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建水一中有點“牛”的背后
讓每個學生看見愛
日前,建水縣舉辦了一場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的文藝晚會,所有參加晚會的觀眾不會忘記那一幕——
建水縣第一中學的領導在接過那塊教育教學“特別成就獎”匾牌的同時,也接受了建水縣委、縣政府100萬元的重獎。
建水一中學生王栩淳以649分的高分摘取云南省文科第一名。
應屆生上600分以上的達到11人,居紅河州第一,正式錄取生上線率達到100%。
今年,建水一中又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用經營品牌的理念管理學校
對于今年建水一中在高考中取得很好的成績,該校副校長金洲說,建水一中只是一所縣級中學,與昆明、玉溪等地還有很大的差距,一中仍需要努力趕上。
金洲認為,管理學校就是在經營品牌,一中的品牌的核心就是經營學校文化,一中文化的核心是敬業、團隊和創新。沒有一個好的教師團隊,學校的教育就無從談起,讓教師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關鍵,“校榮我榮,校衰我恥”,一中的老師有了很好的價值觀,把個人利益與個人的收入看得很淡,把學校的榮譽看得很重,把學校的教育搞好了,走出去有面子,成了一中老師的追求。
良好的校風是學校取得好成績的關鍵,風氣決定一切,這幾年,學校除了制定《教師十不準》剛性的規定之外,還加強一些軟環境的建設,樹立愛學習、愛學校的風氣,老師自覺加班,非常敬業,追求個人的成功的精神成了老師的追求。
金洲在致學校老師的一封信上這樣寫到:年輕的教師要有成名家的志向,要有服務于學生和家長的意識,年輕的教師要有自覺提高自己能力的責任。一年入門、3年成熟、6年成為骨干,9年成為名師,在這樣校訓面前,每個老師都默默地努力著。
“讓每個學生看見愛”,金洲堅信好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更愛學習,為了緩解學生壓力,在高考前勵志大會上,50多歲的老師陪著學生在操場上爬行,同學們相互按摩減壓。每次月考結束后師生一起談得失。讓學校更加具有人文性,讓每個孩子進入到一中感受到愛。
用交朋友的方式處理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決定教育效果”,一個高明的教師和一個聰明的學生相互鄙薄,肯定不可能“教學相長”。建水一中要求每個老師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用真心去感動學生,營造一個適合共同成長的氛圍。王栩淳的班主任常俊說自己教育心得就是與學生處朋友。
以一顆平常心,放松地去教學,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常俊說,學習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孩子們已經很辛苦了,如果讓學生舉得學習非常痛苦,老師在臺上講得再好,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會很低。
在教學上,對學生要有情感上的投入,關注學生的內心發展,關注學生情感上的需要,創造一種輕松、和諧、互愛、互助的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能去的很好成績的關鍵。
常俊是一個地理老師,上地理課的時候,他會把建水縣的農業、建水縣的地理情況作為案例結合到課堂上,用學生熟悉的例子來教學,這樣學生能夠很快接受書本上的知識。
常俊為班上的同學總結出一句話——會學習、會放松,當你學不進去的時候,那就給自己放個假,當你覺得不學習而發慌的時候,那就努力地學習。
帶了兩屆畢業班了,常俊老師最大的感悟是,一個優秀的老師,要去發現學生需要什么,老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去教學。比如說,每個老師對學生反映比較多的問題,就重點去講。
在課堂上是老師,下課后就是朋友,常俊對于班上的體育活動經常參加,參加體育活動能夠讓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有什么話都給老師溝通,遇到一些棘手的心理問題,常俊還請教心理老師。
常俊說自己是個雙重性格的人,活潑的時候能與同學玩到一起,靜下來能夠一個靜靜地呆著,思考問題。
讓每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是常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許多年以后,你已經忘記了一中老師曾經教過你什么,但同學一定會記得起老師與同學一起玩耍的生活片段,那段回憶是浪漫的,是甜美的。”
成了“狀元”的班主任,常俊說自己的壓力太大,以后需要更努力,常俊強調,榮譽屬于團隊,在他們班,每個老師下班以后都在一起交流,把課堂上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根據發現的問題制定教學計劃,解決學生的困難,讓所有的老師都來共同管理好這個班級。
常俊說,自己能取得好的成績,與學校的培養是分不開的,學校非常注重老師的培養,每個新老師進來,都要拜師學藝,有經驗的老教師將教學經驗傳給新老師。同時,學校會給老師一個發展平臺,敢于讓年輕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年級組長等職務,讓新老師得到鍛煉,迅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