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學者杰克·弗納對時間管理的定義是:有效地應用時間這種資源,以便我們有效地達成個人的重要目標。需要注意的是時間管理本身永遠也不應該成為一個目標,它只是一個短期內使用的工具。一旦形成習慣,它就會永遠幫助你。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把我們的時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要把時間管理好,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以結果為導向的目標管理。它的要點如下:
1.做好心理建設
要把時間管理好,要先做自我心理建設。首先要有把事情做好、把時間管理好的強烈欲望。其次是要明確做好時間管理的目標是什么,進而不斷實踐。時間管理是一種技巧,觀念與行為有一段差距,必須經常地去演練,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后是要下定決心持續學習,直到能運用自如。
2.改變對時間的態度
時間=金錢=生活,甚至時間>金錢,即時間比金錢還重要。只有把時間管理好,才能夠達成自我理想,建立自我形象,進一步提升自我價值。每個人應把自己當成一個時間管理的門外漢,而努力不斷地學習。若能每天節省2小時,一周就至少能節省10小時,一年節省500小時,則你的生產力就能提高25%以上。每一個人皆擁有一天24小時,而成功的人單位時間的生產力則明顯地較一般人高。
3.獲得成就感
引起動機的關鍵就是成就感。要成就一件事情,一定要以目標為導向,才能把事情做好。把握“現在”,專注于“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把握。時間管理得好,能讓人更滿足、更快樂、賺取更多的財富,自我價值亦更高。關于成就感的獲得,考生朋友可以參看上一節心態篇。
4.規劃與組織
保持整潔能夠提升我們的自我價值、自我形象以及自我尊嚴。例如將桌面保持整潔、做完事立即歸檔、做事只經手一次等。對于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大的資料,堅決丟掉!
5.設定優先順序
每個人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但根據80/20原理:在日常工作中,有20%的事情可以決定80%的成果。將事情依緊急、不緊急以及重要、不重要分為四大類,一般人每天習慣于應付很多緊急且重要的事,但接下來會去做一些看來緊急其實不太重要的事,整天不知在忙什么。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去做重要但是看起來不緊急的事,若你不優先去做,那你的目標將不易達成。設定優先次序,可將事情區分為五類:A=必須做的事情;B=應該做的事情;C=量力而為的事情;D=可以委托別人去做的事情;E =應該刪除的事情。最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A類及B類的事。忘掉過去種種,而努力于未來。專注于目前的機會,努力去把握,真正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6.成功的關鍵
(1)有毅力、有耐心地持續工作,直到完成;
(2)做完工作,給自己適度的報酬與獎勵;
(3)花1分鐘時間規劃,可節省4分鐘的執行時間;
(4)有組織地復習資料系統。總之,對于時間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讓我們擺脫了大量模式化的枯燥工作,另一方面能為我們節省出較多的自由支配時間,有助于我們進行更多清晰的、有創造性的思考,從而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如何管理好你的時間
時間: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