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0/30
3279次查看
李文閣發布
在天堂草原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上,閃耀著一顆璀璨的民族教育之星——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他們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民族教育”為已任,全體師生精誠團結,求真務實,為祖國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被譽為“塞外培育民族人才的搖籃”。
在天堂草原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上,閃耀著一顆璀璨的民族教育之星——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他們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民族教育”為已任,全體師生精誠團結,求真務實,為祖國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被譽為“塞外培育民族人才的搖籃”。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建校于1926年,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有著85年光輝辦學歷程的民族中學。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重點中學和對外開放學校,1992年被國家教育部列為“中國名校”,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為“內蒙古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學校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海拉爾大街,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5891平方米。現有高中教學班48個,在校學生3600多名,招生范圍為呼和浩特市所屬各旗縣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和部分優秀漢族學生。
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教育和發展資源。一支年富力強、富有教學實踐和科研精神的教師隊伍成為土默特中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的源頭活水。學校擁有專職教師188名,其中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91名,一級教師83名,二級教師12名,特級、高級、一級教師占專職教師總人數的94%,他們會育人、能科研、善教書,成為學校發展和超越最牢固的基石。
2006年現任領導班子組建以來,在李文閣校長的帶領下,全體教職工薪火相傳,繼承和發揚土默特中學優良的辦學傳統,虛心學習先進的辦學經驗,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教學創優、管理創優、服務創優、育人環境創優為辦學目標,大大激發了全校干部教師的學習工作熱情。從思想上引導全體干部師生牢固樹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信念,敦促全體干部師生逐步養成質樸厚重的工作作風。校長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領廣大干部師生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學校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各項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高考升學率連續幾年大幅度提高,學校不僅提前進入了“內蒙古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的行列,還獲得了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民委唯一的民族中學內部管理“五A”級認定,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學校、呼和浩特市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同時李文閣校長也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范,光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出色的工作贏得了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總結該校這些成就的取得,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成因:
一是師資隊伍建設求真務實。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提高知識傳授能力。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出發點,打造學習型校園是學校奮斗的目標。為此學校集中力量培養學習型領導班子,學習型教師團隊,學習型班集體,深入開展“學習交流”主題活動,探索提高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最佳途徑。在探索過程中掀起了“比、學、趕、幫、超”的競爭熱潮。學校領導干部深入教研組積極和教師一道研究教案,研究課堂,研究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使老師的授課水平逐步向高標準的目標邁進。為進一步改進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內容,加強和完善校本教研工作,在原有教研組的體系基礎上,突出備課組在教研工作的作用,使之更具實效性。,同時學校還建立了以“激勵”為核心的名師培養機制,設立綜合獎和教師專業發展單項獎。綜合獎為教學新秀、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獎。教師專業發展單項獎共十項:學科建設優秀獎(獎勵優秀教研組)、優秀備課組獎、校級以上優質課獎(示范課、研究課)、學案編寫優秀獎、教學優秀論文獎、校本課程開發獎、優秀教案獎、教科研成果獎、高考系列獎、教師個人創新獎(指課堂教學、教案、學案、備課、教學課件等方面的創新)。目前學校獲市教育局級以上獎勵的教師已超過教師隊伍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二是教育教學工作扎實有效。在教學上一手抓常規,一手抓改革,堅定地走內涵發展的路子。抓常規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抓改革尋求教學的突破、創新和打造本地區的品牌和特色。采取多種手段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體諒教學、教育工作者的艱辛與付出,把實實在在的關心,送到老師身邊。注重教學科研,自覺、穩步推進新課改。抓教學常規校長和教學管理干部帶頭,全員關心、全員參與。充分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從領導分工與協力上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從管理工作上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從發揮教研組、備課組作用上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從領導經常深入教學一線上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從重視教師業務提高上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從健全規章制度上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在高三實行每節課課前由學生簽字確認教案,備課組活動開展得非常有成效,辦法雖然常規,但他們堅持常抓不懈。
遵循“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求真務實,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按照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軸、思維為主攻、體驗為主線的“五主”原則,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管理手段。以教學常規為抓手,狠抓教學秩序,規范教學紀律,切實促進學校教學工作的規范開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是民族團結工作綻放異彩。土默特中學有著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早在建校初期,具有遠見卓識的學校領導就不拘民族,招賢納士,為土默特中學的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之后,歷屆領導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良傳統,和各民族教師一道共同澆灌著民族文明和進步之花。現在,學校黨政領導更加堅定了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帶領蒙、漢、滿、回、達斡爾等多種民族的教職工,辛勤耕耘在土默特中學這塊民族教育的園地上。廣大教職工深深地體會到,工作和生活在土默特中學,沒有一絲一毫的民族差異。工作中有困難共同幫助,生活中有困難相互照顧。平時遇到住校少數民族學生生病、學習生活有困難時,許多漢族教師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送飯送藥,給予關心幫助照顧,家長們深受感動。在評優晉級、子女安排等事宜上學校領導給予漢族教師優先照顧。大家都為工作和生活在這樣一個和睦融洽的大家庭中而倍感溫暖和幸福,決心為學校的繼續發展和進步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土默特中學的領導班子在呼市教育系統是團結的楷模、協作的典范。領導班子的團結締結了密切的干群關系,而良好的干群關系又為廣大教職工的團結協作奠定了基礎。多年來,學校各族老中青教師間已建立起互帶、互學、互助的關系。特別是在各個年級中體現得更加充分。他們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幾十人的年級組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戰斗團隊。因此,在每年的高考中,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可喜成績。
由于學校民族團結工作成績突出,學校先后多次被評為市、自治區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三名教師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為該校爭得了榮譽,為兄弟學校樹立了榜樣,成為呼市乃至內蒙地區教育戰線上民
由于學校民族團結工作成績突出,學校先后多次被評為市、自治區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三名教師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為該校爭得了榮譽,為兄弟學校樹立了榜樣,成為呼市乃至內蒙地區教育戰線上民族團結的旗幟。
四是學生德育工作措施得力。德育工作他們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和合作精神,力戒浮躁。人生目標是做一個服務于社會奉獻他人的普通人,通過奮斗,爭取有所成就。為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學德育大綱》,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健全德育工作機構,由校長、書記親自掛帥擔任德育領導小組組長。確定德育工作內容,由政教處組織實施,形成了書記、校長、政教處、團委、年級組、班主任、生活指導以及科任教師一條龍式德育工作體系。該校的學生來源結構較為復雜,既有本市學校初中畢業生,也有來自我市各旗縣區鄉鎮、農村的學生。由于成長環境和經歷的差異,造成學生在學習態度、行為方式、文明意識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在德育工作探索中,該校切實地落實學科教學滲透德育的新課程要求,改革德育工作制度,促使該校育人機制得到有效的落實;創建心理咨詢室,建立心理咨詢預約機制,卓有成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新性探索出“學生自治管理”模式。
政教處和班主任分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德育目標計劃和措施,學期末作出總結,并將德育工作納入考評之中。利用班會、團會、廣播、專欄等多種形式,開展《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宣傳教育活動。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形成學校、社會、家庭整體配合的德育網絡,良好的校風基本形成。以規范學生行為為抓手,以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和合作精神為目標,開展德育工作,為學生以后的情商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學校多次被市教育局評為“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校園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寬收嚴教,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引導下,我們堅信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這朵民族教育奇葩將更加炫目,更加輝煌。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暫無文章
李文閣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海東路473號
電話:
郵箱:874589562@qq.com
和李文閣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內蒙古呼市土默特中學校長—李文閣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