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站在這里為大家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米一粟皆來之不易》。
我們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給后人留下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是多么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浪費糧食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有些人對于自己的浪費而受到的指責或許多少還有些嗤之以鼻,認為是危言聳聽,自己只是隨意倒掉一些剩菜剩飯,為何要受到如此沉重的指責。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據有關部門估計,我國13億人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這是多么驚人的浪費啊!
或許,饑餓這個詞對于我們來說已經有些遙遠。吃飽飯、吃好飯已經成了司空間慣的事情,還有誰在意糧食的由來,還有誰會在意隨手丟棄的糧食。然而,現實情況令人堪憂:一方面,全世界人口與日俱增,糧食供應日益緊張,部分地區糧食短缺現象日益嚴重;另一方面,浪費糧食的行為屢見不鮮,農民的勞動成果的不到珍惜。
古人尚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深刻感受,我們就更應該從中領悟糧食的珍貴。讓我們捫心自問一下,當我們在食堂用餐的時候余留下來的剩菜飯我們是如何處理的呢?大部分同學都是隨手倒掉的吧,可能在我們看來,這是不經意而為之,但是這是一種非常可恥的浪費的行為,我們在浪費糧食的時候不妨聽一聽,那些正飽受著饑餓之苦的難民們的痛苦呻吟;看一看,那些為了兒女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揮鋤頭灑汗水的農民父母們;想一想,不知生活艱辛的我們隨意亂倒飯菜時能做到問心無愧嗎?土地資源有限,糧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長,糧食越來越寶貴,它是人類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們要愛惜糧食,把節約糧食看做生活中的大事,是勤儉節約成為每一個同學的良好品德。
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不亂倒剩菜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勤儉節約,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走向繁榮富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