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學始建于1955年,迄今已走過了57年的風雨歷程。一代代五十一中人始終踐行 “仁和”精神,堅守著“仁以修德,和而立業”的辦學理念,以振興天津教育為己任,育英哺華,耕耘不息。
第一階段:小荷才露尖尖角(1955—1965)
建校初期,正值新中國的教育發展起步階段,劉海波(1955-1958任職)、王鑑衡(1958-1973任職)先后任五十一中校長,學校就對各項工作的開展提出了“高水平、高質量”的口號,1955—1962的七年間,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學校逐漸在社會上具有了良好的聲譽。
1963年紅橋區教育局根據學校當時的發展需要,將校址從大豐橋遷至邵公莊(現校址),學校由此有了更加完善的教學設備和環境,擴大了規模,從而使學校的起步階段形成了良性運轉的態勢。
第二階段:政治浩劫中堅強聳立(1966—1973)
文革期間,盡管學校的工作受到各種各樣的干擾,但是學校的教育教學成績卻在逆境中艱難地提升著。1973年張國慶校長(1973-1977任職)任職期間,鑒于紅橋區教育形式的發展,區委批準我校成立了高中部,五十一中學從此成為完中校。五十一中的發展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
第三階段:恢復發展中再上層樓(1973—1996)
1973年成立完中校后,四十九中遷址,將原來所占五十一中學的教學樓歸還,五十一中校舍擴大。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抗震救災期間學校教學秩序穩定,成績穩定。1977年,張國慶校長離職,由李舒(1977-1978任職)繼任校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提出,為教育送來一縷春風,也為五十一中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錢忠源(1978-1981任職)、張志琪(1981-1984任職)兩任校長帶領全校教師不懈奮斗, 1983年,學校被紅橋區政府命名為區級重點中學。1984年,敬履睿(1984-1987任職)繼任校長。
1984年李森田校長(1987-2000任職)大膽提出了“人本管理”的理念,在全校形成了“自我約束”的管理模式,學校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本”教育特色。同時,根據教育形勢的發展與變化,在紅橋全區范圍內率先提出“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育促德育,以心育促教育。
第四階段騰飛——欲與鯤鵬試比高(1996—至今)
1996年,天津市教育局經過對我校的層層考核,命名我校為市級重點中學。1997年成立了民辦公助學校仁和中學高中部。同年,我校順利通過3A學校評審,跨入了3A學校行列。此后學校先后被天津市教育局評選為天津市心理健康先進學校、天津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學校、全國群眾工作先進單位、天津市市級衛生先進單位,并被遴選為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學科研試驗基地”。
2000年王宗釗校長(2000-2005任職)自籌資金,下大力度改善校園環境:2001年可以同時容納1400人的體育館在高中部落成;同時我校引進了當時全區獨一無二的多媒體設備,建設起互動式校園網絡。2005年我校迎來了建校五十周年校慶。
2008年閻家坤校長(2005-2010任職)任期內,我校升級為正處級單位,2009年順利通過第一批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建設標準達標檢查。2009年經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批準,我校51中部增設美術動漫設計班。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校的辦學特色之一,2010 年九月在劉凱校長(2010至今任職)等領導多方努力下,我校與天津社會心理學會正式簽約成為天津市心理實驗學校。2011年暑期我校開始了大規模的校園加固工程,五十一中校舍煥然一新。在劉凱校長的倡導下,“校園文化建設”如火如荼地展開,無論是寓意深刻的校徽還是歡快奮進的校歌都體現出五十一中人昂揚的斗志與信念?!扒迕骷罀摺薄靶@文化藝術節”“優秀團隊評比”“學科組長論壇”等一系列特色活動的開展為五十一中“師生同心、團隊協作”的和諧氛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校57年來,學校始終秉承“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宗旨,孜孜以求,誨人不倦。從李森田校長的“教育要以人為本”,到王宗釗校長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再到閻家坤校長的“關注人,發展人”,到現在劉凱校長的“仁以修德,和而立業”,無一不閃現著人本光輝。用人本的理念去指導工作,從人性的角度去關愛師生,把過去的成績當成起點,把未來的責任化為動力,五十一中必能奮斗中彰顯本色,進取中鑄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