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4月19日,寧波中學校園里歡歌笑語,喜氣洋洋。闊別母校15年的30余名99屆初中畢業生回校,與老校長、老教師再聚首,為母校捐款,表達拳拳反哺之心。
寧波中學96屆“希望班”初中畢業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群體。他們在校學習期間品學兼優,中考時成績驕人。當年有35人參加考試,28人考上寧波中學高中。隨后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更是踏實勤奮,業績突出。
據悉,99屆“希望班”是特設的班級,校方和寧波尋呼臺達成協議,由寧波尋呼臺提供一部分教學經費,寧波中學承擔教學任務,共同為貧困生入學構筑綠色通道,來自寧波和麗水兩地的40名貧困生受助。
老校長陳守禮、老教師楊杏球從不同側面回顧了99屆畢業生在校時的學習生活情況,贊揚他們是寧波中學的優秀學子,為學弟學妹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34名校友們先后回憶起在校的學習生活,分享被助學的溫暖經歷。校友代表薛海靜表示,此次同學聚會返校,一方面為了尋找昔日的痕跡,另一方面更為了給寧波中學留下新的痕跡。現場啟動首次捐助1萬余元,更向廣大校友發出誠摯邀請,請校友常回來看看,同時參加到捐資助學活動中,幫助品學兼優家境困難的學弟學妹完成學業,激勵他們刻苦努力,不斷為母校增光添彩。
“我們之所以充入愛心基金而不叫獎學金,就是想更多地幫助貧困學生。” 原“希望班”班長鮑連紅介紹。“教育是一項沒有終點的事業,需要有人不斷地接力。”薛海靜感慨頗深地說,“感謝母校的培養,讓我全方面發展,實現自身價值。如果當時沒有進入希望班,我真不知道現在會怎么樣。”他們紛紛表示,今天能為母校的建設發展盡綿薄之力是自己的榮幸和驕傲。
看著同學們,當年的寧中校長陳守禮感慨萬分道:“參加這個活動讓我很感動,大家常懷這樣的感恩之心,以后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的。”
長期以來,寧波中學圍繞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明確提出了“孝心、愛心、責任心”為主線的“三心”教育,積極開展各項結對幫困、幫扶,愛心義賣、愛心捐贈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提高人文素養。此次99屆“希望班”情系母校、感恩社會是源于學校長期以來對學生“三心”教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