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 60歲快樂
學校類型:
成立年份:1947年
校慶日期:2007年9月21日
校 訓: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艱苦奮斗的作風 自理自學的能力
現(xiàn)任校長:李新
學校地區(qū):天津和平區(qū)西安道117號
校慶專題:http://www.sport-novelty.com/xiaoqing/172.html
學校專題:http://www.sport-novelty.com/school/tjyz
校 友 會:http://
2007年9月21日是天津市第一中學60周年校慶的日子。幾十名畢業(yè)于天津一中的杰出校友和目前在校就讀的學生齊聚人民體育館,登臺表演了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為母校慶賀生日。他們在一起共同回憶一中60年的風雨,60年的輝煌。明天,來自美國、英國、瑞典、意大利等幾十個國家的校友將齊聚一中校園,感受母校今日的輝煌。
天津市第一中學組建于1947年9月,原名為天津市立中學,解放后改名天津市第一中學,簡稱天津一中,是天津市教委直屬的重點中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qū)教育革新為發(fā)展服務計劃聯(lián)系中心。根據(jù)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2002年天津一中進行了改擴建,總的建筑面積達52000平方米。天津一中的新校舍由教學樓、學生活動中心、實驗樓、學生公寓、400米跑道標準操場組成。
“育人為本,教學為主,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正是天津一中的辦學宗旨。圍繞這一宗旨,廣大教職工辛勤耕耘,注重全面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文化知識及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學校重視不斷在教師隊伍中注入這種精神,使教師形成共向合力的教育集體。教師師德水平高,教育集體凝聚力強,教育教學效果好,培養(yǎng)的學生能力強,已為社會所公認。
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在一中已普及到教育教學及管理領域。自1984年天津一中首開中學電子計算機課程之先河以來,今年將建成計算機網(wǎng)絡教室7間,多媒體大階梯教室兩間,演示教室10間,將有微機800多臺,一中已更新了校園網(wǎng),將使每一位同學可以在學校上網(wǎng)。天津一中的微機物理實驗室,利用計算機數(shù)模轉(zhuǎn)化技術和自動化測量的傳感技術進行定量物理學實驗,為我國中學首創(chuàng)。天津一中有近2000平方米的現(xiàn)代化圖書館,有理、化、生實驗室20個,另有精密儀器室及標本室共5個,200余平方米電視演播室1個,每個教室均實現(xiàn)了多媒體網(wǎng)絡化。教室的標準配置為吊掛式投影儀、實物展臺、計算機。300多個座位和600多個座位的多功報告廳各1個。這些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均給學生提供了充分開發(fā)潛能,揮灑智慧的自由空間。
天津一中與國際多所學校一直保持著友好往來。從1987年起,一中成為第一個參與國際文化交流協(xié)團(AFS)的學校,多次派出師生前往歐美多個國家進行交流,并接待國外交流師生500余人。
名人校友星語心愿
一中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郭春寧1975屆校友
北京奧運會會徽主創(chuàng)者
“這里是我夢開始的地方。”一個手捧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展示圖的中年人說。他就是第一中學1975屆校友郭春寧,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主創(chuàng)者。
“我現(xiàn)在的成功,也是一中培養(yǎng)的結(jié)果。”郭春寧深情地說,“我從小酷愛美術,很幸運在一中念書的時候,學校開設了美術課程。而我也受到老師的特別栽培,加入了美術組。從此開始接受正規(guī)的專業(yè)教育。為我今天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想要告訴正在一中讀書的年輕的師弟師妹們,從現(xiàn)在起要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立志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里是我藝術的啟蒙之地。
——鄭天庸1957屆校友
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鄭天庸,1957屆校友,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談起當年在一中的日子,鄭老感慨萬千:“可以說,是一中讓我走上這條藝術之路的。我從1951年開始在一中度過了6年的時光。當時,一中的藝術氣氛已經(jīng)很濃厚了,各種社團活動非常豐富。像戲劇隊就是其中一個代表。所以說,一中是我們的啟蒙之地。在這里,我們度過了美好的年華,學到了寶貴的知識,也確立了人生的方向。”
功夫二字,貴在堅持。
——李光羲1949屆校友
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祝酒歌》、《松花江上》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至今被廣為傳唱。而演唱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李光羲正是一中1949屆的校友。提到在一中讀書的時光,李老感慨良多:“最難忘的就是當年我和同學們一起參加請愿和游行的隊伍,費盡心思終于爭取到了學校的建立。40年,50年,60年,這些校慶的日子我都回到了母校。我要用我的歌聲來傳達我對母校不變的深情。”
意見反饋 |聯(lián)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wǎng)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