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建設特色學校就是辦好每一所學校

時間:2013/12/31

特色學校是什么?特色學校就是認識和優化了個性的學校。個性是什么?現代心理學一般認為,個性就是個體在物質活動和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穩定的心理特征系統。如果將“個性”用于指向學校,個性即特色,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的獨特的、穩定的、優質的具有社會意義和教育意義的一種辦學特征。

新課程的理念強調突出“個性”,包括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個性,我們要在尊重社會共性和主流價值觀的基礎上,開展個性教育,尊重、滿足和發展個性,這才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和需要,也是每一所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需要。然而,學校的“個性”怎樣發展?如何辦好每一所學校,如何讓每所學校都能成為培養多元化人才、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造精神的樂園?于是就提出了特色學校建設問題。當前全國各地特別是重慶特色學校創建活動的實踐證明,建設特色學校是辦好每一所學校的一種有效方式。

每一所學校都應該是富有個性的學校,具有獨特文化的學校。學校辦得好不好,關鍵在于有沒有個性,有沒有特色。特色學校建設,不是少數學校的事情,而是多數甚至每一所學校都應當追求并能夠實現的。特色學校也不僅是城市所獨有的,而是應該在城鄉社會中共有的、普遍存在的。因此,每一所學校都是潛在的特色學校,每一所學校都可以發展成為特色學校,創建特色學校的終極目標就是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孩子,實現基礎教育的全面發展、均衡發展、優質發展。

一、建設特色學校:揚長避短優勢發展。

辦好每一所學校,使每一所學校各有特色,這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培養多元化人才的需要。特色學校,是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過程中和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在學校教育工作的整體或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較穩定的、區別于其他學校的獨特風格或獨特風貌,體現鮮明的學校文化特征,并培養出具有特色人才的學校。建設特色學校,就是要根據不同學校的不同條件和特點,揚長避短,體現各個學校獨特的辦學特色。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各方面發展不可能完全平衡,有的學校這方面發展快些,有的學校另一方面發展快些,允許這種發展差異存在,使一些學校在某方面發揮優勢,不僅有利于學校之間互相促進,更有利于推動學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特色蘊藏著優勢,而優勢體現著競爭力。任何一所學校,不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學校,不論是大學校還是小學校、不論條件好的學校還是條件差的學校,都有著自身特長和潛在優勢。特色學校因校而異,就算是基礎薄弱或受師資、生源等條件限制的學校,照樣能辦出自己的特色,關鍵是要能夠充分挖掘自身的優勢,找到個性化辦學的新思路,促進學生成才。正如國家總督學顧問陶西平在《大家不同,大家都好——關于學校特色發展問題的思考》報告中所說的:“特色學校就是核心價值與附加價值的統一。核心價值就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國家的課程標準、落實國家的培養目標;附加價值就是自身改革的切入點、自身的個性追求、自身的獨特傳統。根據辦學理念、辦學模式、學科建設、學校文化的不同,就形成了多彩的學校辦學特色。”這種特色正是一所學校發展的優勢所在。因此,要辦好每一所學校,就要立足各學校的實際,合理定位,大力挖掘學校內部潛力,找到學校特色的突破口,把潛在的優勢變為顯性的優勢,這樣既會提高各學校的整體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區域教育的整體水平,進而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城鄉教育統籌發展。

二、建設特色學校:以生為本科學發展。

黨的十七大鮮明指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但無論如何,最后都要落到“發展”兩個字上。學校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圍繞“發展”這個主題,堅持以學生為本,把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教育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我們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同樣要堅持科學發展,“以師生為本”,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目前,重慶市特色學校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如重慶市巴蜀幼兒園的“創造教育”、重慶市南岸區四公里小學的“象棋文化——走好每一步”、重慶市九龍坡楊家坪小學的“立字立人——書法文化”、重慶市蜀都中學的“紅色蜀都,善美人生”等。這些學校之所以成為特色學校,不是因為學校某一方面的特殊表現,也不是僅有少數學生發展良好,更不是為創學校品牌而培養少數人才,而是既追求學生個性的發展,更追求全體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其顯現出來的是不同于其他學校的、絕大多數學生都認同、有利于學生“各取所需”更“優”更“特”發展的辦學特色。

教育公平要求政府提供給每個孩子的學習條件、權利、機會平等,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只有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學校,才能實現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教育理想,也只有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學校,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資源的配置,使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區域、城鄉、校際、群體間基本達到均衡發展的同時具有文化差異,才能滿足社會與學生的要求,滿足教育優質發展的根本要求。

三、建設特色學校:文化為根內涵發展。

當今社會,文化多元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富有特色的多元化教育,而多元化的教育又需要學校的多元辦學。文化是一種價值取向,隨著學校發展的深入,學校的發展和競爭力只有在形成獨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礎上才具有優勢。正如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所說:“特色學校建設是一項涉及學校整個系統、全方位的學校變革活動。在這一變革中,學校文化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校文化傳統是特色學校建設的條件與基礎,學校文化建構是特色學校建設成功的標志。”

什么是學校文化?由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講道:“學校文化是校內有關教學及其他一切活動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形態”,其核心是學校各群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其中最具決定作用的是價值觀念。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本質所在,其文化底蘊的深厚程度及文明傳承的歷史才真正體現出其存在的全部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和新課程的不斷推進,關注的重點從學校外部轉向學校內部,從同質發展轉向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就是一種特色發展,是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樹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在特色的形成過程中使學校上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特色學校擁有一種先進的、獨特的、富有時代特征和相對穩定的學校文化,它不只表現為學校具有個性化的外部環境、獨特的課程體系、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以及優于其他同類學校的特色項目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表現為凝聚在學校每一位師生身上的一種良好的氣質、精神品質和思想行為,而只有這種內化到師生心里的文化力才是一所學校發展的根基。

因此,辦好每一所學校,就需要形成各自獨特的學校文化氣質,這才是特色學校最本質的標志,也是追求教育內涵發展的長久之計。

對一個學校而言,無論這個學校在城市還是農村、條件好還是不好,要成為一所好學校,需要一位好校長,而有特色的校長才能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的學校,有特色的校長才能把一所學校建成讓人民滿意、適合學生成長的好學校,才能保障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日韩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 亚洲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电影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