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學軍中學 陳立群
【時間】2013年8月14日
【嘉賓】學軍中學陳立群
【主持人】記者
陳立群,1982年1月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數學系,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獲澳大利亞Edith Cowan University教育管理碩士學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中國創造學會理事;中國西部教育顧問;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兼職教授;浙江師范大學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客座教授;浙江省教育學會德育分會理事;杭州市數學學會理事。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此次請來的是學軍中學校長陳立群校長,陳校長從1985年起就擔任中學校長,資歷非常深,并且目前他所工作的學軍中學可以說是整個浙江省最有名的學校之一,同時也是高考成績最好的學校之一。杭州市前市委書記王國平曾說過“學在學軍”,如果您的孩子要想成績好,那么學軍中學一定是很棒的選擇。本次訪談我們就網友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首先第一個問題,您認為學軍中學最獨特的一種精神氣質是什么?您希望從學軍中學走出的學子具備一種怎樣的特質?
[陳立群]:學軍中學的特質在于它的進取精神,用一句話來概括即“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就是將每件事情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我們希望學軍的孩子最好的一種精神氣質是自信,這種自信不論在成績還是在其他素質上都能得以體現,我們希望學軍學子具有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理、健美的人格。
[主持人]:您說的非常好?!白屆總€孩子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都能有所長”我相信是所有家長共同的愿望,但在現實情形下,在高考指揮棒下,如何在確保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又能健全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這是一個問題,據我了解,學軍中學對孩子的管理是十分嚴格的,那么學校是怎么做到均衡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的呢?
[陳立群]:社會上有些聲音認為學軍中學把學生管得很嚴,但我對“嚴”有自己的解讀:我把這種“嚴”定義為嚴謹和進取精神。我們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一定是和人文關懷相結合的,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貫徹的是“動的起、靜得下”,我們倡導的是深層次的學習,因為深層次的學習才能學得非常扎實,學生如果內心靜不下來的話,效率也不會高。但同時也要讓孩子“動”的起來。比如目前學軍的孩子早上都會參加晨跑,他們的身體素質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所以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钡怯行┘议L就擔心,這些選修課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陳立群]:第二課堂其實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我認為,只要是在正常教育課堂之外的場所都是課堂。我們的第二課堂活動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教學規定動作,二是學校自選動作。首先,我們會將校內場館利用好,我們有資源教室、敞開式悅讀室、開放式校史展覽室、社團活動室,同時積極規范組織參加校外活動場館活動。更重要的是,我們會做活做強自選動作,在近日結束的杭州中小學校藝術節上,我們有四個項目得了一等獎,這就得益于具有天杭特色的第二課堂,同時,我們學校的聲樂分團、舞蹈社、籃球社、健美社等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并且實力很雄厚。
[主持人]:您認為對比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的孩子更需要注重哪些方面能力的培養?
[陳立群]:如果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只單純把其他的東西去掉,只有分數,那這個學生未必能在社會發揮大的作用。我們認為選修課程能夠發揮學生的興趣特長以及提高綜合素質能力。這些年我們在尖子生培養上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學校有特別好的教師團隊,共有12位特級教師和90多名高級教師,聘請浙大32位教授包括中科院院士,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眼界和課程質量,孩子在五大類競賽課程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在今年9月舉行的共85個國家參加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學軍中學學子李超獲得了金牌,可以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主持人]:在學習上,應當怎么樣培養自己的孩子才是恰當的呢?
[陳立群]: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一直認為,在學習上分為“自主當家”、“老師當家”和“無人當家”三種狀態,衡量一個孩子學習上是不是“自主當家”可以問他三個問題:哪幾門科目學得好哪幾門差、哪幾塊知識點學得好哪幾塊差以及打算如何進行彌補。如果都能答得上的孩子,就是“自主當家”者。一般這樣的孩子一進到教室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師當家”就是學生完全聽從老師的計劃和安排,比較被動?!盁o人當家”即是把時間完全還給學生。根據我長期的觀察,“自主當家”者沒有人考不好,“老師當家”者發揮不出除了老師水平之外的東西,要看老師的水準和學生的完成質量,但是這樣的學生如果想上好的學校是很有難度的。“無人當家”者沒有一個考得好。我覺得要倡導“自主當家”,要激發孩子對于學習的責任心。
[主持人]:我有很深的感受,在我看來,大多數孩子都不把學習當成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他還是把學習當成是任務來完成的。特別是許多家長一回來就只關心成績,孩子們會抵觸。拿我自己來說,我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自立的習慣,有意識地培養他自主學習、自己當家的習慣很重要。那么具體說來,您認為該怎么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呢?
[陳立群]:我感覺,第一,究竟什么是教育?我到現在非常贊同“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長,其次是科學獲知。”這個觀點,但現實是,我們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其次”上。但學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部分可能會被家長忽略。你要關注孩子思想、心理、身體、學業,每個緯度都要顧及到。教育終究是一個“精神成長”的問題。家長的誤區在于:要求孩子所有的時間都集中在學校。古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說人的生活習慣決定學習習慣,家長對孩子一定不能溺愛。該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關于家長我還有其他建議:第一要呵護孩子的自尊,盡量不要當面批評,當你在當面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內在的對抗性已經產生。好方法是夫妻之間達到一種默契,形成一種好的教育方式。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因為孩子這時候的自尊心是特別強烈。對孩子的愛不要表現在嘴上體現在眼里,應該更多的放在心上。另外,家長自己對于事業的追求也很重要。我們一直想的方法是,其實形式不一定重要,內容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是的,對于您的看法我很認同。就像弟子規中所言“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毕嘈抨愋iL的解讀可以給很多家長帶來啟發。絕大部分孩子沒機會進像學軍中學這樣的好學校。您覺得上一個好高中好大學真的那么重要嗎?如果上不了的話怎么辦?
[陳立群]:選擇好學校主要是選擇一種好的學校氣氛和好的同伴,這是很有講究的。家長要讓孩子經常和同伴在一起交流,但同時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非常理性和全面的分析。有一些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些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些孩子擅長動手能力,一定要給孩子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道路,但目前從宏觀教育環境來講,還是比較重視邏輯而忽視了人文能力。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陳校長您認為像從小就對數學或理科方面特別沒自信的孩子該怎么辦?是努力補上短板,還是盡力發揮所長?
[陳立群]:我覺得,一方面,有考試存在的話必然講究以總分來錄取,另一方面我覺得還是要讓長的地方更長,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勇于突破,甘于落后。”如果以后有家長對這點表示疑惑的話,那我會告訴他們杭州新東方校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曾經數學不好,但他現在非常成功。
[主持人]:您覺得高中階段的孩子該如何來管?
[陳立群]:我覺得,家長不能硬性地要求孩子去做些什么,而是要講求平等。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要關注孩子的全面成長。
[主持人]:是的。我覺得高中階段的孩子有些情感上的需求,比如說出現早戀的情況,一定要給孩子一個發泄的平臺,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溝通也顯得非常重要。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