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5/30
2386次查看
溫光榮發布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內容簡介1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國遭遇了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加之大躍進的失誤及前蘇聯的連續逼債,使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全國發生了空前絕后的大饑荒。黨中央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在毛主席親自率領下,中央領導奔赴祖國各地,深入到最基層進行社會調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資料,調整相關政策。
周恩來總理在鄧穎超陪同下,從貴州花溪一路風塵來到河北邯鄲。 武安縣的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區,當年的劉鄧大軍曾在此駐扎,和百姓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公社主任郭鳳林在老支書父親影響下,幾十年對黨忠心耿耿。他基于樸素的階級感情,懷著為黨分憂、為國擔難的信念,不想讓總理看到農村的困苦實情而堵心,便采取了一系列弄虛作假、粉飾太平的行動:威脅干部不能說實話;把平時愛說怪話的“落后分子”關郵電局后屋;對生性耿直的父親封鎖總理到來的消息。周總理到伯延后,看到的是歌舞升平,聽到的是一片贊揚,吃到的是雞鴨魚肉。他明察秋毫,去偽存真,甩開干部訪貧問苦,結交最困苦的朋友,用自己赤誠的一言一行感動干部和群眾。不眠的四天四夜呵。在總理身體力行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開導下,他交下的窮朋友張二廷仗義直言;被關押的“落后分子”群起響應;郭鳳林等終于幡然猛醒,承認錯誤說出了實情。周總理和毛主席長時間含淚通話,當即做出了調整政策、取消大食堂分戶吃飯的英明決定。全國人民一片歡呼!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內容簡介2
1961年,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黨中央領導人身體力行,組織調查組或親自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1961年5月3日,周恩來總理一行來到伯延鎮時,新中國正面臨旱災和饑荒,伯延沿路的枯樹便是無聲的證明。然而,從公社主任到老鄉們,沒有人愿意告訴總理饑餓的實情,大家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不給國家添麻煩。
一次座談會,社員黑壓壓擠了一大屋。開始大家不敢說話,周恩來笑著指指身后墻上的畫像(當時普遍張貼七位中央常委的畫像):我叫周恩來,就是墻上的那個人。你們看像不像?這次我來是想聽大家的心里話,有話只管說,說錯了也不要緊。蹲在總理身邊悶頭吸煙的村民張二廷在總理問到他時,頭一個跳起身“放炮”:要說食堂好,全是假話。食堂吃不飽。還愣沖沖來了一句:你要是糊弄我們,總理,再過兩三年,你也會餓死的。周恩來聞言猛然一震,沉凝片刻,眼里噙滿淚水:還是我這個總理沒當好,我先道歉,對不起大家。四天四夜里,周總理走訪了幾十戶農民家庭,與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走訪調研考察中,了解了真實情況,伯延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集體食堂的人民公社。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該電影以三年困難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展現了新中國一段辛酸沉重的歷史。兩個多小時的放映中,不少同志感動落淚。
拖著濃濃的塵煙,幾輛老舊的吉普車,開進了處于困境中的老區——河北省武安縣伯延公社。在四個晝夜的時間里,周總理與當地農民之間發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一進村,看到禿禿的樹枝,滿面愧疚地對群眾說:我這個總理沒當好,讓你們吃苦了。他深入家中炕頭,與群眾拉家常、噓冷暖,引導鼓勵群眾說真話、講實情,讓群眾體會到了他與人民休戚與共的真情,大家紛紛說出難言的心里話。周總理充分掌握到了百姓的真實情況,當即做出了取消大食堂及其他政策調整的決定。由此,伯延成為全國第一個農民分戶吃飯的公社。
大雨之夜,周總理不顧疲憊虛弱的身體,帶著工作人員與群眾搶救地瓜苗;徹夜總結梳理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與毛主席通話匯報情況……這一個個鏡頭,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領袖人物與普通百姓間零距離的接觸和坦誠的交流對話,是一種自覺置身于群眾之中的務實態度和“俯首甘為孺子?!钡姆瞰I精神。
周總理深入革命老區一線,了解最真實的農村生存狀態,是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聯系到今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作為中心的年輕黨員,我們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主動做到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的各項規定,不僅組織上入黨,還要做到思想上入黨,與黨中央、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和意見,多向身邊的榜樣學習。三是腳踏實地干工作,多向老同志請教,努力提高業務能力,真正做到把崗位當作磨練自己的平臺。四是傳承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保持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牢固樹立以中心為家的思想,從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做起,拒絕鋪張浪費。
習總書記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勇于吃苦、樂于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心里想著群眾,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用實際工作成效匯聚起強國興國的力量。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暫無文章
溫光榮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四川省瀘縣喻寺鎮
電話:08308292036
郵箱:ujfflaps@126.com
和溫光榮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四川省瀘縣第六中學校長—溫光榮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