首先第一點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第二點要有一種集體為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第三種是一種關愛他人,傳遞正能量的人。第四點學習能力較強的人。
【記者】:是的,我們也希望趙校長的目標和他的理念,可以得到社會上的認可,而且這樣的一個目標,我個人認為也是一個很完善,而且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目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希望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一個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趙校長,與大家交流青少年成長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接下來在10點40分,我們還將對話湘潭大學湘潭大學招生辦主任申永豐,敬請網友們關注。在節目最后,再次謝謝趙校長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訪談,同時也謝謝各位網友的熱情陪伴,我們下期再見! 
【趙雅茜】:再見!
分享到:

姓名:趙雅茜

所屬學校:湖南長沙一中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