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11
2560次查看
牛佳斌發布
科研立校 科研興校 科研強校
——在黑龍江省教育學會成立50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 牛佳斌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慶祝黑龍江省教育學會成立50周年。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請允許我代表哈爾濱市第九中學向省教育學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對省教育學會多年對九中教育科研的引領、指導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我校的科研之路——科研立校科研興校科研強校》。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成立于1948年,1978年被評為市重點校,1979年我校就率先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口號,至今堅持不懈進行教育科研30年,走過漫長坎坷之路,教育科研歷經“科研立校——科研興校——科研強校三個階段。教育科研促進了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升了九中的綜合辦學水平,今天,在省教育學會建會50周年暨省教育學會26屆學術年會之際,回顧哈九中走過的三十年科研歷程,起步初期因省學會和市學法學會的成立,秘書處在九中,這為九中的科研發展創造了地利之優勢,進入興校階段,省市學會更是給予九中更多展示機會,參與學會年會與課題研究,進行科研培訓和科普講座,有時省市專家甚至到校給予指導;“十一五”階段,省市教育學會給予我校科研工作以更多肯定,科研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的授予使教師對科研工作的熱情和干勁更足了,這也為九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念——只有堅持教育科研才能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一、科研立校:探索、務實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九中,處于硬件和軟件都亟待解決時期。在這種情況下,校領導把突破口放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上面,把研究教法和學法作為一個科研課題進行探索與嘗試,老校長親自進行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和教育目標理論的講座,宋校長、魏校長開設學法課。教法上,通過上課——觀摩——交流——總結這四步,為每位教師提供平臺。相互交流學習,及時將總結與反思寫成文章在學校的科研年會上交流、評選,就這樣,不僅提高教師課堂實戰能力,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及整體素質也得以迅速提高;同時在學法上也進行了初步嘗試,雖然當時還沒有成形的方法,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已初露端倪。學校在1983、1984、1985、1986連續四年高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1986年高考升學率位居全市第一,全市理科狀元也在九中。這種實效給全校教師以莫大的激勵,教師們更加堅定這種科研行為,學校的科研氛圍越來越濃。1987年,黑龍江省學習科學研究會和哈爾濱市學法研究會的成立為哈九中科研走向制度化與規范化奠定了基礎。學會在哈九中成立,秘書處常設在九中,省學會領導到會講學做報告,老校長魏振國同志為省學會副主任,我校被批準為全國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九中抓住這天時、地利、人和之契機,在“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道路上向前走了一大步,學校于1978年被認定為市重點校,1986年被批準為省重點校。科研立校使九中嘗到甜頭,學校由此走上科研興校之路。
二、科研興校:實踐、發展
進入省重點高中行列的九中,更需要通過教育科研工作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在“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口號基礎上,又加上“向教育常規要質量,向科學管理要質量”。如何實現科學管理,如何提高常規質量,學校決定以課題為載體,探索科學管理的方法與途徑。
為進一步深化研究,經省教育學會推薦,我校繼續研究有關學法方面的課題,即國家教委“八五”重點課題《學生學習現狀調查與學習指導研究》,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進一步完善了九中學生的學習常規,推出了叢駿同志的語文“點評”法,王洪偉同志的語文“目標·圖示”法,王相榮同志的物理“同步”法,徐振亞同志的地理“結構·圖示·表格”法,邵曙光同志的政治“問題”法,外語組的“整體”法,數學組的“思維訓練”法,生物組的“實驗——發現”法,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進課堂教學,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能力的效果,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水平。特別是借助“九五”、“十五”的課題研究,在班子建設、師資隊伍培養、德育系列研究、管理科學化等諸方面全面展開研究,呈現研究的整體性和輻射性,教育科研趨向規范化。全國學習科學學會第二屆年會在哈市召開,在我校舉辦現場會,魏書生等全國知名虧空學者在我校講學,場面空前。九中也因此被譽為全國中學開展學習科學的“四大名校”之一,被授予全國學習方法研究與推廣先進單位。學校被市教委譽為“教育質量信得過學校”,被省教委認定為“辦學特色校,科研先進校”。科研使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整體水平得以提升,爭創國家級示范高中成為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目標。
三、科研強校:規范、創新
一個品牌學校,需要多方位的因素支撐,如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優質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優秀的教師隊伍、全新的育人模式等,這些需要依托科研,發揮科研引領作用,科研強校成為全校人的共識,并通過“五化”措施落實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
(一)教育科研的認識職責化:從現在教師的教育行為中我們也深深地感到教育科研已成為每位教師的由衷需要,它已成為一種職責,精益求精,不可懈怠。全校教師人人都參與課題研究,人人都是研究者。科研水平高低成為一種測試老師綜合素質水平高低的標準。總之,教育科研能力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學生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合格教師的職責要求。
(二)教育科研的管理崗位化:科研工作采取崗位化管理。教研組、教導處側重教學研究的課題,如“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一級子課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應用腦科學成果開發學生學習潛能的教學策略研究》、:“十一五”中國教育學會重點課題一級子課題《中華文化經典與課程整合的研究》。學年組、政教處側重德育研究、心理健康研究、師德研究等。如“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子課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校本教材的編寫與應用研究》、“十一五”省一般課題《校本文化與打造文化名校的策略研究》,這樣每個人的課題既與自己的行政崗位吻合,又與學校的整體工作一致,構成體系,形成網絡。
(三)教育科研的組織團隊化:教育科研實施一把手工程,每個課題組由組長、副組長、主要成員和實驗教師組成。組長由校長或副校長擔任,由各部門主任、科研骨干或教研組長擔任副組長,并分解落實子課題負責人和實驗教師,形成一個以課題為單位的團隊,這樣,課題的組織嚴密,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統一,每個人又有自己的子課題,分工負責,便于管理,便于實施,便于總結。貫穿課題這一主線,以課題為載體,牽動科研工作的不斷深化與研究。
(四)教育科研的實施活動化:課題活動方式除平時的實驗研究、子課題活動和總課題學習培訓與實驗外,主要是通過“二會三賽”的活動方式落實課題計劃。所謂“兩會”即一年一度的教育科研年會和德育研討會,所謂“三賽”即學校每年組織的一次教學百花獎大賽、蓓蕾獎大賽和東北三省七校協作體教學大賽。課題組研究方案,課題階段性匯報及結題匯報,成果評選主要通過科研年會進行。課題的實施階段的研討、匯報、主要結合教學百花獎、蓓蕾獎、德育研討會和七校協作體大賽的上課、說課、評課及論文交流進行。
(五)教育科研的目的素質化:基層學校開展教育科研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校、學生和教師的發展。一支好的教師團隊其效益是隱性的、內在的、整體的、巨大的。所以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作為科研工作的出發點,著眼點,根本點。
通過落實“五化”措施,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在學校、學生和教師發展中的引領與先導作用,走過30年的科研歷程,我們深感:學校要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教育科研,堅持通過科研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堅持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實施課題拉動策略;堅持科研下沉,在課堂教學這塊“大田”中實踐教育理論與課題研究。
就教師隊伍建設和學校影響看,教育科研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名師隊伍建設、學科梯隊建設卓有成效。語文教研組、物理教研組、化學教研組等學科在省市被評為優秀學科梯隊,在同行中享有較高聲譽。涌現出一大批名師,特級教師、國家骨干教師,省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市骨干,省市兼職教研員等若干人。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國內,學校為全國百強校;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常務理事學校、校長、副校長為常務理事、理事;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獎先進集體;東北三省七校協作體理事單位,牛佳斌校長為理事長;在國際上,學校與加拿大埃德蒙頓市斯蒂爾海高級中學、丹麥奧胡斯市巴西格勒中學、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體育學校,澳大利亞的多所學校結成友好學校。
科研工作的開展實現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九中在省重點校行列中進入到前三甲,同時,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從教學質量看,我校連續十多年獲市教育局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獎,重點率在學校擴招、生源質量不斷下降的情況下,每年仍呈現遞增趨勢,在近幾年的重點率中,連續四次獲得全市第二的好成績,尤其是2009年再創佳績,低進高出成為九中近幾年高考的一個主要特征,學校也因此獲得了“百姓信得過單位”、連續六屆被評為市政府勞模先進集體,1996年被評為省文明單位,1998年被省政府督導室評為“雙全”學校,1998、2002、2006年連續三次獲得了省文明單位標兵稱號,2009年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先進集體稱號。
九中從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質量并開始學法研究,舉辦第一屆年會至今已走過了30個年頭,在九中六十年的校史中留下了輝煌的足跡,從普通校到市重點、省重點,從市先進到省雙全學校、省文明單位標兵、省示范性高中,從單一的學法研究到整體教育改革、多媒體、腦科學等現代化教育研究,可以說九中已完成了“科研興校”的歷史使命,進入到了“科研強校”的新階段。在這一進程中,從始至終得到了省教育學會的有力支持與幫助,使我校科研工作能夠得到持續發展,希望我校的科研工作能夠一如既往地得到省教育學會的引領與支持,我們將繼續落實科研先導與科研強校理念,打造學校教育科研品牌,使學校成為優秀學生成長的搖籃,名師成長的沃土,國內外學術交流的窗口!
最后,祝黑龍江教育學會成立五十周年慶典活動圓滿成功!祝黑龍江教育學會會務繁榮、事業發達!祝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順利!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牛佳斌校長第28個教師節致辭
牛佳斌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哈爾濱市松北區世博路2029號(世紀花園B區)
電話:045187163982
郵箱:1231251@qq.com
和牛佳斌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長—牛佳斌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