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摘自《長江日報》2014年6月24日第9版)
今年湖北、武漢文科雙料前兩名出現在同一所高中。巧的是,她倆還是同班、同桌“姐妹花”。昨日,武漢三中高三(13)班學生陳君儀、黃可欣回到母校,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未來規劃。
不同的是:
一個活潑開朗 一個細心踏實
扎著利落的馬尾辮,留著齊劉海,戴著一副眼鏡,笑起來嘴角上揚……這對“姐妹花”從打扮到長相,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今年湖北文科前兩名都在自己班上,而且是同桌,看著這對“愛徒”,班主任徐愛珍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從高考成績看,兩個人都堪稱“學霸”:陳君儀,總分657分,其中語文136分,數學149分,英語139分,文科綜合233分;黃可欣,總分649分,其中語文125分,數學147分,英語144分,文科綜合233分。
“兩個人的性格和學習風格不一樣”,陳君儀活潑開朗、善于思考、效率高,黃可欣思維縝密、細心踏實。
剛進高中時,陳君儀的學習成績就一直領先,徐愛珍老師特意安排有潛力的黃可欣與她同桌,開展“挑戰賽”。高二時,黃可欣的學習成績開始向陳君儀靠攏。到高三時,兩人就實力相當、不相上下了。
語文教師徐志啟說,陳君儀喜歡跟老師交流。如果滿分60分的作文,她得了54分以下,就會找到老師請教,幫忙分析問題、找出原因。在班主任徐愛珍給每名同學的《心靈寄語本》上,她也愛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跟徐老師說說心里話。
黃可欣對自己要求也很高,對于老師不滿意的作文,她會主動重新構思寫作,直到滿意為止。
相同的是:
每周交換筆記 相互補充和借鑒
這兩名女生都愿意無私分享,樂于助人,在班上人緣很好。有一名同學是藝術生,數學、歷史基礎比較差。作為班長的陳君儀主動放棄午休時間給這名同學當起“小老師”。“經常一講就是一兩個小時,硬是串講了幾本書”。
“其實,幫同學梳理的過程中,我也在回憶和鞏固知識,既幫助了別人,又讓自己的知識線條更清晰。”當被問到有沒有擔心“浪費時間”時,陳君儀說。
作為“黑馬”的黃可欣也沒有成為陳君儀的“對手”,兩人互相較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每周,兩人都會交換自己的筆記,相互補充和借鑒。
“課余,我們也會一起聊八卦。”黃可欣笑著說,“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大家成為共同的受益者。”
(記者宋蘭蘭 通訊員吳健 王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