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思想(熱愛三中,集成三中文化,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二、提升業務能力(積極參加培訓,加強基本功,遵守教學常規)
三、提升科研能力(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提高理論水平,做專家型教師,借助新課改)
一、教師的職業思想
從一名青年教師成為一名合格教師、骨干教師、乃至名師,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長可短。如何盡快成長,除外界需要提供必要條件以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首先要以內心上愿意從事這個行業,進而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并愿意為此付出,而不是應付。(每個人都有一個過程,以自己為例……)
作為老師,越來越受人尊重,各方面條件也越來越好(生活、辦公……),本身也是教師與學校相輔相成之事,可以說更多的是由于三中成就了我們的老師。當然,大家的辛勤努力也造就了三中。沒有三中,我們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獲。教學相長,由于三中的學生優秀,可以說許多優秀的教師也是被逼出來的 。(有形的,也有不行的)。因此我們必須熱愛我們的學校,并一心為工作努力,為學校付出,繼承和發揚三中的優良傳統,使之在我們這一代發揚光大。只有學校發展好了,我們才能越來越好。
三中傳統:
1、 愛崗敬業,誨人不倦。
2、 學識淵博,刻苦鉆研。
3、 以老帶新,發揚光大。
4、 團結協作,共同提高。
5、 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6、 因材施教,分層提高。
7、 求真務實,嚴謹求是。
8、 民主和諧,弘揚個性。
說白了,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本本份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為人師表),業務是立足之本,愛心是成功的保證。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有血有肉的,比起其他行業更艱難,也更有成就感。當然,隨著社會發展、辦學規模的變化、生源的變化、師資隊伍的變化。(在遷到新校區前,每年最多也就幾個青年教師,并且淘汰率很高。83年趙文祥,84年無,85年劉子遠、張建明,86年閆宏斐,87年李雁、仉立國……)也可以說,沒有三中新校區,沒有擴招,在座的許多教師是沒有機會來三中工作的,大家一定要珍惜。
二、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業務能力)
教師專業能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直接影響教學活動成效和質量,決定教育教學的活動實施與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綜合。
“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能力,是教師專業化的本質要求,是教師資格認定的關鍵。”
包括:1、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否關愛每一位學生,是否做到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對學生要從好的愿望出發,不是整治)
2、只是基礎(通識知識、學科知識、教育專業知識……)
3、專業技能(表達,溝通,教育能力,教學基本功,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
4、終身學習的能力(不因循守舊……)
(一)如何提高業務能力,主要是學習與實踐,而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聽課——教師成長更快,提高更快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人和事,有的青年教師一學期聽了上百節課或七八十節,教務處查統計)大家也有目共睹看到這些青年教師的進步,大多基本可以挑大梁了。
如何聽課,內涵很多,有必要說一下。
首先要明確聽課的目的:一是學習,二是研究,三是檢查(學校、教務處、老教師指導……)(自己聽課很少,一是聽不過來,二是更關注學生的聽課狀況和有老師在聽課……)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但是一門帶有缺憾的藝術,沒有十全十美的(教無定法)。在我們聽課的時候要有選擇的吸收,不僅要聽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授課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等。
(物理組:劉相輔、紀樹良、武敏、侯克環……)
(化學:于文剛,語文:高成慶……)
如何提高聽課的效率
聽課不必要把一節課像“攝像機”一樣完全記錄下來,更關注課堂中的“敗筆”與令你激動、興奮的環節。
1、要把握好聽、看、思三個環節:
聽:教師授課時的起、合、轉、錄、導是否流暢、自然、貼切,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是否靈活。
看:教學流程的設計,推進是否合理,層次是否分明,教師的角色,教師的心中是否有學生。教與學的關系,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參與面。
思: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得當,重點難點的把握,“三維目標”的落實,某些問題處理的如何,由你來執教是否有更好、更妙的處理方法。
同時也要考慮你所教的班級學生的情況,課堂是流動的,不同的班級情況不一樣,重要的是要為自己的思考積累素材、要學會“去粗存精”。
需要思考的地方很多:第一要用心去發現課堂上老師與學生的閃光的地方。第二要思考老師為什么會在教學中出現為題與不足,如何修正。第三要考慮問題是共性的還是個性的,是經常出現還是偶爾。第四要與自己相比較,長處在哪,不足在哪?
2、要帶問題聽課
聽課者要熟悉所聽課的內容,有無困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讓自己帶著思考、探究的態度去聽課,看人家如何處理,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觀察。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甚至把問題轉化成課題進行研究。
3、欣賞他人,提升自己
帶著欣賞的心態去聽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欣賞他人如何處理教材,設計課堂。
2)欣賞他人教學技巧、教學藝術。
3)欣賞他人如何喚醒學生,引導學生學習。
4、隨堂聽課好處多(真實的一面,對任課教師的督促)
有的教師愛聽公開課,覺得授課教師經過充分準備,閃光點多,平時不一定。但實際上每一位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有閃光,都值得借鑒與積累,可以說看不白看、聽不白聽,肯定有收獲。
聽課中要注意的地方:
1、理論知識儲備:教育理論,專業知識。
2、精神準備:了解課型,教師特點,學生層次。要有心:“留心天下皆學問,要做聽課有心人”。
3、要關注課堂的框架結構,重點難點的突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課堂氣氛的營造。
4、要關注授課教師如何關注學生學習(學生反映)。
5、要注意聽引課和小結。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是否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氛圍,一開始就讓學生進入和諧、自主的氛圍中愉快學習。小結是將一節課進行升華,一節好課要首尾相應,體現整體框架,將問題提升,帶新問題結束。
6、要及時整理聽課情況,提升精華。
7、認真進行反思,總結與交流。
聽——看——思——說——寫
(二)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設計能力是教師在課前對各種教學要素(包括教學目標、內容、策略、方法、環境、生情等)進行統籌分析與安排能力。簡單的說就是備課(集體備課、個人備課(先))。
1、熟練掌握教材內容(不是教教材,二是用教材教)吃透
2、分析重點難點(變成自己的東西)合理、適量。
3、組織整合教材。
4、學情分析,預想課上能發生的情況,教學推進狀況。
(三)教學實施能力的提高
預先制定計劃、教學設計的實施,對課堂的駕馭,教學的組織,學習情況和氛圍的營造,偶然事件或現象的處理與控制,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的運用,課堂上師生的和諧與溝通。
雖然許多東西是事先預設的,但隨機應變的能力會隨著經驗的積累,大家的不斷學習而逐步提高。
(四)命題的能力
1、命題的目的:促進、提高、發展、選拔
為了教學還是為了升學(平時與模擬)。
2、命題原則:
1)按照目的。
2)課程標準,教材。
3)有利于三維目標的落實,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4)不為難學生,不出偏、難、怪。
5)事先定好命題計劃,難、中、易比例。
每道題可能都是好題,但組合后不一定是好試卷。(綜合難)
3、學科試題的特點
擴大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很多說法。
“注重雙基,重視實踐,突出創新,探索開放,有機綜合,創設情景”
“夯實基礎,注重能力,加強實踐,開放創新”
需要注意:1)知識特點。2)體例特點。3)能力特點(綜合)。4)實踐特點。5)心理特點。6)程度特點。7)取材特點。
4、試題的導向功能,學什么,考什么。(課外……)
(五)評價能力:是教師作為主體,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教學的各種狀況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
1)提問評價能力。2)作業設計與評價能力。3)觀察評價能力。4)表現評價能力。5)筆試測驗評價能力。6)學生成長評價能力。7)聽課評價能力。8)教學反思能力。
Copyright ? 2013 黑龍江哈爾濱三中校長—趙文祥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