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簡稱兵團二中)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部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完全中學。學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一所隨軍子弟學校,這支部隊是1949年王震將軍從南泥灣帶來的著名的三五九旅。學校于1959年便發展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批公立重點中學,1978年和1984年又分別成為烏魯木齊市和兵團重點中學,2006年被命名為兵團示范性高級中學。目前,兵團二中直接隸屬于兵團教育局,內設黨委行政辦公室、工會、小學教導處、初中教導處、高中教導處、科研室、德育處、資源中心、財務中心、體衛中心、總務處、公寓、團委等13個科室。學校核定編制總數為350人,核定教學班78個(小學24個、初中18個、高中36個)。
學校文化:
兵團二中的辦學方向:弘揚學校的優良文化傳統,辦成在全國具有示范作用和良好聲譽的高質量、有特色、一流的現代化完全中學;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創設適合每一個人健康全面發展的和諧校園;辦學特色:嚴格、嚴謹、關懷、關注、包容、求真、向善、創美。兵團二中的校訓:自強不息,攀高不止;作風:科學民主,務實公正;教風:求實求活,求新求精;學風:做人誠實,學習扎實,生活樸實,身體結實。
學校概況:
兵團二中地處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五星南路376號,總占地面積48636.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1544.5平方米,設施完善,設備先進,擁有三座教學大樓、一座綜合實驗辦公樓、一座室內體育館、兩座可容納700名學生住宿的公寓樓和一座可供2000人就餐的清真餐廳。兵團二中是新疆最早建成計算機校園網的學校之一,并以200兆帶寬接入互聯網,實現了與外界的無障礙交流。學校還建有一個高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場內有300m跑道、籃球場等。學校校園內外,綠樹成蔭,芳草似毯。校園內的假山噴泉、巨石雕刻、休憩長廊等給學子們以靈感,伴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兵團二中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通過開展“師德標兵”評選等活動,樹立了一批師德典型,用榜樣的力量帶動了教師思想水平的整體提升;通過教學技能崗位大練兵,縮短了青年教師的崗位適應期,提高了青年教師業務水平;通過對教師的工作業績考核,激勵廣大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近三年,學校教師共有50余人次獲省級、國家級講課大賽一等獎,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一百二十多篇。截至2015年9月,學校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兵團英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2人、自治區特級教師9人。
在精心打造高素質名師隊伍的同時,兵團二中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學校不斷完善課程教學體系,注重課程文化建設,制定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高一高二學生的研究性課題過程完整,并有專門教師進行相關指導;除堅持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正常開設外,還不斷探索校本課程的建設,開設了近40門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對課程多樣性、個性化的選擇需求。學校鼓勵學生自發成立各種學生社團,截至目前有愛心社、動漫社、文學社、話劇社、聲樂社等30多個學生社團,涵蓋公益服務、科技創新、人文社科和體育藝術等大類,在這里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特長,體會成長的快樂,孕育人生的夢想。近三年,學校在科技創新和綜合實踐領域的各類競賽成績穩居西北五省區同類學校之首,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學生的科學研究及實踐活動獲得國家級、省級三百多項獎次,有150多名學生奪得全國學科奧賽省賽區一等獎;高中部共有61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22名學生被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等港澳名校錄取,25名學生被哥倫比亞大學、多倫多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國外院校錄取,高考一本上線率穩定在96%以上,連續三年位居全疆第一;初中部辦學質量顯著提升,一批次示范性高中上線率穩定在60%以上,在烏魯木齊市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小學部發展成為天山區知名的特色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走在烏魯木齊市同類學校前列。
近年來,兵團二中不斷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同時把學校體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學校將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作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小型競賽為契機,開展月月賽活動。充分調動師生們的積極性,盡量讓更多的同學能夠參與到比賽中去,普及、加強學生的健身觀念。特別是2007年4月29日兵團“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 啟動儀式在兵團二中舉行以來,學校認真實施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依托春季田徑運動會、冬季長跑、“三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賽等各類大型體育競賽,形成了具有我校體育特色的大課間文體活動。讓每個學生真正投入體育活動中去,確保了每個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學生身體素質逐步得到提高。學校還不斷加強學生運動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課學習,校籃球隊、田徑隊隊員都被分散安排到普通班級中,平時與同學們一起學習,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這不僅保證了體育特長生的日常文化課學習,對普通學生鍛煉身體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校向社會輸送了包括杜鋒(原國家男籃主力、現任廣東男籃主教練)、可蘭白克·馬坎(國家男籃隊員、新疆廣匯男籃主力)等籃球運動員在內的大批優秀體育人才。
兵團二中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在新疆教育領域產生了廣泛積極的影響,成為兵團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一個品牌。同時,兵團二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優質資源“幫扶”帶動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響應兵團黨委號召,于2006年11月份啟動了對口支援十四師224團中學工作,先后派出多批管理干部、骨干教師到224團中學支教并幫助組建高中部、為該校培養部分高中教師,我校王英書記2013年退休后一直在224團中學擔任校長職務,他將兵團二中的管理理念直接移植了過去,目前224團中學高中部已正式成立,各項工作步入正軌,初中部和小學部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了質的飛躍。二是資源互享。學校免費開放教育資源,供兵團各師、團學校使用,如免費開放教師教育教學資源庫,定期提供期中、期末試卷等;邀請師、團學校領導、教師免費參加專家講座、中考研討會、高考研討會等大型教育教學活動。三是教師互學。通過行政干部長期交流、部門年級教研組長期合作、教師教育教學科研長期互動等方式,加強交流,深度合作。近三年,學校先后組織校級干部、專家教師到四師71團、五師90團、十師184團、十二師三坪農場等團場的對口支援學校舉辦講座10余場,交流指導新課程改革、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的經驗;先后組織10余批次教師到師、團學校上精品示范課,探討高效課堂教學的方法和藝術。作為“教育部——中國移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影子培訓’”學員實踐基地學校,我校先后接待師、團學校10余批次100多名校長、部門主任來我校掛職鍛煉、學習,參與部門行政辦公,參與學生教育活動,參與教學各個環節,全面學習交流。學校與庫車縣第二中學建立對口支援幫扶關系,還與托里縣二中、和布克賽爾縣二中、昌吉五中等自治區邊遠中學建立友好學校關系,有力地支援地方教育事業。
因辦學成績突出,近些年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平安和諧校園”、“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目前,學校是新疆首批具備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直薦資格的兩所中學之一,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重點高校的優質生源基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全體兵團二中師生都將牢記“自強不息、攀高不止”的校訓,弘揚學校優良文化傳統,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新發展,為兵團、為新疆、為全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