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13
1925次查看
鄧北平發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校友們、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荊江之濱,楚地名校,高朋滿座,嘉賓云集,校友重逢,師生歡聚,共同慶祝湖北省沙市中學七十華誕。值此喜慶的時刻,請允許我代表湖北省沙市中學,向各個時期為學校竭誠奉獻的師生員工,向為母校增光添彩的廣大校友,向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位領導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向濡養和培育我們的母校---湖北省沙市中學表示最衷心的祝福和最崇高的敬意!
拂去歷史的塵埃,追溯歲月的長河。1941年,國民政府為大力開展國民教育、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決定在湖北省八個行署各分設一所高中,其時,大荊州為第四行署,學校被命名為“湖北省立第四高級中學”,簡稱“四高”,是大荊州唯一一所國立高中。當時,荊州城區已經淪陷,學校臨時安排在尚未淪陷的松滋縣街河市苦竹寺辦學。1942年,日寇進犯江南,學校又遷至宜昌、恩施一帶繼續辦學。抗戰勝利后,1946年初學校遷回荊州古城內開元觀辦學,更名為“湖北省立江陵高級中學”。1947年底,學校遷至沙市童家花園原國立湖北師范學院舊址辦學,更名為湖北省立沙市中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學校更名為湖北省沙市中學,1956年更名為湖北省沙市第三中學,1999年恢復原校名——湖北省沙市中學。
雖然學校校址變動不居,校名幾經更改,課堂卻不絕如縷。無論在深山密林還是古廟祠堂,有學生在,就有老師在,就有瑯瑯書聲在。一批教育人以一片赤子之心,歷經坎坷,在顛沛流離中輾轉辦學,追求著“教育救國”的夢想。紛亂的時局激發了習坎人報國的熱忱,艱難的歲月鑄就了習坎人不屈的意志,厚重的辦學歷史,不變的赤子情懷,積淀成內涵豐蘊的“習坎文化”,并薪火相傳,燭照習坎,孕育輝煌,生生不息。
湖北省沙市中學是教育部1953年確定的全國第一批重點中學,首開“湖北省示范學校”的先河,曾兩次受到國務院嘉獎,6次受到部委表彰,3次榮膺“中國百強學校”的光榮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單位,多次受到荊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為國家培養出了5名兩院院士,數名有影響的社會科學家、歌唱家、文學家、演藝明星、商界巨賈,數位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者,多名高考省級狀元,更培養出了一大批在國內外為世界文明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默默奉獻做出突出貢獻的建設者和勞動者。
七十年躬耕樹惠,七十年發展凝練,沙市中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良傳統,積淀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砥礪德行,上善若水,克難履艱,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先進的文化、和諧的環境、智慧的師資、優異的學生”的辦學目標, “一切為了學生全面、主動、充分、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文明和諧,自主創新”的校風, “敬業樂群、愛生善教”的教風,“自信堅毅、樂學善思”的學風,以上善若水的“水”為文化品性和文化象征,以有特色的精神文化、有風格的行為文化,有柔性的制度文化,有品位的物質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習坎文化體系,這種深刻反映時代風貌、充分體現民族情懷、高度凝結育人責任的習坎文化,是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和不竭源泉。
習坎文化,始終貫穿于教書育人之中。習坎人以水為參照錘煉自我。他們效仿水至善至純的品性砥礪德行,默默耕耘,淡泊致遠;效仿水的柔韌品格追求卓越,爭做名師,爭創名校。面對求知若渴的學生,面對社會無數家庭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甘為人梯,春風化雨,用如水的智慧、上善的人格滋養學生,把生命的精華奉獻給社會。我們不能忘記的是,70年來,以張耀先先生、黃銳先生、付恒祺先生、田豐先生、朱玉峰先生、汪盛榮先生、李植兆先生、唐會榮先生、周冰茹先生、陳忠理先生、向國安先生、鄧繼新先生、袁開林先生等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沙市中學的帶頭人,無論是在顛沛流離的日子,還是在激情燃燒的歲月,無論是在國運維艱的動亂年代,還是在走向復興的改革開放新時代,他們都以堅定的國家觀念、博大的教育胸襟和睿智的遠見卓識,帶領著廣大師生執著地踐行著不變的教育理想,使得湖北省沙市中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的輝煌!
我們更加難以忘懷的是,70年來,以已故的傅恒祺先生、聶義國先生、張永大先生、袁祥庸先生、樊克先生、羅紹玉先生、涂繼武先生、劉紹敏先生、李安儀先生、胡成權先生和依然健在的胡良棟先生、張翥天先生、石玉珩先生等為代表的良師益友,他們學問深厚,道德高尚,信念堅定,博愛眾生;雖經歷坎坷、屢遭不公,但始終對黨和國家懷有深厚的感情,敬業之心不減,樂群之意盎然,儉樸清貧,愛生善教,矢志不渝;無論艱難困苦,始終把為國家建設培育英才奉為自己畢生神圣的使命。他們用一生的實踐精彩地詮釋了偉大的習坎精神,他們留下的精神財富足以令我們肅然起敬,他們對教育理想的追求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們效仿和借鑒,他們堪為大師和楷模!
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交織成心靈的鮮花,獻給那些已經遠去和依然健在的,令我們永遠敬重的老領導,老教師們,習坎園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新一代的習坎人已經或正在繼承著他們的事業,以李干才、劉懷清、唐石山、陳植民、王昌明、褚雪江、吳國器、王秋遠、周瓊、李景鑫、高俊、龔少清等為代表的特級教師,以趙五藝、李成鳳等為代表的習坎名師和以“十佳青年教師”為代表的年輕一代教師,他們繼往開來,不辱使命,克難履艱,開拓前行,不斷續寫著湖北省沙市中學新的輝煌!
習坎文化還突出體現在沙市中學人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之中。每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們總能看到沙中人堅定的身影。
我們同樣不會忘記,當抗美援朝戰火初燃的1950年,71位沙中學子踴躍參軍,占當時全荊州參軍人數的70%以上;他們投筆從戎,保家衛國,勇于擔當!
當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號召的時候,老三屆的學子們義無反顧,把壯麗的青春獻給了一個時代!
人們不會忘記,在激情涌動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沙中校園里成長起來的“丹娘班”、“向秀麗班”、“吳運鐸班”、“李國才班”等,那些光榮的稱號成為他們一生無悔的驕傲和榮耀!
70年來,沙市中學始終堅持“辦人民滿意學校,育國家需要英才”的辦學宗旨,勵精圖治、躬耕不輟,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精英棟梁。他們當中有:
以南京林業大學校長王明庥院士、天津大學葉聲華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官春云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所所長陳和生院士、中科院鄧述慧教授、張家銓教授、北京大學王大鈞教授、鄭克祥教授、清華大學周祖成教授、方紅衛教授、陜西天文臺臺長吳守賢教授、神舟飛船逃逸系統總設計師陳立學教授等為代表的學界翹楚;
以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石仲泉、湖南省省長助理、長沙市長張明泰、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研究局副局長頓世新為代表的政界公仆;
以遼寧省軍區副司令員侯學源將軍、桂林陸軍學院政治部主任李德華將軍、中國駐東歐大使館武官團團長王大意將軍為代表的軍界精英;
以深圳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創、南京新華海科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段紅飆、深圳祿龍府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余荊圃、珠海天香苑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遠才、西拓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憬瑜為代表的商界驕子;
以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家夢鴿、中國電影金雞獎得主、電影表演藝術家袁泉為代表的演藝界明星;
以《女大學生宿舍》作者喻杉、《北京歡迎你》詞作者王平久等為代表的文化俊才;
以留美學者、美國實驗心理學會最年輕會員、“早期研究生涯獎”百年來首位華人得主呂忠林,留加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導師王焰為代表的廣大海外學子。
還有中國新聞韜奮獎獲得者、經濟日報副總編李洪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部副主任丁文奎,全國杰出中青年法學家、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全國勞動模范,原沙市床單總廠李世英;
還有近20年來陸續從校園走出的榮獲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第一名的張俊安、省級高考狀元趙晶、于芳、魏翔宇、鄒怡容、石鳴、石松、高原;等等等等。
習坎人堅持學校素質教育傳統,以“素質教育課程化,課程教育素質化”為教學理念,努力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富有創造性的優秀人才。百年樹人,桃李芬芳,四萬優秀學子在習坎文化的熏陶下茁壯成長。以其良好的智性和才華,成為行業精英、建設能手。
無論是知名學者,還是影視名人,無論是商界精英,還是政界英才、海外名流,盡管行業有別,身份不一,但他們胸懷壯志,追求卓越,揮灑激情,為國家富強拼搏奉獻,為人民幸福建功立業。沙市中學為這些校友的精彩人生感到無比自豪!
70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嚴謹的校風,智慧的教師,優異的學生,杰出的校友,優良的傳統,給沙市中學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一代代習坎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鑄就了習坎精神,以智慧和汗水詮釋了習坎精神,以創造和貢獻光大了習坎精神。習坎精神,根植荊楚文化沃土,廣納天下文明智慧,激勵著萬千學子把自身發展同國家民族發展緊緊相連,匯聚成一曲昂揚激越的時代壯歌!
我們不會忘記,在學校辦學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國家、省、市各級教育領導的殷切關懷,得到了各兄弟學校、友鄰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廣大校友的真情和鼎力相助,沙市中學的師生將永遠銘記這份厚愛和深情,沙市中學也將永遠感念這份崇德和善舉。在這里,我代表學校對所有關心、支持沙市中學建設與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以及校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70年校慶是一個盛典,霓裳彩衣,歡歌笑語;70年校慶是一次展示,檢閱成就,放飛理想;70年校慶是一次聚會,盛滿記憶,飄散馨香。校慶是里程碑,校慶是誓師會,校慶更是習坎人的鄭重承諾:從今天開始,習坎人必將矢志堅守教書育人的信念,懷抱教育強國的崇高理想,以70周年校慶為起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傳承習坎文化,弘揚創新精神,踐行素質教育,辦人民滿意學校,育國家需要英才,用習坎人辛勤的勞動、智慧的汗水書寫荊楚教育的亮麗篇章。
今天的習坎園,高高水杉依舊直指云天;蔥蔥玉蘭依舊葉茂枝壯。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屆校友的熱切關心下,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沙市中學必將成為社會向往、師生終生留戀的精神家園!
讓我們真誠感謝沙市中學的歷屆拓荒者、建設者和奉獻者!
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光臨!
祝全體教職員工工作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祝所有的同學陽光生活,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讓我們共同祝福湖北省沙市中學的明天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弘揚"習坎"精神培養精英人才
鄧北平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北京中路269號
電話:07168238468
郵箱:shashihw@126.com
和鄧北平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湖北省沙市中學校長—鄧北平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