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近年來,教職工的流動越來越頻繁,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
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職工必須有誠心;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職工必須有恒心;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職工必須有精心;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職工必須有愛心。
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于自己的事業,千方百計將自己的事情辦好。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結合教育的現實要求,發揚優良傳統,大力倡導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是當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一項十分有意義的事。
教育事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依靠全體教師敬業愛崗。社會進步說到底,是靠科學技術好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的。而科學發展的歷程告訴我們,每一項科學發展,每一次技術進步,都需要人們付出巨大的代價,都閃耀著敬業精神的光輝。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都是勞動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出來的。離開了持之以恒的勞動,沒有敬業精神的灌注,財富從何而來?不論是一個時代還是一個民族,敬業的人越多,敬業精神越強,這個時代進步就越快,這個名族發展就越迅速。當然,社會進步還包含著精神文明的發展。教育事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其發展,需要從事這一事業的人們具有很強甚至更強的敬業精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決定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教育大計,教職工為本,教職工被稱作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是因為教職工的責任是培養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創新的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視野開闊、胸懷寬廣的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人。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教職工必須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質,而其中敬業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職工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場機制及其利益機制的驅動和社會各種思潮的沖擊。因此,樹立教職工的敬業精神,已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一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為此,學校專門購買了一套《教職工敬業精神》培訓教材,上傳到校園網,希望全校教職工抽空認真學習,記好學習筆記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