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建立和諧的學校關系--普通教師眼中的學校管理

時間:2013/12/27

學校的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人是在管理系統中最具有能動性、創造性和最為活躍的因素,做好了人的工作,管理就抓住了關鍵,只有把人的管理視為全部管理工作的核心,才能建立和諧的學校關系,從而顯示出它所具有的獨特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而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本身是個崇尚和諧的民族。人與自然和諧則萬物生長,人類和諧則快樂幸福,民族和諧則國泰民安。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我要說,學校和則教育興。

“親其人信其道”,中國人歷來把老師與領導的良好關系,作為管理者的美好境界來追求。和諧的學校關系能使教師擁有良好的情緒面對工作。教師會因為喜歡一位領導而喜歡一所學校,也可能因討厭領導而討厭學校。一個被老師喜歡的領導,其管理效果總是明顯的。作為領導者,身兼領導與管理的任務,該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使它們相得益彰呢?也許一位哲人的話能給我們教益:“領導的任務不只在管理,更要重人情。請你記住,你不僅是學校的領導,而且是教師的益友、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另一位學者說得更明了:“領導就是重言行,就是怎樣以身作則的問題。一個人人贊頌的領導,除了關注教師的教學外,更應該關心老師的品質,老師的作風,老師的生活,老師的情緒,如果做到了這些,他就是一個好領導,同時也是一個有水平的領導。”看來,只有從小事關心教師的領導,才能達到了管理的完美。一句話,領導的本質就是服務。

俗話說,領導易得,好領導難求。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希望每一所學校有一個好的領導。當領導把“做老師的良師益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當領導致力于建立和諧的學校關系時,當領導主動與教師交流、談心,為老師服務時,我們校園將變得更加和諧與美好。在實踐中,管理學再次證明:建立和諧的學校關系既是領導工作的關鍵,又是工作的難點。學校關系和諧則校園興,聲譽好,發展快。反之,學校不和諧則校園衰,聲譽差,發展慢。

既然如此,那該怎樣建立和諧的學校關系呢?

一、讓微笑搭起學校關系的橋梁

學校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環境,領導與老師間的關系首先體現在彼此交往上。而初期的交往莫過于盡快消除成見,盡快的悅納對方。記得有位哲人說過,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笑”的:“笑容好比機器上的滑潤油,可以減輕摩擦,使齒輪之間的運轉靈活;又猶如桌椅腳的膠墊,可以緩和銳角,增加彼此之間的和睦與協調。”生活同時告訴我們,教師是一面鏡子,你對他們笑,他們也對你笑。人在笑聲中生活、工作,帶著笑容交流思想情感,比板著臉孔要自然、要快樂、要有效,這是心理學教給我們的智慧。實踐的結果也證明,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交流溝通,當領導和老師的情感特別融洽和諧時,教育的效果也特別有效。如果領導能充分利用交往的最佳契入點--笑,在領導與教師間架設起溝通之橋,讓領導從老師眼里走進老師心里,那么,領導與教師間的和諧就已經開始了。

在許多“笑”的方法中,管理學仍然與“幽默”有緣。“幽默”是什么?恩格斯說:“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品德的表現。”列寧也說:“幽默是一種優美健康的品質。”米·斯維特洛夫說得更直接更明了,他說:“我一直認為,領導者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領導缺乏幽默感,就會筑起一道老師與學校互不理解的高墻:領導不理解老師,教師也難理解學校。”國外早有研究表明,領導的教育語言與管理老師的效果是呈正比例的,特別是幽默的藝術語言,則更能大大提高管理效果。心理學家追蹤調查發現,老師最大的愿望就是領導語言生動形象、風趣、有幽默感;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沒有幽默感的領導。有幽默感的領導是隨和又理性的,不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以損人自尊的傷人話語來逗趣取樂。有幽默感的領導會自解嘲,會轉移沖突不硬碰硬,會運用智慧巧妙教化老師,所以幽默的領導通常是受歡迎的。

但是,幽默也并非是老師與領導之間溝通乃至化解師生沖突的萬靈丹,正本清源之道,仍應知已知彼,做好情緒管理工作。運用幽默時,有許多方面還需考慮到:首先,領導平日就要培養開放豁達的胸襟。心境的開闊,不是臨時一句幽默話就可以代替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欣賞、樂天的心情,較能從多角度去看世界、看老師、不會趨于僵化又保守固執。其次,接納老師情緒,講理而不專制。每個人都有情緒,老師自然也有,容許老師宣泄其情緒,但必須就事論事,講理而不霸道,如此才有可能在心中存有幽默的根。第三,事后澄清與表白不可省略。幽默的應對,在哈哈一笑之余,避開了僵局和尷尬,但彼此原本所要表達的意思或許對方并不確知,所以在事后適當場合,應該澄清與表白,說明自己的看法,也了解對方意圖,如此彼此感受才能正確傳達。倘若老師有不當思考模式時,領導還要給予指正開導,因為老師的不成熟言行或沖動行為,領導可以容忍他、接納他,但務必教導他、指引他,才是為領導之道。溝通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而幽默感則是溝通的潤滑劑。幽默感可以使溝通氣氛融洽,信息的互動更流暢。但不要流于耍嘴皮,不分場、不顧輕重,只是一味嘻皮笑臉展現伶牙俐齒,或者損人傷已,那就不恰當了。為了讓溝通帶點笑聲,聰明的溝通者是懂得調侃自己、搜集笑點,而且擁有開放的胸襟、敏銳的觀察力和創造力。

二、用寬容之心悅納老師

管理是為了發展。學校面對的是成年人。老師作為成熟的個體,如同世間萬物一樣,勢必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暴露出不足是正常的。尤其是現在的老師,面對的是急劇多變的社會生活,面對的是緊張沉重的工作生活,面對的是錯綜復雜的心靈生活,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在這種情景下,領導要學會寬容,寬容老師的錯誤和過失,寬容老師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愉快的接納老師,并且幫助他們長善救失。用寬容的心悅納老師,寬容就是欣賞,你就會看到每一個老師都是鮮活的生命,每一個教師都是一種美麗。有寬容才有學校的和諧。

復雜多變的信息社會,賦予教育更多的開放性、多元性、發展性、民主性,使得寬容顯得異常重要。管理的成效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領導對老師的寬容程度,大寬容大成效,小寬容小成效,無寬容無成效。尤其是身在第一把手的領導應該很明顯的感覺到,現在的老師難管了,現在的老師問題多了,現在的老師挑剔多了。以前容易做到的要求,現在三申五令仍然無濟于事;同樣的問題用同樣的方法難以奏效,甚至出錯;管理的度難以把握:松了,老師就亂;嚴了,老師就怨。在這種情況下,怨天尤人于事無補。惟有以寬容之心悅納,方見成效。此時,寬容就是理解老師,尊重差異;寬容就是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就是要像陽光普照萬物一樣關愛所有的老師。有寬容才能助和諧。

在管理學的理念中,寬容就意味著:多一些允許,少一些不準;多提建議,少做要求;多點肯定,少點批評;多一點欣賞,少一點苛求;多一次商量,少一點獨斷;多一種辦法,少一句指責;多一絲笑容,少一副冷面;多一份冷靜,少一點沖動;多一點溫和,少一點嚴厲;多一把尺子,多一個角度,多一種可能,多一次機會,站高一點,看遠一點,想深一點……在學校的集體中,允許發表不同的看法,但不準放棄教學;允許生活隨意,但不準危害工作;允許百家爭鳴,允許老師發脾氣,允許老師質疑領導的要求,允許保留意見等等,有了寬容才達到了和諧。

寬容是一種原則,也是一種方法;是一種心態,也是一份情感;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行為。領導者要思考寬容,學會寬容,用好寬容,讓自己的心靈與寬容相容和諧,使它奔涌在我們的血液中;讓我們的眼神閃動寬容,讓我們的語言跳躍寬容,讓我們的生命與寬容相伴。寬容和諧,和諧寬容。

寫了這段文字后,讀到一些偉人的名言,覺得與學校管理可以互補,摘錄如下:

一位名人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當你在處理老師思想上、感情上、認識上的差錯時,一刻也不能忘記每個老師都有善良的志向和良好的愿望。任何呵斥、任何威脅、任何想損傷老師心靈的意圖都是不容許的。”

另一位哲人的話:“你這糊涂的領導,在你呵斥下有錢夢龍,在你的冷眼里有魏書生,在你的譏笑里有孫云曉。”

“為了有效地對待老師,領導必須考慮:‘如果我在這個老師的年齡并有他的心理環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頓悟和價值的體系,那么,我將做些什么?我為什么這樣做?’”(莫里斯-比格)

“只有高尚和堅強的心靈才能對老師的愛好取寬容態度,才具有指導他們的能力。”(蒙臺涅)

三、以師為鏡是完善學校管理體制的途徑

說到“鏡”,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唐太宗李世民著名的“三鏡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他與魏征君臣和諧的故事流傳千古。即使在今天,我們依然敬佩唐太宗的英明,依然佩服魏征的勇氣,他們君臣相攜創造了“貞觀之治”的奇跡。封建君臣尚且做到民主,我們新時期的領導者又怎能不認真思考,不引以為鑒呢?

領導與老師的關系,歷來是管理者關注的焦點。一位名人說:“領導是老師的朋友和同志。”另一位哲人也說:“領導和老師,一切都是相互的平等的關系。”現代管理學認為,管理是領導與老師雙方心靈的交流,生命的互動。在管理工作中,領導和老師雙方都用各自的言行、情感和品性影響對方;它不再是領導對老師的單向傳輸。現在的社會提倡平等對話,呼喚民主互動。正如一位偉人所說的那樣:“當領導的人不僅僅是領導,他同時也是老師。”“以師為鏡”,這是我在探索學校和諧關系時感到的最好的一種方法。經濟學者告誡大家:“在管理中不要不理老師的批評,要好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

“以師為鏡”,就是把自己交給老師,讓老師“面刺”領導。這需要領導有相當的勇氣、膽量和自信。每一位領導都會有一個面對老師的問題,尤其是第一把手。與其在背后被老師說,與其在調走后讓老師議,不如在今天就聽聽老師的意見,長善救失,益于雙方。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何況老師畢竟還是自己的下屬,至少不是“敵人”;即使是“敵人”,也有可能化敵為友嘛。我們在提倡領導做老師“良師益友”的同時,也應大力倡導老師做領導的“良生益友”。

因為老師對領導的長處短處看得最清楚,老師對領導的缺點想說敢說也會說,老師的意見雖是尖銳的,卻是善意的。聽取老師的意見,就像照鏡子,看到臉上的污點,及時地擦干凈;發現衣服太花俏,立刻換一件。之后,整個人精神大振,煥然一新。領導與老師關系更加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想起一位經濟學家的話:“在民主的學校里,領導的觀點正象老師的觀點一樣可以受到老師和領導的尖銳批評。這樣老師和領導都能學習,教學相長。”

相反,在傳統評價機制下,老師的群體雖大,卻歷來是弱勢。他們的生命體驗,他們的情感態度,他們的人格個性,從來都是被置于領導的眼光之下。而領導則高高在上,套著虛幻的光環。在這種假的死的管理中,一方面老師主體被弱化到最小,一方面領導被虛化到模糊,活生生的人開始變形扭曲,直到最后被異化。畸形的管理終于釀成可怕的惡果。我們在反思畸形管理的同時,也在努力構建健康活潑的新管理。若能在“以師為鏡”的同時,輔之“以已為鏡”,盡力使二者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勢必營造一個和諧快樂的大好局面。試想一下,由一個人評一百五十六人轉為一百五十七人評一百五十七人,其管理效力有多大?其管理效果是多好?

既能為老師服務,又能向老師學習,領導與老師互動,“教學相長”。我們相信,這樣的新管理的學校一定是和諧的,一定是成功的。因為在這里,領導與老師共同創造壯美的人生,共同經歷生命的體驗。這不就是管理的本質嗎?所以,管理學的告訴我們:和諧是一種極致,和諧是一種力量,和諧是一種境界。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伊人激情在线视频 | 婷婷综合缴情6月份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