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 黃埔中正學校在黃埔軍校舊址開學。
1938年 由于戰事學校遷至粵北,輾轉樂昌、韶關、陽山辦學。
1945年 遷回廣州越秀區南麓,接收“鳴淞紀念中學”,改名為廣東省立黃埔中正中學。
1949年 改名為廣東省立黃埔中學。
1950年 省立黃埔中學與主要由西南聯大人員創辦的私立長風中學合并,改名為廣東省立珠江中學,校址在鷺江。
1953年 廣東省立珠江中學改由廣州市管轄,更名為廣州市第六中學。
1960年 廣州市第六中學與中山大學預科合并,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1962年 復名廣州市第六中學。
廣州市第六中學——市重點中學、廣東省首批全國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黃埔軍校
校歌為校歌。
廣州市第六中學占地6萬8千平方米,校園寬敞,環境優雅。宏偉的教學大樓、多功能的科學館、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標準的田徑運動場、2個50米泳池組成的游泳場、雄偉壯觀的體育館、公寓式的學生宿舍、出品服務上乘的餐廳等,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保證。多媒體綜合電教室、語言實驗室、衛星接收站、閉路電視網絡等完備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又為學生接受知識,開發智力,提高能力,發揮潛能,培養創造力提供了更優越的條件。 “銘恩廊”、“敬師齋”、“文化長廊”、“科技文化廣場”,學校悉心營造的和諧的人文環境,讓每個同學漫步校園神清氣爽,身心舒暢。
廣州市第六中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培養博學多才、有情有義的人是我們的目標。學校建立了“自為互動”的辦學模式,大力倡導教師、學生自主自立的創新精神,大力倡導師生之間的民主、和諧、互助合作精神和群體意識。學校有一支精通教育教學規律、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研究、樂于奉獻、勇于開拓的干部隊伍,他們始終堅持把學校發展放在首要,始終堅持把“優質”意識作為管理、教育、團結師生的第一要義。
學校還有一支師德高尚、教育教學業務能力過硬、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76人,有研究生學歷的?69 人。近幾年有18 位教師被評為省、市優秀教師,其中嚴開明老師榮幸地獲得2009年“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學校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藝、體育、社團、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搭建鍛煉和展現自己的舞臺。學校辦學成績顯著,高考成績斐然,培養出多名廣東省高考狀元。學校每年都有約5%的優秀學生榮獲重點高校的保送資格,有約20%的學生獲得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資格。2003年以來,學校高考平均上線率達100%,本科率97%,重點率60%。近三年進入全省單科前100名有120人,進入全省總分前100名有18人。學校在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評比中多年來連續榮獲一等獎或特等獎。
學校各學科參加全國、省、市競賽碩果累累,成績喜人。2007年—2009年,我校學生在各項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28 人次,省級獎勵27人次,市一等獎86人次。信息奧林匹克競賽在省聯賽中創五連冠的佳績,近幾年已有65位學生獲高校保送資格。生物、數學、化學等學科奧賽也屢創佳績,獲得過生物競賽的全國金獎和國際銀獎等重大獎項,創新大賽屢獲省一等獎和全國二等獎等重大獎項。
七十年名校枝繁葉茂,今天的六中人正裝載著厚重的歷史榮光和沉甸甸的夢想,揚帆遠航,續寫更精彩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